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优胜劣汰法则下,亚马逊真的是电子书生态系统中的赢家吗?

作者:波特·安德森;韩玉 编译   2015年11月19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亚马逊今年夏天在其电子书订阅项目中推出的按阅读页数给读者付费的新政再次引起了舆论风暴。多数人关注的是作者会从中受益还是吃亏,不过靠亚马逊走红的作家休·豪伊却从阅读体验的视角切入,将亚马逊捧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事实果真如他所说吗?

关于亚马逊自出版平台KDP的电子书借阅项目有一项论断很少有人注意到。

自Kindle Select(精选借阅)项目7月1日推出以来,按阅读页数向作者支付稿酬的方式让靠亚马逊当红作家休·豪伊的收入翻了一番,而他自认为,参与这一项目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作者与Kindle Select独家合作事实上是支持一种对读者来说更好的阅读媒介。

这里所说的媒介无关电子阅读器优劣之争,豪伊的态度明白无二,他想让更多的读者“皈依”电子阅读。

Kindle阅读器于2007年问世,现在已被成功地构建为商业性的内容销售和发行平台。用豪伊的话说,吸引读者的最好方式是优质的阅读体验,亚马逊正通过以应用和设备搭建的网络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阅读途径。

近期业界时新的是向纸质媒介表忠心。人们偏爱电子书胜过纸质书,这让看似处于弱势的纸质书激起人们极大的怀旧与同情之感。总的来看,读者钟情电子书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不拘于形,几乎可以在所有轻型电子设备上方便地阅读,不受时地所限,也可免受背书之累。

豪伊认为,亚马逊在推进电子阅读上更具优势,理由如下:巴诺旗下的NOOK阅读器遭遇滑铁卢,这让巴诺在是否继续自产设备上犹豫不前,更糟的是让持有NOOK设备的读者对购买电子书持戒慎态度;再看苹果,从一开始就把iTunes打造为一款应用而非网店,致使用户难以便捷地跨设备分享链接、购买电子书;谷歌就更不用说了,连与作者的关系都没有打理好。

亚马逊“霸道”要求作者将版权独家授予自己,很多作者排斥这种做法,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在多个平台上销售。在豪伊看来,这是自甘与电子阅读系统中的劣势者为伍,不加区别地与多个平台合作并不利于建立电子阅读标准。他特别提到,这种广泛撒网式的商业合作模式并不能推动行业向前发展,一些平台不能为读者提供最好的阅读体验,这一点不利于作者个人职业生涯。豪伊自言,在了解到参与KU项目会让自己的作品到达更多读者,也能带来不菲的收入后他也动心了,但最终是听说读者在KU项目中获得的优质的阅读体验让他认定只与一流零售商合作的重要性。

这种对阅读服务质量的看重,大概是亚马逊转向按阅读页数付费后的意外收获。当大多数人计算作者在新项目中的得失时,豪伊指出围绕Kindle衍生的生态系统是更为优质的阅读媒介,难怪会让人惊讶。

围绕亚马逊电子书借阅所起的争论来源于其推出的支付新政,即在其两大借阅产品——KU(Kindle Unlimited)和KOLL(Kindle Owners Lending Library)——中推行按阅读页数支付作者费用的新政策。6月份,亚马逊宣布在KU和KOLL项目中停止支付统一费用,取而代之按被阅读的页数付费。为避免作者和出版商不正当获利,亚马逊还研发了“Kindle版本标准化页数系统”,所有作品依照统一的字体、行高和页边距标准来计算实际阅读页数。

这让很多倚赖亚马逊自出版项目的独立作者恐慌不已。因为以往很多作家“精明”地把长篇作品拆分为短章或者直接上传袖珍体量的书,只要这些文章有10%的内容被阅读,平台方就会支付与长篇大作相同的费用。新的支付方式阻断了那些“短篇圣手”的生财之路。

从结果来看,大多数人为这一改变欢欣鼓舞,尽管有少数极力反对之声,但整体来说各相关方还是乐见其成的。

(本文编辑 晨瑾)

作者:波特·安德森;韩玉 编译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