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麦田里的守望者》问世七十周年 译林版红黄双色新装致敬“传奇文学隐士”

2021年07月17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70年前,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问世。七十年来,芸芸众生从中学会了成长,真实的成长。近日,塞林格作品在中国的独家版权方译林出版社正式推出《麦田里的守望者》70周年纪念版。红黄双色“新装”上阵,引发讨论热潮。

解密“不朽的青春文学经典”中隐藏的“人生寓言”

1951年7月16日,美国文学巨匠、“传奇文学隐士”J.D.塞林格的小说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问世。诞生至今整整七十年来,这部“不朽的青春文学经典”全球畅销已突破7000万册,并跻身20世纪百佳小说、纽约图书馆世纪之书等榜单,进入众多学校的推荐阅读书目,甚至改变了很多国家的教育理念,成为一代又一代人青春中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

 

《麦田里的守望者(70周年纪念版)》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美国]J.D.塞林格
译者:孙仲旭
出版时间:2021年06月

近日,塞林格作品在中国的独家版权方译林出版社正式推出《麦田里的守望者》70周年纪念版,除对已故翻译家孙仲旭译本进行细节校订之外,还对装帧做了全新设计。新版甫一亮相,封面便引发了一波讨论热潮。红黄双色指向作品核心意象:麦田和红帽;红底黄字、极简风格,是作者塞林格1964年亲定的设计方案。原版《麦田》封面沿用红底黄字的设计近三十年,此次中文版在尊重作者遗愿、表达跨时空致敬之意的同时,适度丰富表现形式;设计师抽象运用梵•高《麦田里的播种者》手稿构图,用无数黄点表现麦田,营造出经典而又新颖的视觉印象。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文学高度无需赘言,经过七十年的岁月洗礼已成为跨越年龄层、跨越族群,跨越时代的文学ICON。公开对塞林格表达赞赏和钦佩的文坛同行能列出一个长名单:海明威、福克纳、贝克特、纳博科夫、厄普代克、菲利普•罗斯、村上春树、角田光代、北岛、苏童、王小波、王朔、马原、麦家、郑渊洁、苗炜、张悦然……海明威当年这么评价塞林格:“老天,他可真是才华横溢!”北岛有首诗说:“我愿客死他乡,与世无争,只求做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出身于纽约犹太商人家庭,尽管家境优渥,但种族出身使他在成长中遭遇了不少挫折。他很早就立志终身写作,二战前他已开始构思本书主人公霍尔顿的故事,随后带着手稿参加了诺曼底登陆和赫特根森林血战,也曾身在解放纳粹集中营第一线。他曾在信中说:“我在这里看到的太骇人听闻了,以至于无法诉诸文字。”后来他深陷战争创伤应激障碍(PTSD),但拒绝提前退伍,甚至延期服役。不寻常的经历,注定了塞林格作品的复杂性。战后,塞林格借助东方哲学的力量疗愈精神创伤,集中创作《麦田里的守望者》时期,他结识了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深受影响。

尽管《麦田里的守望者》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阅读,从15岁到50岁的读者都在被它感动着,但真正彻底读懂的人未必很多。整部作品乍一看语言简单、结构松散,其实隐藏着精巧缜密的叙事逻辑和复杂隐喻。塞林格深信艺术创作是精神性的活动,他的作品一部比一部像“说禅”。每当有人追问作品含义,他都只说一句:“没什么可说的,都在书里。”塞林格研究专家坎尼斯•斯拉文斯基说这本书并非作家个人的怀旧,也不是青少年烦恼的诉说,“它是一次灵魂净化的事件”,也许道出了部分真相。值此常读常新的“青春史诗”迎来七十岁之际,译林出版社发起了新一波对作品的解读。

7月16日的纪念

在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的塞林格书信中,他曾对友人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而塞林格的儿子也谈到:“父亲就像霍尔顿……我仿佛能看到父亲裂变成无数个自我,出现在不同的小说里。”《麦田》主人公霍尔顿确是作者分身,那个曾“当兵四年,参加过诺曼底登陆”的小说家哥哥D.B.显然也是。有研究者称,D.B.是Death & Birth的缩写。死亡与新生,是《麦田》隐藏的关键词之一。

这一论断的根据,就是塞林格特地跟出版商指定的小说首版上市日:1951年7月16日。它与小说中唯一的具体日期1946年7月18日、霍尔顿弟弟艾里病亡仅隔一天。参考塞林格在写作中常把现实事件的日期推后一到两天的习惯手法,可知7月16日,是作者格外在意的日子。难道是谁的忌日吗?

其实,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就在作品问世六年前1945年7月16日。塞林格在小说开篇还用原子弹发明者奥本海默(Oppenheimer)的谐音,命名伪善的殡仪馆老板奥森伯格(Ossenburger)。原子弹意味着战争和大规模的死,选择在这一天出版,塞林格或许意在纪念战中的逝者。

守望麦田是守望什么

《麦田里的守望者》书名原文The Catcher in the Rye,“Catcher”意指“棒球捕手”。霍尔顿早夭的弟弟艾里生前是棒球队的捕手,他在自己的手套上写满了诗歌,当别人比赛时,他在一边读诗,和小说开头霍尔顿的形象一样,同是置身赛场边缘的“局外人”。艾里死后,霍尔顿珍藏着他的手套,发愿要做麦田里的“Catcher”,带着“继承遗志”的味道,两个人物形象重叠。

小说中,霍尔顿和妹妹说起一句歌词,“如果有人抓到别人在穿越麦田”,妹妹提醒说那是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的诗。霍尔顿听罢,说自己只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由此引出了本书的书名。小说里没交代这首诗的下文,其实它源自一首苏格兰民谣,原词说的是一个女孩在麦田里遭遇了不幸。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想里抓住乱跑的孩子,防止他们“不看方向”而从悬崖“跌落”,意在守护孩童的天真纯洁。

全书看似随意的叙事中,还藏着许多这样的隐喻,塞林格悄悄埋下炸弹,不留神的话,读者甚至会忽略炸弹的响声,但会滞后地感到它的杀伤力。

让残缺的心灵获得继续活下去的力量

构思《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塞林格,尚是一个二十出头的文学青年;写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塞林格,则已是一个劫后余生的中年人。他试图用文字魔法,让时光停驻、倒流,让死者复活,从而让残缺的心灵获得继续活下去的力量。

小说结尾,霍尔顿选择继续去上学,不再追求“轰轰烈烈地死去”,而是“谦卑地活下去”。麦田里的守望者,最终回归了人生赛场,学着与悬崖下并不纯洁但也并非一无是处的世俗社会和解。但塞林格本人似乎并没有回归,小说出版后他便隐居在僻野,生前坚持写作如修行,但拒绝发表一个字,称“只为自己而写”。他的心像一艘逆流的小舟,在世俗和精神的界线上摇摆着倒退,向着纯粹的天真驶去。

据塞林格基金会负责人、塞林格的独子马特•塞林格称,父亲的海量遗稿已经启动整理,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向读者公开。希望中国热爱塞林格和他的作品的读者,能够早日一窥这位传奇文学隐士多年来锁在保险箱中的文字和思想,一探塞林格文学世界的奥妙,收获属于自己的人生感悟。

 (稿件由译林出版社提供。本文编辑:吴妮)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