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汉卿集
内容简介
载入历史风云册上的,总是那些弄潮逐水的风流人物,如王侯将相、民族英雄等,而像关汉卿这样的文人墨客,活着被权贵主宰的世道挤兑在主流之外,死后却越来越辉煌夺目。书写中国戏剧,无论如何也绕不开关汉卿的作品。在元初那个经历了烽火连天、故国沦陷的乱世,他用笔抨击社会的丑恶和不公、用作品鞭挞黑暗势力,他将艺术的空灵、飘逸留给了世人,为元杂剧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山西文华》出版工程第一批书稿之一种,《关汉卿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其在原版(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之基础上,经编校者马欣来女士重新审核而成。全书包括关汉卿杂剧作品、散曲作品及有关研究资料三个部分,以关汉卿作品早期版本为底本,较晚版本为校本,共收杂剧18种、残曲3种、散曲20套,全书点段准确、校勘精细,是一部高水准的关氏全集。
作者简介
关汉卿(1219——1301年),元代杂剧奠基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