
庐山历史纪事(全三卷)
内容简介
庐山,东南临鄱阳湖,北滨长江,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又被国学大师季羡林誉为“文化圣山”。自司马迁《史记》“余南登庐山”始,“庐山”第一次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几千年来,这座大山不知折服了多少英雄才子,亦不知见证过多少幕历史变迁。
本丛书史料详实、图文并茂,有较强的可读性,可以透过老档案和旧照片组成的“时光机”,一窥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如何将“清凉”进行售卖,开辟“牯岭租借地”;亦可了解政要、名流纷至沓来的匡庐风貌。
全书共分为三卷,第一卷主要记述了自1886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登庐山,“见长冲一带地方……水流环绕,地势佳,极合建屋避暑之用”,遂租地建房,开辟牯岭,庐山逐渐成为避暑胜地,至1926年,添设管理局,此为庐山开发时期的概况。第二卷主要记录了1927—1937年江西省政府正式收回租借地、收回庐山警权与管理权的情况,记录了当时商业发展状况;胡先骕、胡适、徐悲鸿、李四光等名人名家在庐山避暑游览的事迹。此外,第二卷还详细记录了在庐山开建游泳池、传习学舍、药房及诊疗所、图书馆、蓄水池,建立庐山森林植物园,建造登山吊车线路,组建同业公会的情况。第三卷主要还原了自1938—1945年,庐山守军独军作战,经历了守卫、沦陷、收复等过程的庐山“抗战时期”的历史原貌,详细记录了庐山在长达七年的沦陷时期,庐山军民开展庐山保卫战、军民合力抗敌、社会各界援助等呈现民族精神之举。本书堪称一部原始而又系统的庐山史学研究文献。
作者简介
庐山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4月2日,为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是集中管理庐山党政机关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档案的保管基地,也是庐山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馆藏有文书、科技、专门、声像、实物等各类档案共计165个全宗,12万余卷(件),其中最早档案始于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