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讯】商务印书馆与德国施普林格在第22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举行《中欧智慧城市比较研究报告》(2014年)英文版发布会,它向世界讲述“中国发展的故事”。
2015年8月27日上午,商务印书馆与德国施普林格在第22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举行《中欧智慧城市比较研究报告》(2014年)英文版发布会。
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李岩到会祝贺,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德国施普林格北京办事处项目负责人柴宁与李琰,中方作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与杨思维,欧方作者克里斯·布朗出席,共同见证了《中欧智慧城市比较研究报告》(2014年)英文版的发布。
《中欧智慧城市比较研究报告》(2014年)基于中欧双方各15个试点城市提供的包括智慧城市的管理主体和治理、利益相关方如何参与、智慧城市的项目和实践等具体信息,从全球、中国和欧盟成员国三个角度,分析了智慧城市的现状和趋势,提炼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趋势、最佳实践以及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书中还提出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评价标准,并为所有试点城市提供一些程序性的指导,建议每个试点城市以本书提出的的“智慧城市评估框架”为评价智慧城市发展程度的参考指标,从与其他城市比较中找出差距,并在未来发展中加以改进。
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李岩指出,《中欧智慧城市比较研究报告》(2014年)一书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对智慧城市发展的总结,也是对智慧城市如何发展的指导和对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的展望,是从现实中来又回到现实中去的学术研究的典范之作。同时,本书的出版以及商务印书馆与施普林格出版社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也是商务印书馆在新的历史时期践行“开启民智、昌明教育”这一使命的重要成果。
此外,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认为,《中欧智慧城市比较研究报告》(2014年),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提出了高屋建瓴式的见解和思路;是全面深化中国和欧盟的战略伙伴关系在智慧城市领域合作的成果,体现了中欧合作的一种方式,对于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示范作用、引导作用以及对现有发展规划的借鉴,既是在学术研究层面的,更是体现在更高的政府合作层面上。而此次它的英文版的出版,则是中欧合作的另外一种方式,是商务印书馆与施普林格出版社在共同推进科学文化发展和传播方面的合作成果,标志着双方的合作有了一个美好的开端。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
《中欧智慧城市比较研究报告》(2014年)英文版的出版,既是向国内学术界和读者传播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成功实践,同时也是商务印书馆践行中国出版集团“走出去”战略的一个成果,是向国外学术界和读者传播中国学术研究的一个窗口。它向世界讲述“中国发展的故事”,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进一步加强了中外学术文化之间的交流。
(本文编辑 思敏)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