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郝振省:关于出版单位与编辑人才培养的再讨论

作者:郝振省   2023年11月16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11月11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指导,韬奋基金会主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报社联办,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百道网协办的第十二届韬奋出版人才发展论坛在南宁举行。在论坛上,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作了题为《关于出版单位与编辑人才培养的再讨论》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和高素质编辑队伍的建设,不仅需要专家学者深刻的论证与全面的阐述,而且更需要出版企业创造性的工作,把一些行业协会或智库单位开展的有益活动纳入进来,把一些看似惯常、其实有用的环节和做法梳理规范,形成编辑人才培养的制度性安排。

以下是演讲全文。

关于出版单位与编辑人才培养的再讨论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 郝振省

接到韬奋基金会关于举办第12届出版人才发展论坛的邀请函以后,我就考虑今年的演讲内容怎么确定。后来想到我在继续教育授课时讲过“名编辑的标识及其成长的主客观条件”这个题目,强调过名编辑成长的客观条件;年初还应《出版参考》杂志社的约稿,写过一篇“名编辑成长的客观条件”;也先后出席了一些大出版社或者出版集团的庆祝纪念活动,或者职称评审会、科研论证会,身临其境,感受颇深。恰好又接到这次的发言任务,于是就想对出版单位在编辑人才培养方面的基础性作用问题谈点想法。名编辑、编辑家成长的客观条件有若干方面,但所在岗位、所在单位肯定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这里不妨先讲几个现场情景。

比如在出席石油工业出版社建社70华诞的庆祝大会上,了解到该社把编辑骨干团队建设叫作“技术专家队伍建设”,分批次选聘各层级专家,在社内形成了出版总监、出版专家、首席策划三个层级的骨干编辑团队,同时建立了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专家考评体系,引导编辑人员潜心业务,旁无所顾。对编辑骨干人才的分层级确认、分类型使用、分绩效取酬,其实这正是这家出版企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显然也是一种长效的企业制度安排,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的指示精神在编辑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的具体体现。

又比如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职称评定工作,很受教育。在我的印象中,不少单位在评定职称时一般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只凭借申报材料说话,根据你的申报材料和推荐意见来决定你的晋升与否,叫作“见文不见人”。另一种倾向是对申报材料的要求不是很看重,但对于面试环节及面试的表现及打分尤为重视。而人教社正副编审职称的评定,则避免了单一倾向,紧紧地把个人申报与专家面试结合起来,既看你的业务成绩,又看你的科研论文,还看你的社会工作;看你的内涵修炼,又看你的表达能力,还要看你的资历和经历。申报编辑振振有词,底气十足,评审专家客观提问,步步紧逼,使得每一层级的职称评定都成为一次展现形象、能力竞争的擂台比武。这对于被评审者是一种极好的鞭策和激励,对于评审者则是一种使命的担当与责任的加强。

再比如,出席北师大出版集团的科研课题论证会,则有一种别具一格的惊喜。惊喜何在?一是他们的科研立项课题紧紧地咬住企业的需求来确定,比如“数字教材未来发展形态研究”、“中小学教辅图书出版的规范问题研究”,还有“基础教育英语教材意识形态框架研究”,甚至还有“利用数学建模优化图书印制”等课题;二是他们课题的主要责任人往往是集团某一方面或者相关分社的负责同志。这就使得在企业层面,把产研这两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产业发展找题目,从科技攻坚求创新,最终会提升出版生产力,又培育了全面发展的编辑出版人才。

这几天在评审学会征文的过程中,发现在编辑人才培养、成长方面有作为、有成效的出版企业不在少数。

如果说这几个例子还属于感性层面讨论出版单位与编辑人才培养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开始逐步在理性层面讨论这个问题。根据我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学习体会,我以为企业不只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而且也是各类人才成长的主要园地。其实科技创新的主体命题中,就包含着企业是人才成长主园地的意思。

就编辑出版事业而言,出版单位或曰出版企业,当然应该是编辑人才成长的主园地、主平台。就出版单位或出版企业而言,你要有成系列的出版物品牌,要有成熟稳定、健康发展的产品线,要成为行业翘楚性质的品牌出版社,要成为有所作为、争取大有作为的出版重镇,你就必须要有合理的编辑人才结构来支撑。这个合理的人才结构包括不同类别的策划编辑、案头编辑、美术编辑、校对编辑、营销编辑等。这些编辑在年龄布局方面也应该成为梯形结构。编辑是你的核心资产,你不培养出人才济济、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编辑人才队伍,怎么能承担建设出版强社、强国的重任,怎么能应对竞争十分激烈的书刊市场呢?

就编辑朋友而言,怎么可能脱离出版单位、出版企业的平台而奢谈要成为优秀编辑、名编辑、编辑家的职业目标呢?尽管我们要求编辑朋友一入行就应该忠诚于党的编辑出版事业,就应该专注性地投入到专业性的编辑业务实践中去,为此还应该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夯实自己的学术底蕴,追求高端的素养。这是讲内因方面的要求。

但是如果没有外因的加盟和支持,内因也很难发挥作用。如果没有一个有利于编辑再成长的好的单位环境,要成为编辑人才也很难,至少这样的企业环境很难有理想的成规模的人才队伍创建起来。这是诸多单位所证明的。我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杰出的编辑家、出版家成长起来,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声,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开明书店等这样优秀的出版企业的支持相关联的。

今天,我们看到一些品牌出版企业能够成功地承担党和国家的一些重大出版工程,能够在国家大的出版评奖中收获多多,收获满满,能够一直有较好的双效益,就在于他的人才培养,在于他促进人才健康成长方面一些成功的经验及理念,甚至初步地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工作体系、制度体系。

当然,目前在编辑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需要我们管理机关的主导与行业学会协会的助力。出版单位应形成一套以感性为基础,以理性为引导,理念较为科学、实践相对充分、卓有成效的编辑人才培养的科学体系与科学系统。这个体系或系统应注意与高校、行业学会协会相衔接,包括既注重导向问题,又强调职业伦理;既注重理论性,又强调实践性;既注重创新性,又强调基础性;既注重跨学科性,又强调专业性;既注重激励机制,又强调约束条款等。这就需要我们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和编辑出版人才思想的指引下,瞄准新时代的出版使命,进行深度调研,认真总结经验,形成培养规范。把编辑人才培养、使用的机制建立起来,努力建设好高素质队伍,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由此,又想到出版单位可以把行业学会协会的一些做法内化为自己培养人才的手段。比如“图书审读报告”的全国性评审活动。这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及其《出版参考》杂志社在有关部门和社团的指导下,已经基本形成的品牌性推优活动。开始的时候,一些省市区或其出版社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更多的出版社很快跟了上来,先在其内部进行认真评比推荐,然后再呈报上来进入全国性终评推优。这就使得这项活动扎根比较深,铺得比较开,有力地提升了审读报告的学术含量、理论含量、文化含量、思想含量等,为打造高质量出版物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对高素质编辑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动力机制和引领要求。

包括韬奋基金会和中国编辑学会年会的学术论坛征文,也都从最初的不够自觉,发展到现在的比较自觉,从开始时的响应不够,到现在的积极响应,深度响应,以致在专家终评时,若干征文难分伯仲,不好取舍。你能够清晰地感到这些征文活动,已经逐渐地演变成出版企业提高整体编辑队伍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抓手了。

总之,笔者越来越体会到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和高素质编辑队伍的建设,不仅需要专家学者深刻的论证与全面的阐述,而且更需要出版企业创造性的工作,把一些行业协会或智库单位开展的有益活动纳入进来,把一些看似惯常、其实有用的环节和做法梳理规范,形成编辑人才培养的制度性安排。也许在这种模式下,我们的高质量发展与高素质队伍还真的能够建设起来,成长起来。

作者:郝振省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