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王振羽:无边丝雨细如愁——赵锐《不和妈妈说再见》读札

作者:王振羽   2015年10月26日   来源:百道网·王振羽专栏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网·王振羽专栏赵锐是一个低调而坚忍不拔的写作者,她关注祭坛上的林昭,不避烦难为其作传;她注目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的“女菩萨”魏特琳,探究其最终陷于忧郁症泥潭的痛苦挣扎;身为女性,她以特有的敏感与细腻,又可能是她的家学渊源让她对文字的要求达到了一种苛刻的程度,她排斥一切虚头巴脑的宏大叙事,她紧贴着人物的自有逻辑而汩汩流淌一气呵成。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出版,所谓的童书就是最为风云激荡的大江湖。也许是从上个世纪九十代开始,有了似是而非的文学“三大件”的提法,于是乎,以中国“安徒生”自命者如过江之鲫,也成为名利双收的终南捷径不二法门,这一领域的“繁盛”与“招摇”就不难想象了。在这样的氛围之中,趋之若鹜接踵摩肩,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每每捧读叶君健翻译的安徒生作品,想起自己当年读格林童话的种种细节,再看当下满坑满谷欺世盗名者的挂羊头卖狗肉,就按耐不住有想骂娘的冲动,而看到赵锐的《不和妈妈说再见》,这样的也许是不无成见的垃圾情绪得到了大大缓解。

作为一位独自养育孩子的母亲,赵锐也许是因为身边女同事的产后抑郁撒手人寰而大受震撼。她自然要探究为何会有这样的执着如冤鬼纠缠似毒蛇的疾病?这样的疾病为何会如此来无影去无踪令局外人难以理解?他们或她们走向生命终点为何会如此不管不顾恩断义绝?而赵锐更为关注的是这样的生命戛然而止之后对生者所造成的巨大阵痛:死者的父母、丈夫或者妻子、他们的子女,如何面对这样的人伦惨剧?如何走出这样的情感雾霾?如何摆脱这样的炼狱一样的折磨人性的沼泽地?赵锐选取的是一位产后忧郁症患者惨痛弃世的故事,她细致梳理这一一直争强好胜的知识女性的成长轨迹,试图探寻她走上如此一条不归路的心理密码,而赵锐更为着力的是她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生命延续的还是牙牙学语的女儿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巨大变故?她周围的亲人承担着怎样的痛苦煞费苦心疲惫周旋来呵护这样的无辜的生命?好在生活总要继续,再惨谈的人生也要面对,小主人公还算上天呵护,她在众人的善意谎言的笼罩下一路蹒跚,但最终接受了残酷的现实,以同龄人少有的坚强与阳光来面对这纷繁复杂的人世间。除了小主人公外,有一个叫一诺的离异家庭的小孩子,也被赵锐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赵锐是一个低调而坚忍不拔的写作者,她关注祭坛上的林昭,不避烦难为其作传;她注目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的“女菩萨”魏特琳,探究其最终陷于忧郁症泥潭的痛苦挣扎;身为女性,她以特有的敏感与细腻,又可能是她的家学渊源让她对文字的要求达到了一种苛刻的程度,她排斥一切虚头巴脑的宏大叙事,她紧贴着人物的自有逻辑而汩汩流淌一气呵成。女主人的压力过大深夜悲凉,小孩子的天真烂漫璞玉浑金,孩子父亲从最初的懵懂贪玩酷爱足球甚至在妻子分娩之时还在欣赏齐达内球技的刻骨细节,更有公婆与儿媳相处之间的种种不足为外人道的针脚细密,这样的来自生活中的种种抓人的桥段,足以说明赵锐为这样的看似小册子却字字泣血弥漫浸透着真情实感的倾注了多少心力啊。

将近三十年前,一批学子承受着压抑的令人窒息的歧视在南京这座古城或体面或卑微地生存下来,他们大多没有什么耀眼的背景,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善舞长袖,只是栖身在或大或小的单位开始了油盐酱醋的凡常生活。是在狗耳巷侧的一幢楼内,精力充沛而籍籍无名的一个人惟有将自己的心声倾注在纸张上逃避这苍凉的世界,到处投稿,渴望发表,期待证明自己,而有一个素未谋面的副刊编辑经常给他以鼓励,自己的版面上无法容纳的稿件,她会不厌其烦地推荐给《海南特区报》、《粤港信息报》的副刊同行,要知道她与我并非同学更无私交,但就是这样一位副刊编辑却因为抑郁症而如此决绝地早早告别了这个世界。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读着《不和妈妈说再见》,想起往昔旧事,禁不住心湿如雨,苍凉满怀。

作者:王振羽

来源:百道网·王振羽专栏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