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伬艺 评话

网店购买

内容简介

  丛书内容简介

  丛书以音乐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以福建省入选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有关传统戏曲、曲艺、民间音乐、舞蹈音乐等项目的音乐材料为主干内容,为了普及与教育的方便,各分册均按概述、唱腔曲谱、器乐曲牌曲谱、锣鼓介头、选段、传承人介绍等大致板块进行设置,不同于以往的资料整理汇编的做法,而是按有利于学习者对分类学习与掌握的需要进行编排。丛书19卷20册,共收入23种传统音乐艺术形式,它包括:《南音》《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闽剧》《闽西汉剧》《北路戏》《大腔戏》《梅林戏》《四平戏》《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木偶)》《十番音乐(福州)》《十番音乐(闽西)》《锦歌 东山歌册 畲族民歌》《伬艺 评话》《北管 拍胸舞》《南词》。

  本书内容简介

  本书对福建省第一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伬艺”“评话”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整理、加工、分析、归纳、提升等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全书包括“概述”“唱腔”“选段”“人物介绍”四大部分。“伬艺”“评话”是福建的曲艺明珠,是福建省两个主要的地方曲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植根于福州群众艺术的沃土之中,历史悠久,在台湾、香港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华人聚居区里,都有人在表演此曲种。本书收集、整理、分类、归纳了所有的与“伬艺”“评话”有关的音乐材料,能较好的呈现“伬艺”“评话”的全貌,让读者对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起一定的作用,它的出版可以为福建的传统音乐保护与交流起到积极的意义。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简介

  王州,音乐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音乐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多年,主要方向为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两项,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独立与合作著作多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独立研究成果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次。参与研究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次,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

  本书作者简介

  刘春曙,1929~2008年,福建惠安人,福建省艺术馆研究馆员。1993年被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个人及与他人合作出版的专著有《福建民间音乐简论》《福建南音初探》。专集有《闽剧音乐》《福建老根据地革命歌曲》《福建民间歌曲选》《福建十番音乐》《闽剧常用曲调》《南曲选集》《福建革命民歌选》等。撰写论文二十多篇。主持艺术科学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福建卷》的编纂工作,被文化部评为先进工作者,获编纂一等奖及成果奖。

杨凡,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博士。

  刘向东,1964年生,福建惠安人。1986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1997年参加《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福建卷》编纂工作,获编纂成果三等奖。撰写论文《闽台锦歌的传播衍化与“同源”现象》,发表于《戏曲研究》第六十七辑。撰写《锦歌的艺术流派与班社分布》《龙海锦歌简介》《福州地区普度习俗与乡间演剧》等论文二十多篇,发表于《福建艺术研究论集》。 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参加为期两年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并撰写论文《全国戏曲、木偶、皮影制作机构介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