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不读书的原因很多,没时间、不喜欢、被其他媒介分散了太多注意力……但是恐惧,这也是一个理由吗?英国一项针对成年人的研究调查有了这样的发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英国阅读推广项目Quick Reads近期一项新的研究显示,“那些每周花30分钟时间阅读的人对于生活的满意度要比不读书的人高20%。”利物浦大学乔希·比灵顿博士发表研究证明,“相对于不读书的人,读者人群感到沮丧的几率要小21%,而有良好自我感觉的几率也比前者高10%。同时,这些人也能够更好地处理日常生活。”
Quick Reads宣称:“英国工龄人群中,近17%的人认为阅读吃力,从来都不看书。不看书的具体原因因人而异,但感到恐惧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些人表示他们看到书会有害怕的感觉,认为书并不适合他们,要么就是觉得书读起来很难或很无聊。”
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不禁要问,问题出在哪儿呢?这些言论反映出反智主义如此深入骨髓地深入到社会机体当中,需要在文化和教育上深层发力,而不是只靠阅读来扭转乾坤。
(本文编辑 晨瑾)
03月20日20时| 评论
应对人们的阅读恐惧,“需要在文化和教育上深层发力”?要到第几层才算是深?难道从前在文化和教育上发力一直太浅?这里所描述的恐惧,换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逆转为好奇心:在嗟来之读的同时,要多给读者或潜在的读者创造分享和创造的气氛和环境。一本书——无论纸书、电子书——绝不只是一次消费的机会,它应该给人带来讨论、争辩、呼应甚至再创造的机会,能参与就不会恐惧了。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