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客家围屋里的那些人、那些事——温燕霞《琵琶围》创作谈

作者:穆穆   2021年04月24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一部反映脱贫攻坚的长篇小说,浓缩了琵琶围人短短10个月左右的生活横断面,从苏区时期到新时代,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琵琶围》,见证了小人物的新时代。出版以后,本书好评不断,近日,更是入选2020年度“中国好书”。百道网专访作者温燕霞,探秘《琵琶围》创作背后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精神。

《琵琶围》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温燕霞 著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琵琶围,这个颇具古味的名字,是小说虚构的赣南原中央苏区的一个贫困山村的村名,在党的领导和当地人的奋斗下,赣南贫困山区成功实现易地搬迁与脱贫。

2020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小说《琵琶围》。作者温燕霞用女性作家笔触特有的细腻、才情和张力,以贫困但却人性温暖的琵琶围作为蓝本,构建起一个个颇具客家风情的围屋,将琵琶围攻坚扶贫的故事娓娓道来。何劲华、金彩凤等扶贫干部,石浩财、许秀珍等脱贫对象,哑伯和橘子婆等老红军与军属……红土地上,他们生活,他们奋斗,凭着穿越时空的苏区精神,在奋斗中走向新时代。

中宣部2020年“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20中国好书”、中国作家协会2020年度重点扶持项目、2020年中国作家协会“纪录小康工程”主题图书、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本书出版以后,荣誉纷至沓来。

“我想尽量让小说中红色基因的传承,苏区精神的发扬光大变得自然、真实、可信,从而赋予人物血性、温暖与光亮。”作者温燕霞这么说道。作为一本讲述脱贫攻坚的长篇小说,《琵琶围》成功把握了真实与虚构,小时代与大人物之界限,使文本丰富、感人。

让小人物与大时代、真实与虚构合理衔接

百道网:《琵琶围》,将“琵琶围”作为蓝本,是一部反映脱贫攻坚的长篇小说,被评价为“以小围屋小人物写出大时间大空间大变化”,在您看来,该书如何做到将大时代与小人物相结合,又如何把握两者的度?


2020年11月温燕霞在景德镇陶溪川留影   

温燕霞:“以小围屋小人物写出大时间大空间大变化”,是本书的责任编辑、江西人民出版社重点图书出版中心主任王一木先生给我这部小说的评价和推荐语。我想,大时间大空间大变化,是我追求的一种境界,《琵琶围》可以说是我的一种尝试和探索。

在小说中我虚构了一座位于原赣南中央苏区的琵琶围,这里山阻水隔、交通不便,是全县最贫穷的村庄之一。围屋面积不足1万平方米,只有12户村民。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村民们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内生动力,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琵琶围》一书小说人物集中,脱贫攻坚虽然截取的是琵琶围人短短10个月左右的生活横断面,但讲述的故事时间跨度大,从苏区时期到新时代,希望这种时间的纵深能营造出更为壮阔的叙事画面。

书中的琵琶围有些类似于戏剧结构上的锁闭式环境,狭小逼仄,但却是小说主人翁腾挪的大舞台。我试图用压缩的空间来浓缩故事、增强人物的情感张力,所以在写作时情节设计颇为密集,人物彼此间的关联度较高,且通过他们各自的生活轨迹辐射到社会的其他层面,以点带面地织出一张故事网,将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作用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从而把扶贫扶志的大主题叙事与小切片雕琢融合在琵琶围这个空间里。并以此为原点推动故事的发展,带动人物成长,从中折射出新时代波澜壮阔脱贫攻坚浪潮中基层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和苏区干部一以贯之的好作风。通过一座围屋的前世今生将中央苏区血与火的斗争和新时代脱贫攻坚的艰巨与成效巧妙勾连在一起,力图真实地再现原中央苏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摆脱贫困、追求美好生活,讲述好脱贫攻坚路上有温度的故事,刻画好新时代背景下有光彩的人物,力求做到既有当代生活的开阔,又有革命历史的纵深,同时还有客家风情的细腻呈现,从琵琶围的变化去展现大时间、大空间、大变化和大情怀。

为了将书中的小人物与大时代结合得更为紧密,我在写作中做到时代背景不虚,书中涉及的相关政策都能找到出处,然后将人物“镶嵌”在想象的隙缝中,从而找到人物命运和时代背景的最佳结合点,让人物在故事中活得自然、不虚假,不生硬,有专属于自己的体貌、性格和命运。

百道网:《琵琶围》是“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将真实和虚构结合在一起,您认为边界在哪里?

温燕霞:现实题材对文学作品而言,是个有温度的板块。其中“现实”要求作品反映的内容是读者可触摸、可观照、可比对、可共情的某种真实,而文学最突出的特质是它的虚构与想象,从这个角度而言,作家都是无中生有的高手。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同样需要作家发挥这项专长,需要他们用笔尖从繁复的现实中挖掘出对自己有用的材料,搭建起一座虚构的大厦,让小说中的人物住进去,然后作家将生花妙笔化作命运之手,推动小说中的人物相爱相杀,演绎爱恨情仇。

这部分的“虚”呼唤着作家的想象力,但要把故事写得血肉丰满,还得有源自生活的“真”,只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才能写出时代的旋律脉动,才能赋予人物真实有趣的灵魂和鲜活生动的面貌,所以,我在《琵琶围》这本小说的创作中,虚与实的边界在于想象虚构与真实生活之间的合理衔接。

小说人物在现实生活有迹可循,调研过程见证村民温暖故事

百道网:《琵琶围》小说塑造了许多精彩的人物群像,像何劲华、金彩凤等扶贫干部,哑伯和橘子婆这样的老红军与军属,他们性格生动、鲜活,这些人物有没有原型呢?您是怎么抓住他们的特点,刻画出来的?

温燕霞:《琵琶围》里的人物有不少脱胎于我的采访对象,在现实生活有迹可循。小说中何劲华、金彩凤等基层扶贫干部志智双扶,因户施策,带领村民精准脱贫的故事,是我从各地精准扶贫的事例中提炼出来的。石城县高田镇的民俗“过漾”,在小说结尾演变成“峙城客家过漾爱情旅游文化节”,成为琵琶围村民脱贫致富的项目抓手;采访时当地朋友带我专程去吃的鸡公炒饭成了书中贫困户黄春桃餐馆脱贫致富的绝招;资溪县新月畲族村的竹编,成为了朱雨飞的手艺;何劲华、石浩财关于竹子的故事、五黑鸡的养殖、朱雪飞琢磨出信箱式下蛋柜的细节是我从南城县扶贫村采访时的所得;哑伯养蜜蜂的灵感来源于高安农村的养蜂户;为了让何甘和小雪的网店开起来,我到电商平台上去拼团,还进行了实地采访;瑞金壬田镇廖奶奶的咸鸭蛋合作社则催化了许秀珍的三嫂咸鸭蛋合作社。

十多年前我采访过烈士遗孀池煜华,婚后三天她丈夫李才莲参加红军走了,从此下落不明。我去采访时李才莲早已被评定为烈士,可94岁的池奶奶拒不接受这个结论,坚信她丈夫还活着,时常和丈夫喃喃对话。她对爱情的坚贞让我感触良多、记忆深刻,《琵琶围》的橘子婆就是以池煜华为原型来构思的,池奶奶说过的很多话、很多细节都从橘子婆身上得到了体现。

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施小琳下乡调研时碰到过这样两个贫困户,其中一位是身残志坚、主动将贫困户指标让给困难群众的普通党员;另一个贫困户家中养了很多兰花,可当有人出钱买花时却遭到拒绝,贫困户说我是穷,很需要钱,但我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我的花不卖,要留着自己看。这两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创作时便把这两个情节放在了石养财和朱雨飞身上。

为创作这本书我做了很多采访,也收集了很多细节,有段时间我被素材的海洋给淹没了,觉得很多都可用,但到底用哪些,自己都有些迷糊,这充分印证了一句话:太多选择等于没有选择。后来我还是从每个人的性格出发,给他们量体裁衣,把合适的细节给合适的人,这样他们才能成为“这一个”。

百道网:您在调研和采访过程中,有没有令您感动或者印象深刻的事发生呢?


2019年温燕霞在贫困山村采访,这位93岁的聋哑老爷爷身上有哑伯的影子

温燕霞:我创作《琵琶围》时,省扶贫办给了我非常大的支持。当时的省扶贫办主任史文斌接受了我四个多小时的采访,使我对江西扶贫事业的全貌有了大致的了解,廓清了不少迷雾。写作过程中我向石城县小松镇丹溪村第一书记温浩源请教了近百个问题,微信沟通上百条,他每次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解答,有时他特别忙,我上午发去的问题他要忙到半夜才回复,让我非常感动。石城县宣传部、扶贫办、图书馆、文化馆、县政协和乡镇的同志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安排我采访了各种有代表性的人物。

在采访中我去了很多已脱贫的原贫困户家中,他们家里无一例外都挂着习近平总书记的画像。有一天我去石城县的安居小区采访,有个刚刚从深山搬出来的婆婆拉着我的手说共产党好,政府好,让我有机会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时向他问好。说到她家现在过的好日子,她笑得特别灿烂。这一幕深深打动了我。

在石城县小松镇丹溪村我采访了两兄弟,大哥双目失明,弟弟得了脑膜炎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但现在兄弟俩吃上了低保,住上了救困房,村里定期有人给他们送米送菜,有了生活保障。我去采访时,李大哥多次说没有政府的好政策,他俩早就骨头打鼓了。他说时眼含泪水,让我深为感动。这兄弟俩后来成了《琵琶围》中的残疾人贫困户谢汀州和谢连城。

有个贫困户的儿子30多岁没找到对象,扶贫干部进行月老扶贫,给他介绍了一个打工的妹子,经扶贫干部的多次撮合和支持,两人终于喜结良缘。他俩结婚时我正好在附近采访,扶贫干部带着我去吃喜酒,小两口和老两口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将第一杯酒敬给了党的好政策。

在石城县高田镇堂下村村访时,一个70多岁的独居老人找到扶贫干部,说他的手烂了,驻村工作队的同志当即表示要用自己的摩托车送他去镇上看病,帮扶干部说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他们在村里扶贫,更多的是给人当儿子和孙子,这不是在骂人,是他们在替村里后生给老人尽孝……

采访过程中,这样琐碎而温暖的故事比比皆是,我很感动,也很震撼。这些细节后来都成为了小说故事的一部分。

苏区精神跨越时空而深入骨髓,将构思红色文化小说

百道网:在小说中,您是如何构思和表现“苏区精神”的?

2016年11月,温燕霞参加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

温燕霞:苏区精神是跨越时空的存在,精神的存在是无形的,却又是无处不在的、深入骨髓的。苏区精神是战争年代造就的一种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苏区干部好作风是这种精神的集中表现。饮水思源,一代代老区人民都是苏区精神的见证者、传播者。

苏区精神在我的小说《琵琶围》中是贯穿始终的主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老一辈的示范和引领。琵琶围的二老橘子婆、哑伯革命信仰坚定,先人后己,他们虽然贫穷,可面对社会扶贫捐助的巨款却毫不心动;身为五保户的哑伯一直想把住敬老院的名额让给生病的邻居;橘子婆经常告诫孙子,江山是红军打下的,红军的规矩现在还管用,绝不能向人伸手,要做到马瘦骨头翘,人穷志不短,他们衰老佝偻的身体像一对燃烧的蜡烛,继续发着光和热。

二是后辈的传承与发扬。何劲华、金彩凤、杨明、乡镇干部邱小楠等人克服家中困难,一心扑在工作上,杨明用自己的房子做抵押,帮贫困户贷款扩大产业规模,何劲华、金彩凤自掏腰包为琵琶围合作社购买菌棒,还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贫困户交搬迁建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以情动人,对村民进行志智双扶,何劲华、金彩凤等人在工作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对石浩财商铺一事进行反复核实,做到精准扶贫、精准退出;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到贫困户家中吃饭交钱,用橘子婆的话来说“你们就像当年的红军”……

通过诸如此类细节的设计,我想尽量让小说中红色基因的传承,苏区精神的发扬光大变得自然、真实、可信,从而赋予人物血性、温暖与光亮。

百道网:《琵琶围》之后,您下一部创作计划是什么?创作主题是什么?

温燕霞:《琵琶围》是中国作家协会2020年度重点扶持项目,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专项作品,这部作品出版以后,我接下来要完成的是另一部长篇小说《赤焰》(原名《红乳》),是江西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主题是反映留守红军和地下交通员掩护、护送革命遗孤的长篇。《赤焰》原计划2020年完成,因为《琵琶围》选题重大,时间紧、任务重,所以被搁下了,这本书计划在2021年完成并结项。

(本文编辑:肖歌)

作者:穆穆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