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读趣味故事,涨科学知识,学科课外阅读也能不走寻常路 ——“好奇心教室”丛书作者匡志强专访

作者:王冉   2021年09月13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浮力定律竟是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却是一场意外;伽利略仅凭耳闻便做出放大3倍的望远镜……举世瞩目的科学发现,不仅是科学家们持之以恒钻研的成果,其背后还有着各式精彩曲折、趣味盎然的故事。此前,由三环童书打造的“好奇心教室”丛书以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为广大青少年读者敞开科学大门,带领他们一起领略神奇的科学史画卷,感受科学家的情怀与智慧,体验科学的无穷魅力。近日,百道网专访丛书作者匡志强,听他讲述丛书如何在多年教育思考中诞生,又是怎样匠心独具兼容并蓄激发读者的兴趣与科普知识。

作者 匡志强

“好奇心教室”丛书囊括“数理地生化”五册,该书以学科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科学概念为主线,讲述了科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生动有趣的科学故事,并配以大量珍贵精美的图片,让青少年读者感受科学深厚魅力的同时,还能从一个侧面巩固其课堂学习成果,综合提升小读者的科学素养。

心系基础教育现状,深入思考成就丛书

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驱动力,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尤为强烈,他们渴望探索自己尚未熟知的一切,也许那灵巧好动的双手和“贪婪”左顾右盼的眼睛日后会成就重大科研成果。然而,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社会上关于比较“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优劣的唇枪舌战呶呶不休。基础教育大环境下的种种现象也成为匡志强的关注要点,基于长期追踪研究和思考,这套将科学阅读与课堂学习完美结合起来的丛书就此诞生。

匡志强表示,在传授知识与提升能力的较量中,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事实:在初中阶段,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会“数理化生地”等基础性学科中较为浅显的概念、思想和方法,而考试仅仅是测试学生对它们的掌握程度而已。这就致使许多学生为了获得高分而盲地陷入了“题海”,不但学习压力节节攀升,就连学习兴趣也往往会丧失殆尽。

“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做题、做多少题,而是在于怎么做题,或者更广义地说,怎么学习。”匡志强看过许多著名学者的自传,令他最为印象深刻的,也是这些学者强调最多的“基础”二字。这引发了他进一步思考,如何回归基础知识和学习的基础环节,而不是急于求成只看重题目数量和分数高低。如果打造一套“科学学习锦囊”,是否能让学生们既在轻松阅读中提升学习兴趣,又能在打牢基础、拓展知识中真正获得一些学习上的帮助。可以说,这套“好奇心教室”丛书,便是对这一思考的尝试结果。

当前,全社会对于“教育内卷”带来的危害性已经逐渐达成共识,取消校外培训的这一规范管理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在匡志强看来,这有助于学生和教师把学习的重心回归到学科的基础,不再用机械式的刷题来“拼手速”,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好奇心教室’丛书的出品,正好切合了当前的社会需求。它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辅图书’,却同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更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在他们的心中播撒下科学的种子。”匡志强说道。

文理兼备妙讲科学故事,激发孩子好奇心并不难

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于关注人的价值,培养一个博学广识、文理兼通、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用意。青少年的茁壮成长离不开科学故事的浸润与滋养,这些故事里蕴藏着科学家的热忱,以及探索、质疑、动手实践等科学精神与科学能力,将成为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丰厚营养。这套让学生爱上“数理地生化”的“妙锦囊”究竟有何与一般科普图书所不同的独到之处,匡志强向百道网道出了这其中的奥秘。

丛书紧密结合国家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匡志强所在的作者团队集众人之力对“数理化生地”等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和多个版本的教科书做了深入研究,归纳总结出各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以此作为串联整套书的核心主线和权威标尺。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评价道:丛书把科学阅读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既能从课外阅读中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科学方法的启迪,又能对课堂学习有所促进。丛书不仅是学生的“妙锦囊”,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大法宝。由于丛书内容与课堂知识紧密相关,教师可将素材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用来活跃课堂气氛,深化教学内容。

丛书以“激发好奇心”为目标,把看似“枯燥”的知识中所蕴涵着的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呈现出来,让青少年在故事中近距离地了解科学家,感受他们的科学睿智与坚毅品质,领悟基本的科学方法,进而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在这个任由好奇心驰骋的科学海洋中,读者可以一起看牛顿用“苹果落地”,创造举世瞩目的万有引力定律;聆听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用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撑起地球”;与爱迪生同行,几千次的试验,终于让整个世界充满光明。

丛书既强调基本概念的本质,又对其进行适度的扩展,用较为轻松的方式深化学生对“硬核知识”的理解。例如,对指数的学习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们往往很难对指数所代表的大数有直观的认识。在“好奇心教室”的数学卷里专门有一节“超越直觉的指数”,从古印度舍罕王与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讲起,形象地介绍了“恒河沙”“芥子劫”等典故里的大数,包括鲜为人知但又极富趣味的“指数之塔”。相信每一个读了这些内容的学生,都会对指数的“反直觉性”留下深刻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好奇心教室”虽然是以科学为主题,但是包括匡志强在内的所有作者均非常注意写作风格,力争表现出文字本身的魅力。例如,生物卷里介绍动物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洛伦茨的故事,文字十分优美,具有很强的文学感染力。

“‘科学的内容,文学的笔法,哲学的反思,历史的脉络’,是这套‘好奇心教室’的亮点。我们希望不同程度的中学生,乃至小学高年级学生,都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此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匡志强说道。

正能量内涵启迪智慧人生,原创科普优作可期可待

“好奇心教室”是一套可以让学生发现“科学之美”的传奇故事书,然而涉及“数理地生化”学科知识的故事不胜枚举,除了紧扣国家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对于故事的甄选还有哪些取舍标准呢?

“好奇心教室”选取科学史上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包含早已脍炙人口的名人名事,还有鲜为人知却意义非凡的事迹。此外,作者团队对所选故事的考量不仅要有涉笔成趣的情节,还十分注重故事的启迪作用。匡志强相信,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无论是讲述科学发展的闪耀瞬间还是有关科学研究的至暗时刻,小读者们都能从前人艰苦探索的曲折历程中,体会科学突破之艰难,感受到科学思想的魅力。“我们更希望,这些故事不但能帮助同学们理解科学、亲近科学、爱上科学,进而将科学精神内化为行动力,也能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

丛书中不仅有妙趣横生的故事将纷繁复杂的知识加以“软处理”,还有立意深刻的精神内核作为价值引领,此外,丛书还为故事辅以大量精彩插图,让抽象晦涩的科学知识清晰可观。作者团队在插图上可谓下足了功夫,这些从各种图片库里择优选择的插图,一方面与内容紧密相关,起到直白的说明作用;另一方面,画面感十足,具备独立叙事的实力,以真切的感染力提升讲述科学史的澎湃之情。例如,杠杆原理是初中物理的基本内容,“好奇心教室”的物理卷不但清晰地阐述了杠杆原理的物理含义,还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秤、桔槔等几种有趣的变型,并对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做了定量计算,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差异。

长期从事青少年科普教育以及科普读物编写工作的匡志强,就如何打造优秀原创科普读物,谈及了自己想法。匡志强表示,随着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普工作,虽然原创类科普图书的作者队伍还不够大、作品数量还不够多,但与20年前相比,原创科普图书的质量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许多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的博士硕士乃至一线科学家进入科普创作领域,出现了一些科普“大咖”。 

在匡志强看来,要想创作出优秀的青少年科普读物,最重要的是苦练“内功”,既要时刻关注国内外最新科学进展,也要不断夯实自己的文学功底,增强文字感染力。其次,要把读者放在写作的核心位置,努力让自己的作品贴近青少年的生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最后,则是注重作品的呈现形式,努力让作品不但在内容上而且在形态上也成为读者“想看、爱看”的精品。

(本文编辑:肖歌)

作者:王冉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