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全新修订升级)(精装)
网店购买
内容简介
《故事》分四个部分、共十九章,阐述了故事设计原理。序言和第一部分分析了故事领域广泛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原始模型的概念,指出故事创作是一门可以被掌握好的手艺。
第二部分,从大情节、小情节、反情节的故事三角开始,从结构图谱、背景、类型、人物和意义五个方面讲述了故事设计所必须涉及的要素。分别讲述了闭合式结局VS开放式结局、外在冲突VS内在冲突、单一主人公VS多重主人公、主动主人公VS被动主人公、线性时间VS非线性时间、连贯现实VS非连贯现实、变化VS静止等八组故事设计的差异;背景调研的方法和创作局限原理;常规类型和类型创新;人物弧光;和理想主义、悲观主义及反讽主义领导下的故事意义设计与审美。
第三部分,细化到故事框架搭好之后各部分情节之间的衔接和创造,讲述了观众纽带、故事鸿沟、激励事件、故事脊椎、进展纠葛、幕设计、场景设计、文本/潜台文本、布局谋篇等核心概念,以《唐人街》《卡萨布兰卡》《犹在镜中》为例,以拉片的方式分析了每一个情节转换、台词应接之间的逻辑建构。
第四部分,结合了编剧、作家们实际生活中的工作经验,提出了故事设计的实用性技巧。
第二部分,从大情节、小情节、反情节的故事三角开始,从结构图谱、背景、类型、人物和意义五个方面讲述了故事设计所必须涉及的要素。分别讲述了闭合式结局VS开放式结局、外在冲突VS内在冲突、单一主人公VS多重主人公、主动主人公VS被动主人公、线性时间VS非线性时间、连贯现实VS非连贯现实、变化VS静止等八组故事设计的差异;背景调研的方法和创作局限原理;常规类型和类型创新;人物弧光;和理想主义、悲观主义及反讽主义领导下的故事意义设计与审美。
第三部分,细化到故事框架搭好之后各部分情节之间的衔接和创造,讲述了观众纽带、故事鸿沟、激励事件、故事脊椎、进展纠葛、幕设计、场景设计、文本/潜台文本、布局谋篇等核心概念,以《唐人街》《卡萨布兰卡》《犹在镜中》为例,以拉片的方式分析了每一个情节转换、台词应接之间的逻辑建构。
第四部分,结合了编剧、作家们实际生活中的工作经验,提出了故事设计的实用性技巧。
作者简介
罗伯特麦基
生于1941年1月30日,剧作家,因连续剧《起诉公民凯恩》获得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
1981年,麦基受美国南加州大学邀请,开办“故事”培训班,随后创办全球性的写作培训机构,学员超过6万名。其中,60人获奥斯卡金像奖,170人获美国电视艾美奖,30位获美国编剧工会奖,26位获美国导演协会奖。
麦基长期担任迪斯尼、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等机构的的专业顾问,被称为“编剧教父”、“上师们的上师”。
生于1941年1月30日,剧作家,因连续剧《起诉公民凯恩》获得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
1981年,麦基受美国南加州大学邀请,开办“故事”培训班,随后创办全球性的写作培训机构,学员超过6万名。其中,60人获奥斯卡金像奖,170人获美国电视艾美奖,30位获美国编剧工会奖,26位获美国导演协会奖。
麦基长期担任迪斯尼、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等机构的的专业顾问,被称为“编剧教父”、“上师们的上师”。
译者 周铁东
十年好莱坞影视工作经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译审,《大众电影》《中国银幕》专栏作家,兼职教授。前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现任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著有《号脉电影——周铁东电影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