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杨威:未来我们如何分发内容?

作者:杨威;百道网整理   2014年11月26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10年前开始创立,贝瓦网的儿歌作品过去几年在各大视频网站的总播放量,到今年为止差不多超过两百亿次。在第二届CCBF国际少儿数字出版论坛上,杨威提出内容分发应该是超越传统媒介的一切新终端、新载体、新形式。

我们在贝瓦做了很多事情。我自己有两个女儿,老大六岁多,老二半岁。这个过程当中,让我感受到作为一个爸爸,应该有怎样的社会责任感。我在创业早期,一直在反思。中国最缺的是什么。大家说中国最缺少优秀的内容。很多优秀的内容往往来自于海外。出版行业从业者,往往是把海外的优秀内容引入进来。最近几年,国内的优秀内容大量爆发,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作品其实挺没底线的。

我不是出版行业最早的从业者。我开始在腾讯,在互联网行业做了五年多。当大家都在做新媒体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往前面看一看。我们整个行业都在看互联网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看一看移动互联网。IPAD这样一个承载形态,未来几年会有极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先看一看媒体的变化从收音机、录音机,到电视机。但是今天的小孩子已经在使用超级智能的移动终端移动电视。很多人家里使用的是数字电视电视盒,我们下一步移动终端变成什么?

贝瓦10年前开始创立,我们做了贝瓦的儿歌作品。大家很熟悉的一些经典动画片,到后面我们又把它反演成儿童早教动画片。比如今年的“爸爸去哪儿”,他们都为我们写了一些原创儿歌。这些儿歌寓教于乐,不是很严谨的教育类的内容。我们过去几年在各大视频网站的总播放量,到今年为止差不多播放了超过两百亿次。其实我们在互联网上是国内最大的动画片,是一个比较正能量的品牌。

两百亿是什么概念呢?一个人一直看,可以看15万年。所以这个播放量,大家觉得可能在传统出版行业没法完成。这个可能就是零零后一零后的黑猫警长。贝瓦网一年访问量有一亿家庭,这个数字对于腾讯大平台是很小的数,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非常细分的儿童领域里面,这个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我其实想分享的是,今天用户的上网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者生活场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看70后、80后、90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是80后,所以可以斗胆猜测一下70后、90后。70后家长中规中矩一点,大家期望给孩子提供中规中矩的教育。80后见证了互联网变革的过程,从互联网到智能手机的一切。我们的性格是很分裂的,一方面有70后的保守,另外一方面又有不守规矩的情感。90后追逐个性,天生是互联网的一代。90后独生子能不能养好孩子,很有可能他们会说:不好意思,我养不好你,让我打会儿游戏。这是我们今天家庭的情况。爸爸妈妈不能养好孩子。

00后,他们出生是面对IPAD的。特别是10后,他出生天生就有IPAD。他认为我输入一个指令的时候,这个世界就要给我一个回馈。所以他天生有焦躁的性格,这件事情值得做出版的人去思考。如果我们不能互动的话怎么办,如何讨好孩子,小孩子能不能静下心来看书。这个是对于今天最大的挑战。

在儿童的内容领域非常的分散,如何选择孩子最喜欢的内容?大家都知道儿歌,为什么会选择儿歌这个点呢?很多出版社会选择儿歌类的内容,作为自己出版的点,不会很深入去考虑为什么会出版儿歌。大家知道在学龄前儿童教育,最主要的一个场景,就是使用儿歌进行教学。对于孩子语言的训练、数学的训练,都可以在儿歌当中体现。但是没有分析深层次的原因。儿歌在家庭用户当中,仍然是使用最广泛的场景,仍然是家庭合符教育和互动娱乐的场景。所以当时我们当时拿了百度和搜狗的后台数据分析。在所有的家长关心的事情当中,第一是儿歌,第二是童话故事,第三是《三字经》。有时候数据告诉你的,跟你想的不一样。了解到第一名是儿歌,所以当时贝瓦提供了儿歌。我们提供了内容,如何让用户看得到。

今天出版行业面临最大的挑战,我们拥有优秀的内容,但是没有办法到达用户手里。我们百分之七八十的图书,永远在渠道流转,永远没有上架。永远在书架上,没有到用户的手里。如何评价这些内容是好还是坏,家长喜欢还是不喜欢呢?永远热卖的是排名前十的书,后面的书用户看不到。但是现在互联网提倡的是,即便你再长尾,用户能找到它。所以其实出版社要考虑的问题,原来出版社提供的服务就是分发的服务。就是把作者的内容签过来,你再把内容分发到新华书店,以及其他的渠道上去分发。这样本质上来说,出版社做的是分发的平台,或者是渠道的工作。

今天整个互联网行业对于出版行业的变革,其实不是在内容上,最关键的是渠道商。我们的内容不仅要通过图书的纸质载体。还要用更多的新终端新载体新形式来进行呈现。这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我们要通过IPAD,通过智能电视,通过未来的智能终端,我们分发的形态可能像kindle,像IPAD,以至于未来更多的平台形式。

大家都关注用户,这里我和大家看这张图,这是《奇点临近》的一张图。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之后,机器越来越快,带来了整个信息革命,互联网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互联互动,今天的交互是发生在人与计算机之间,人与IPAD之间。这个发展是指数级的,越来越快,所以未来的几年会发生巨大的变革,可能IPAD会消亡,但是屏幕不会消亡。也许我们未来家里有越来越实现物联网,这时候娱乐、生活都会发生变化。我发现一款最奇葩的产品,就是可以播MP3的电饭煲,是美的出的。未来三到五年,更多的产品可以分发内容。

是不是我们的内容终端已经不再限于IPAD,不再限于kindle,不再限于手机?

总结一下我今天的核心观点,我们做内容,首先一点,应该是以用户为中心,而用户的生活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学龄前的孩子会花一个小时在IPAD上,他们一整天都在电子设备上泡着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当我们技术发生变化的时候,难道我们还会提供一个简单的产品形态吗?当然我是一个图书的坚持者,我认为图书不会消亡,我自己会有图书收藏癖。我讲了很多虚的东西,但是我觉得我们要脚踏实地,把内容做好,给孩子造梦。我们能够给每一个孩子,心怀梦想的孩子,创造一个如梦境般美好的未来,这个是我们教育、娱乐工作者要做的事情。

作者:杨威;百道网整理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