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石蕊:出版社风口起飞的关键——从“互联网+”到“人才+”

作者:石蕊   2015年11月13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石蕊现供职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她认为“互联网+”时代,出版社在风口起飞的关键在于人才。而当下出版社对人才的评价理念,应当从专注化、极致化、融合化三方面进行把握。以下为其在第四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上的发言实录。

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方向博士,现供职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尊敬的各位领导、出版界前辈、专家老师、各位同仁:

非常感谢韬奋基金会的邀请,使我能够有机会来到这里,参加由韬奋基金会主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报社联办,百道网协办的的这个论坛,与诸位分享交流。今天是邹韬奋先生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韬奋先生用他近半个世纪的人生,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文化理想,为我国的新闻出版事业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新闻出版业的薪火如今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我想,紧贴时代脉搏、在新闻出版事业中与时俱进、创新向前才是对前辈最好的纪念。

作为一名在出版一线工作了8年有余的出版实践者,我自己亲身经历了出版社转企改制的历史性跨越,也切身感受到出版社在变革时代多种挑战下发展的步履维艰;作为一个有幸系统接受了编辑出版硕士和博士课程学习的出版研究者,近些年来我的研究视角从传统出版到电子出版再到数字出版,这一个个研究对象形态的嬗变,清晰地映刻出了我国传统出版产业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发展脉络,也使我深刻感受到出版业态迭代下做出版从业者真心不易,要且行且学习。今天,我想从出版社人才梯队建设角度,谈一下我对“互联网+”时代传统出版社人才建设的一些感受和思考。我的演讲主题是:出版社风口起飞的关键——从“互联网+”到“人才+”。

借此机会,我主要希望与在座各位分享自己对于以下三个问题的观点:

问题一:“互联网+”时代,出版社站在风口该如何选择?

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形态,“互联网+”时代提倡的融合、创新、开放、联接等理念,正在解构着许多传统产业的运营规则,动摇着传统行业的产业链条和存在基础。作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产业在编辑流程、印刷方式、发行渠道、营销手段等方面,无一不受到互联网的冲击,正处于产业变革的风口浪尖。互联网+时代对传统出版社的带来的挑战,我认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解构了传统出版的商业模式

出版社长期以来依托传统的“出版—发行—销售”这样的模式,以获取出版物发行利润为主要盈利来源,再加之以各级出版基金资助、奖项奖金等。虽然这几年各家出版社都在大力提倡数字出版转型,大部分出版社的数字出版板块仍是以贩卖数字出版内容版权获得利润为主,商业模式较为单一、脆弱。

2、“互联网+”颠覆了传统出版产业的生产流程

随着社交网络和数字阅读的兴起,传统出版产业受众群体的阅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对内容的获取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互联网出版、自媒体出版、众筹出版、跨界出版等一系列新兴的出版业态,正在颠覆着原本“组稿—编校—印刷—发行”的出版流程,使出版社在整个出版产业链条上的中心位置受到冲击。在发行领域,当当网、京东商城、天猫商城等图书电商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使得传统发行渠道的受众对象进一步分流,实体书店的图书销量下滑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纸媒的没落,实体卖场的衰落,社群营销、异业营销、O2O营销等的兴起,导致出版业的受众注意力更多分流到新媒体领域。传统出版社的营销工作,同样也经受着在新媒体的挑战。

3、“互联网+”激发了传统出版与其他行业的跨界融合

“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跨界与联接,这既包括互联网与出版业的跨界联姻,也包括在互联网生态下,出版业与其他行业的跨界整合。在当下,一个只懂案头的传统编辑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需要,一个能担负起传统出版项目的团队负责人也已经不足以适应时代需要,唯有既懂出版、又懂项目运营、对新生业态能够学习并迅速适应的出版人才,才能在“互联网+”的出版业态中展露身手,成为行业翘楚。

4、“互联网+”加速了传统出版业的产业升级

出版业是近几年来较早与互联网进行接轨的行业,这与数字出版浪潮的袭来不无关系。如果说前几年不少出版社对数字出版仅仅抱以观望态度的话,当下不少出版社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发展,也仅仅能算作是入门级别,距离真正的数字出版转型还有相当长的道路。

由上可见,“互联网+”的风不仅刮了过来,而且还很强劲,甚至动摇了传统出版社的存在基础。风口之下,出版社该何去何从?我想,被动观望只能越看心越冷,主动起飞才是我们应有的选择。传统出版社如果不能紧跟时代潮流,固守传统出版产业规则,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唯有适应产业变革,像今天上午聂震宁理事长在发言中所讲的重构“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新思维,选择主动起飞,才是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明智之选。

问题二:“互联网+”时代,传统出版社起飞的短板在哪里?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出版社人才梯队建设的缺位和不足。“互联网+”时代来了,新媒体阅读的人越来越多的,于是有的同行在担忧这个产业是否会走向夕阳。我认为,人类的阅读需求是不会随着时代发展而退化的,越是信息膨胀的社会,人们阅读需要在阅读中明理求真。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下的从业者心态。出版原本是充满文化理想和激情的事业,但是当下我国出版社的一些人才现状,却让我们对这个曾将充满激情走进来的行业,不禁产生了怀疑和错觉。

当民营出版公司在重金招聘百万年薪主编的时候,传统出版社却正在为如何以岗定薪、兼顾公平而开了一场又一场的讨论会。于是,人才等不及、等不到、等着等着就走了成为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当下的中国出版界,大多数出版社在人才梯队建设上观念陈旧、对人才评价单一化、激励不足,导致许多社在人力结构上出现断层和失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出版社人员冗余,整体生产效能低下

当下,许多出版社都是从传统的事业单位转变成企业的,真正是在岗位需求下招聘来的新员工少之又少。基于此,人员冗余已经成为了许多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的难题。伴随其中的,是许多人并不能胜任其所在岗位的工作要求,工作效能低下。

2、出版人才结构失衡,许多关键岗位人才青黄不接

出版社人才梯队的建设,最大的功能是要保障出版社人力资源的稳定性和流通性,为企业储备后备人才。然而,许多出版社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都存在不少难题:懂数字出版的专业人才较少、在一些特殊领域有专长的专门人才很难招聘到、懂出版又懂经营的出版“帅才”一将难求…… 人才梯队的结构失衡,造成了一些岗位人员的青黄不接。这不是危言耸听,一个优秀出版人才的流失,有时对出版社带来的是一个出版板块的下滑。

3、对出版人才的激励机制落后甚至缺位,导致优秀出版人才流失严重

出版社转企改制已有几年,但许多传统出版社在人才激励方面的改革,却远远落后于体制改革。近些年优秀出版人才离开体制、自办出版公司并取得商业成功的案例不在少数,这也正是对出版社人才激励机制落后甚至缺位的最大佐证。出版社从业人员在整个社会薪酬体系中,处于中等水平。不少出版社对优秀出版人才的奖励缺乏科学机制,一个做了畅销几十万册图书的年轻骨干编辑所拿到的工资和奖金,甚至比一个没有策划过一本超级畅销书却工龄较长、职位较高的编辑室还少,这在许多出版社都可能是现实,源头就在于奖励机制的不完善。

4、人才评价标准落后,缺乏对人才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

许多出版社在进行人才招聘时,都设立了较为严格的条件,然而一旦人才招聘进来后,却缺乏对人才的长远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重招聘,轻培养,这是不少出版社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缺位。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下有近600家大中小型出版社,它们构成了我国出版业的主体。古人云,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因此,中小出版社的发展,对于我国整体出版业的产业生态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也是我这些年一直在研究的一个层面。涉及到当下我国出版社的发展短板,表面上看是产业之殇,实则为人才之殇。作为出版社在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出版社人才梯队建设,对于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也引起了我对以下第三个问题的最终思考。

问题三、“互联网+”时代,出版社在风口起飞的关键在哪里?

虽然互联网大咖们常意气风发地说,站在台风口,连猪也能飞上天。但是现实情况却是,不是每一个飞上天的猪都能顺势进化成飞天神猪、越飞越高的。那些没有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掌握不好飞行技能的个体,肯定要做好高空坠落摔得很惨的准备。

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出版人才就是出版社发展起飞的双翼,一个出版社在出版的广阔天空飞得高不高,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己的翅膀到底硬不硬。在当下进入市场化竞争的出版格局中,作者资源、渠道资源、印刷资源等都不可能成为一家出版社的独占性资源,出版社最后所剩下的核心竞争力唯有人才了。从一定意义上讲,出版人才是出版社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出版社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因此,加强出版人才梯队建设,是出版社在“互联网+”时代产业变革的重点,也应成为出版社做好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没有“人才+”为基础的“互联网+”,无异于空中楼阁。

如何实现“人才+”呢,加薪,加事业,加价值观,都是表面层次和单向度的,我觉得最基础的工作,应该是对出版社人才梯队建设理念的整体重构和模式创新。结合互联网企业对“互联网+”的特征描述和自身对出版产业、出版人才的解读,我认为当下出版社对人才的评价理念,应当从专注化、极致化、融合化三方面进行把握。

1、专注化理念

在出版社中,许多人员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并对固定的工作领域具有专精的业务能力。但从出版人才梯队建设的角度来看,仅仅专业、专精的人员,未必是人才。在出版这个行当,真正的人才只有在专业、专精的基础上,在特定的出版领域专注下去,做到5到8年以上,才可能成就较大的出版业绩。因此,对于出版人才梯队的人才评价与选拔,专注化是前提和基础。

2、极致化理念

正如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陈海燕董事长在一篇文章中讲到的,“要把人才当成商品。对企业来说,人才是人才市场可采购的特殊商品,其价值表现为市场价格,其使用价值表现为创效能力,要用薪酬和绩效来评估其价值实现的程度。要有让人才充分发挥潜能的平台,使其使用价值充分贡献于企业”。这一论述中,对人才使用价值的充分利用,其实就是对“极致化”的诠释。对于出版人才梯队来讲,如果不能将出版人才的价值发挥到极致,那么整个人才梯队对出版社发展的贡献就将大打折扣。

3、融合化理念

“互联网+”给出版产业带来的是一场深刻的产业资源内部整合和出版业与其他行业的外部协作。产业融合下的出版业,要求人才在知识结构的构成中,技术与内容学习并重,拥有跨媒体出版的能力、跨行业整合的能力、跨所有制运营的能力,归根到底,重点在人才的融合化发展。

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业界实践,我梳理了以下几种出版社人才梯队建设的创新模式:1、创新激励模式 2、项目团队模式 3、分级引导模式 4、多元选择模式  5、过程管理模式 鉴于时间关系,就不再为大家一一介绍。

综上所述,出版社人才梯队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传承传播人类先进文明为宗旨的出版业,更需要在时代大背景下聚集优秀的人才,对当下的文明成果进行优秀的创意编排和传播,人才梯队建设是使出版社基业长青的根本。早在上世纪30年代,邹韬奋先生就已经指出,“一人的精神材力无论如何奇伟卓越,总有限制,故事业的规模愈大而内容愈繁者,其成败兴衰的枢机愈在用人之得当与否”,并且在“人才主义”的理念下,谱写出了我国新闻出版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时至今日,在“互联网+”时代技术和内容更加深刻变革的出版产业环境下,对于出版人才梯队的建设,我们对于韬奋先生的理念究竟深刻理解了多少,践行了多少,发扬了多少,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每个出版社经营管理者深思的问题。

以上是我对于“互联网+”时代出版社人才建设问题的一些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演讲人:石蕊 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方向博士,现供职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本文编辑:岱蒙)

作者:石蕊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