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二月二龙抬头,代表着万物复苏、时来运转,人们一般会举行敬龙祈雨、放生祈福等一系列民俗活动,希望新的一年能风调雨顺、纳祥转运。为了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京东图书推出“二月二,开卷日”活动,以开启读书好兆头。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为民间传统的“龙头节”,亦称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踏青节。
在民间传说中,二月二是土地神的圣诞日。土地神古称“社”、“社神”,传说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对土地的信仰则与农作物的丰歉联系在一起。古时劳动人民十分重视“二月二”,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社、饮社酒、社戏、剃龙头、吃龙食等各种祭祀、祈愿活动,寄托了农事丰收的强烈愿望。
在我国不少地方,二月二还有“剃龙头”的民俗。一直以来,民间素有“正月不剃头”的说法,但每到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无论老少,都要理发,称为“剃龙头”。人们把剃头说成是剃龙头,加上一个“龙”字,借龙抬头这一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有辞旧迎新的意思,希望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民以食为天,传说龙主雨水,又可镇伏百虫,能保佑丰收,因此这一天的食物也多与“龙”联系在一起。例如,把煎饼做成龙鳞状,叫龙鳞饼;水饺叫龙耳、龙角;米饭叫龙子;面条叫龙须面,吃猪头称食“龙头”。许多地方还有炸油糕、爆玉米花,糖炒豆的习俗,有着“吃龙胆”、步步登高的寓意。
每年二月之际,正值大地生机盎然,百草萌生,是出游踏青的绝佳时节,故唐代时还将二月二称为"踏青节",不少文人便结伴或独自到郊外常春踏青。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以《二月二日》为题作得一诗:"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农历二月初三,是民间传说文昌帝君的诞辰日。文昌是主宰功名之神,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文昌星与老百姓熟知的文曲星其实是不一样的,文昌星不是一颗星,而是北斗七星上面的六颗星组合。文曲星是北斗七星的第四颗“天权星”。但文昌星与北斗魁星都是主管文运的吉祥星宿,被一起称为文昌斗魁。人们通过祭拜文昌帝君,祈求文运昌盛,学业有成。
按照旧时习俗,儿童会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开笔礼”即学生入学之礼。在古代,读书人要行“四大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古代学生入学前,须由启蒙老师引导进行正衣冠、击鼓明智、启蒙描红、赠文房四宝、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才可以入学读书。而开笔礼也成为了当代国学教育新兴起的一种礼仪,是儿童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
读书不但可以使人开蒙、启智、明理,书籍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人类进步的阶梯。“二月二,龙抬头”作为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大节日,既是过年的正式结束,也是新的开始,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来开启崭新一年的福运和喜气。
为了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京东图书推出“二月二,开卷日”活动,以开启读书好兆头。活动期间,为广大读者带来优惠福利活动。
《二月二龙抬头(精)/中国老故事》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作者:林晓慧
出版时间:2020年07月
二月二,龙抬头;开卷有益,读书不愁。来京东图书,一定能够让你开启全新世界大门,积蓄人生向上力量。
编辑:佟书
终审:李星星
来源:百道网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