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诗人冯杰:儿童诗首先要“好玩儿”,其次再说教育意义

作者:刘瑞丽   2023年07月06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2015年,海燕出版社曾出版过冯杰的儿童诗集《在西瓜里跳舞》,7年之后该社再次出版了他的儿童诗集“乡土和孩子”系列,其中包括《宝石蜜城》《吃荆芥的猫》和《一朵花就是一座果园》三本书。“乡土和孩子”系列意象单纯、诗风简约质朴,诗人将孩子的童趣、童真和大地结合,展现出中原乡村孩子眼睛里一个由动物、植物、人物组成的乡土世界,曼妙风趣,丰富多彩。

《乡土和孩子(共三册)》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作者:冯杰
出版时间:2022年08月

获得台湾文学奖最多的大陆作家想用诗歌让孩子们重返自然

冯杰是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河南省作协副主席,诗人,画家,他先后在海峡两岸出版过儿童小说集《飞翔的恐龙蛋》《冬天里的童话》《少年放蜂记》,儿童诗集《在西瓜里跳舞》,诗集《一窗晚雪》《布鞋上的海》《讨论美学的荷花》《冯杰诗选》《震旦鸦雀》等。获过《诗刊》诗奖、台湾《蓝星》屈原诗奖、《联合报》新诗奖、《中国时报》新诗奖、台北文学奖、台湾九歌少儿现代文学奖、台湾年度“好书大家读”最佳少儿读物奖、台湾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推介奖等。文坛把他称为“获得台湾文学奖最多的大陆作家”。

谈到再度与海燕出版社携手合作的契机,冯杰表示,海燕社是国内一家以出版儿童文学作品为主的著名出版社,出版过许多优秀的儿童读物,作为一位中原本土诗人,他觉得自己算是近水楼台。“海燕社从主编到具体策划人、责编他们都是儿童文学领域里的方家,加上这又是我家乡的出版社,所以选择优先合作。”

在冯杰的诗歌中,丰收的石榴,挺拔的高粱,吟唱的蟋蟀,啼鸣的公鸡……这些乡间的实物都能唤起读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而他创作的源泉,来自于自己从小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他从小和姥姥、姥爷生活在豫北的一个乡村,名字叫留香寨,春天开放的杏花能密密麻麻地遮盖住整个村庄,甚至你只能听到远近的鸡鸣声,看见远远飘起的炊烟。在这里,姥姥教他民谣,童谣,讲民间传说,“小老鼠,上登台,偷油吃,下不来……”还有姥爷给他讲三国的故事。就这样,乡间生活和长辈的早期教育促使他走上文学之路。“我很自豪地说,小的时候我跟着姥姥、姥爷,经历的是割草、拾柴火、羊脯子、遛狗、捉鱼,甚至给绿尾巴上面拴砖头。正是有这种农村经历才促使我以后再写儿童文学,这个里面能增加丰富有趣的元素“。

“我觉得现在孩子已经离开乡土,和乡土有距离了。现在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面对的是一样的困惑。我曾经开玩笑对别人说,现在的孩子都分不清麦苗和韭菜,分不清骡子、驴和马了。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严重的现象?是孩子很少接触大自然了。我写这一套书的目的,就是想让孩子们重新返回自然。”谈到创作初衷时,冯杰这样表示,“我写诗的特点是离乡都很近,许多意象都是来源于乡土农村,因为一个人小时候这个世界观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关于城市生活,我写得很少,也确实不擅长。”

冯杰感受乡村的风土民情,那些乡村细节也是他熟悉或经历过的,入到诗里也自然无障碍。

他的诗写的其实也是童年的不同再现,他说,“对于我这种从乡村基层来到城市的作家而言,也许将一生都用文字注释自己的童年。”北中原这片土地滋养了冯杰,让他创作出众多优秀的作品;他又通过自己的笔触将这种养分传递给更多的读者,让孩子们爱上诗歌,领略诗歌的魅力。

在《乡土和孩子 吃荆芥的猫》中,冯杰以儿童诗的形式,以儿童视角,文图并茂地抒写了乡村野间常见动物的习性或生活日常,文艺地审视、认知、探索和把握了乡村动物世界的细微。在《乡土和孩子 一朵花就是一座果园》中,冯杰以儿童诗的形式,以乡村植物的视角,来审视、认知、探索和把握乡村的自然界、观照四季的物候气象。作品的语言清浅易懂而富有创新性,彩色插图形神兼备,写实写意之间水乳交融。《乡土和孩子 宝石蜜城》是“乡土和孩子”系列中的最后一部,作品中,冯杰以儿童诗的形式,以乡村的生活即景为视点,来审视、认知、探索和把握自然界、观照四季的物候气象。

“乡土和孩子”系列责编郭六轮表示,“乡土和孩子”系列的语言清浅易懂而富有创新性,彩色插图形神兼备,写实写意之间水乳交融。在阅读这样的儿童诗的时候,小读者在质朴的文字表达中可以体会到深深的诗意与历史感的乡土魅力插画独特别致,整体效果追求别样的乡土气息,富含魅力韵致。小读者也可以从中更理解到这样的美学原理,即从文字词源视角出发的审美性更具永恒的审美承载。

最好的读法是“风吹哪页读哪页,哪页不懂撕哪页”

在“乡土和孩子”的自序中,冯杰这样写道:“每一个孩子在童年都是诗人。世界上,和孩子在天性上最近的物质是泥土、植物和动物,孩子和它们是天然相通的。孩子的本性就是接近大地,但是现代化急速发展的今天,大人们身子走在灵魂前面。也多多少少影响着孩子,更多时候让孩子们和大地绝缘。我写的都是一些纸上的童话,想让孩子们踩着文字。从 这里进入另一种乡土。其实每一个孩子在童年都是诗人。他们是自己的诗人,是社会的诗人。 ”

荣格说过:“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己形成的性格。”冯杰认为,对于作家而言,对于一个人漫长的一生而言,童年是一方最早的容量最大的储存仓、储电瓶、吸收器,当你有一天年老了,童年将又是你的开始。’”

“乡土和孩子”这套书,意象单纯,诗风简约质朴,冯杰将孩子的童趣、童真和大地结合,展现出中原乡村孩子眼睛里一个由动物、植物、人物组成的乡土世界,曼妙风趣,丰富多彩。他的诗歌能满足儿童的阅读心理,不在技巧,全凭直抒胸臆,同时,他还反对说教,保持童真。在他看来,儿童诗首先要有趣,有味,就像孩子们说的“好玩儿”,其次再说所谓的教育意义。

冯杰强调,让孩子阅读和写作儿童诗时,我们作为家长、老师,不应该赋予过多的意义。因为,儿童诗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孩子觉得有美感、有趣。他举例称,宋代诗人杨万里写了许多著名的儿童诗,他讲究趣味,将自己的情绪融入到诗里,虽然宋朝人写诗也非常讲哲理,但是作者不需要给孩子讲那些高大上的哲理和意义。所谓“意义”那是成人的,是孩子们走过这个阶段以后的事情,不必过重赋予孩子,儿童诗还要尽情展示本身的诗意,有情、有趣。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吴元成对“乡土和孩子”这部作品给出的评价是“与美结合,与趣结合,与思结合”。儿童文学作家陈霖东也认为冯杰的童诗有三美:有趣,有情,有韵,冯杰善于捕捉常人不易察觉的光亮,并用新奇的语言表达出来,形成一抹别致的景色。

郭六轮老师认为,与冯杰老师之前的作品相比,这套系列以最轻盈和稚拙的纯真语言,将最根性的感悟和体验表达了出来。他表示,冯杰不仅是个诗人,还是个画家,“乡土和孩子”系列里面的配图均出自冯杰之手。三部诗集诗画结合,一诗一图,与文字相映成趣,增加了亲切自然的画面感和天真烂漫的韵味。用冯杰自己的话说,“画画是对写作的一种是补充和调节。当你创作才思枯竭,差旅进行的时候,你就不妨换一个方式,调节一下。”

画是对文字的补充,文字是对画的注释,两者力争达到互补,同时还要做到两者之间的距离。对诗人而言也是一种挑战,但是冯杰很喜欢做有趣的尝试。目前来看,他的这种尝试非常成功,他的诗文和配图完美融合在一起,带给读者美的体验和享受。“乡土和孩子”系列设计装帧别致,风雅别于以往,提高了书籍的可读性和观赏性,既适合儿童少年阅读,又适合成人阅读,实为“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一套诗歌。

“我不要求孩子们读我的书,得到某种启发或者教育,能让大家开心一笑就可以了。过去我总说,最好的读书方式是‘风吹哪页读哪页,哪页不懂撕哪页’,希望大家读得愉悦。”冯杰建议,暑假同学们可以带着这套书去自然界体验一番,如果没有时间和条件出去,在自己的小卧室里用精神进行一场自然之旅也是不错的选择,相信一定会让大家的灵魂得到很好的休息、滋养、丰富、释放。

作者:刘瑞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