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分心不是我的错》:分心不是罪过

作者:郑渝川   2011年08月07日   来源:晶报·深港书评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分心不是我的错》 (美)爱德华·哈洛韦尔、约翰·瑞提 著 丁凡 译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1年6月版

    我们常常见到,许多孩子表现得非常聪明,直觉强,反应快……等他(她)引起注意后,你又会发现,这些孩子身上的缺点更多,他(她)生性冲动,爱惹是生非,完全不听家长和老师的安排自行其是,有时还忘东忘西并为此搬出若干拙劣的理由,他(她)的爱好总是跟年龄不相匹配,没有(太多)朋友,上学期间成绩也是大起大落。这些孩子总是被评价为傲慢、自私、懒惰的坏孩子。

    还有一些孩子并不多动,同样很难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她们(这第二类孩子多为女孩子)想象力和同理心特别强,在课堂、在家庭、在社交场合都容易走神,安安静静地神游,难以应付课程和考试。从另一个角度看,她们容易分心是因为比其他孩子对事物有更快的反应速度,以及更多的理解方式。

    具备类似特征的,当然不止是孩子。人们的印象甚至生活圈子里,总会遇到一些“怪人”,或者说看上去完全正常的人在一些事情上特别的反应方式。比如,做事长期拖延,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考虑时机或场合是否适宜,话说到一半就不理聆听者而走开,不遵守组织规定做事,言行冲动、喜怒无常,对没必要担心的事情过度关注并以此为由向他人抱怨。因为频频分心,这类人很难得到信任,常常陷入业务和晋升机会竞争的劣势,甚至无法稳定就业。

    分心带给部分成年人的更显著影响,体现在家庭环境中。许多案例显示,造成家庭生活紧张、婚姻危机的原因并非某一方不忠,而是某一方觉得对方不重视自己,甚至可能双方都有这种感觉。

    容易分心、难以专注的人,无论儿童还是成人,长期以来都被定义为存在人品和道德问题。心理学界逐渐意识到前述推定存在问题,大量案例与实验分析发现,难以自控的分心是一种生理现象,一些实验对象的大脑中,负责管理注意力、情绪及控制冲动的区域,其细胞摄取能量的程度和正常人不同。学者们将这种生理现象称为“注意力缺失症”,经研究判断极可能由遗传而得,是一种稀少的甲状腺异常。

    由美国注意力缺失诊疗顶尖专家爱德华·哈洛韦尔领衔撰述的《分心不是我的错》最近出版。爱德华·哈洛韦尔依据长期诊疗研究所得出的案例基础,在此书中对“注意力缺失症”概念、特点、等作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诊疗控制此症的方法。

    改善分心、治疗“注意力缺失症”的第一步是要由医生收集家族史、患者母亲怀孕及生产过程、患者病史及相关生理因素、成长史、上学记录、家庭生活状况、人际关系等因素,以诊断确定病症;让患者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的生活是如何受到疾病影响的,才可能由此找到改变现状、控制此症的信心。此书第5章还介绍了家庭配合治疗此症患者的一整套方法,其中包括建立全体家庭成员的共识,避免延续对患者的不实贬低评价,推动每个成员一起努力改变现状。

    一旦确诊,患者有必要对周围的人解释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以行动证明自己正在努力配合诊疗,争取病患情况的好转。如果患有“注意力缺失症”的是小孩,其家庭应设法与学校取得联系并达成配合,引导其他同学接受患者,并配合诊疗。当然,家长和老师也要提醒患有“注意力缺失症”的孩子不能拿生病做借口,引导他(她)积极勇敢地面对问题。

    药物诊疗有助于控制“注意力缺失症”,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诊疗与教育,使患者在周围人群的支持下,重新组织自己的内在和外在生活,尝试消除长期积累的负面形象,重新建构自我认知,实现内在的改变;同时要重整生活中的种种细节,试着改善其结构性,使自己更能控制生活,实现外在的改变。

作者:郑渝川

来源:晶报·深港书评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