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文艺犯》:新文艺的古早味道

作者:刘丁当   2012年08月30日   来源:时代周报·时代阅读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现代作家里,真有汉语言之美的,能写出水汽氤氲的,并不算太多。王恺的文字里有。他对细微事物的敏感敏锐,随便翻开一页都看得到,才华不是静悄悄的,而是静得满溢出来,在月亮底下发着皎白的光。

    “那里的气息奇怪地给了我固体的感觉,是个可以拿来揉揉扔进垃圾筒的小妓寨的空气。”“地铁是最艳异的监狱,放风的时间总是挤得水泄不通。”在《文艺犯》里,各种奇喻是汉语的冒险,喜欢的读者简直要惊喜若狂,就像在随着精妙的比喻坐过山车,等着下一个更惊奇的比喻出现。

    《文艺犯》里占比重最大的是谈吃的文章,归入到“食色”,这是专栏需要,也是作者热衷。但大部分文章,都逃不开张爱玲的那篇《谈吃与画饼充饥》的影子。张爱玲带着几分讥诮的判断人和事的写法,对王恺的影响显而易见。这一点,王恺自己心里也很清楚,甚至有意做张爱玲裙下的追随者。因为他在“食色”的开篇就引用了张爱玲—“杜杜说张爱玲意识到吃的严重,在书中往往只有夫妻才能同台吃饭,偷情者的吃都没有好下场”。

    其实也不只是王恺,海峡两岸,张爱玲的徒子徒孙根本数不过来。大多数模仿者都是平庸之辈,只有几位能学到精髓,比如迈克、小宝,还有毛尖,聚在《书城》里的新海派,文字的干净凌厉、思绪的孤高决绝,都自有一套。也有点像“老克腊”,保持着上海的旧时尚,考究和精致。

    论到写城市文化,现代文学作家中能超越张爱玲的似乎还没有,而我们的城市文明还是这样短而粗暴,怎不羞愧?所以只有在旧时代里寻找高雅的趣味和准则。谈吃的专栏如此泛滥,王恺是孤独散步者的遐思,他比张爱玲强的地方在于他走过了许多地方的路,能从湖南的手撕包菜联想到北京市井小店的虾皮炒洋白菜,笔锋一转,又流转到上海的花生酱去了。转得如此不着痕迹,大概也只有华尔兹舞者可以媲美。

    在贪婪地跟着王恺的感知力去感悟食色、影色、行色、声色的同时,也时有感到专栏结集的通病,轻微的油滑之气,“有些轻浮,有些俏皮,实在也有些赤裸的肉欲的气息”。在谈吃与评电影、戏剧的那些文字里,这样的“老克腊”情结是尤为浓厚的,评电影,他喜欢挑选老的,比如格蕾丝·凯莉,比如《万家灯火》,还有《长生殿》、《琴心》。当然也有新的,比如《苏州河》里娄烨的地理空间。

    最能跳出精致考究的旧时尚套路的,是王恺的行记。游记最考作者功夫,文化底蕴是否深厚,感知是否敏锐,并非所有“到此一游”都值得一读。王恺写汶川大地震的两篇《震余记》写得极好,舍弃了所有的机敏与俏丽,只是最朴实的叙述。在地震的一片荒凉中,留下的只有赤裸的真心,人的细微的伤痛成为了永恒。也正如朱伟形容的“脆弱的心扉能敏感地牵动心弦,恰在这样的情感牵制容易构成的挣扎与撕裂中,有可能产生血肉文字”。

   读王恺的文章是享受。他眼里的广州深夜排档不只是夜宵之地,而是“老城市浑然天成的规划成就了这样的空间”;他眼里的兰州拉面不是三元钱一碗的货色,而是“汤、面和蔬菜—青色的萝卜片,粗糙的大葱,发黄的香菜叶,点缀的小块牛肉—这些混杂的物质颇像一幅中国的山水盆景,什么都在里面了。”用“文艺犯”的眼光打量世界,世间万物是相互呼吸贯通着的,感觉和感觉藤蔓一般交缠混杂,变得绵密而富有温情,同时又那样丰沛。


    《文艺犯》

王恺 著

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年3月版

304页,28元

作者:刘丁当

来源:时代周报·时代阅读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