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尹昌龙:尚书不唯书,求利不唯利

作者:陈贤   2014年10月09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深圳读书月”的美誉度年年见涨,大家越来越认同它正在成为全民阅读推广的重要品牌之一。政府积14年之功搭建的台子,吸纳了一批当地活跃的民间力量上台唱戏,对全国的阅读风尚发挥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今年更有24家民间组织登台亮相,成为第15届深圳读书月活动公共性之最大亮色。在连接政府和民间阅读资源的方面,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扮演了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并作为阅读推广的中坚力量,直接参与到“深圳读书月”的运营之中。百道网专访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尹昌龙,请他谈即将到来的第15届“深圳读书月”令人可期的种种创意,并分享深出发集团的经验,即作为一家地方性出版发行机构,如何深度参与到当地文化品牌的创建之中,并使它的影响力日久弥深。

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    尹昌龙

百道:深圳读书月已成为全国阅读推广最重要的品牌之一。国家对阅读推广越来越重视,深圳读书月可为的空间越来越大。本届读书月策划的六大活动中,您最兴奋和激动的创意是什么?

尹昌龙:有几件事情特别值得关注。一是阅读立法,即“深圳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因加一个“法”字,就意味着读书活动有一个约束,特别是在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财政加大对全民阅读的扶持方面有了很好的法律依据,改变了以前想起来就重要,想不起来就不重要,领导重视起来就重要,不重视就不重要的状况。改变了随意性,有了长效机制。在全国,针对全民阅读的城市立法,深圳可能还是第一例。

另外,我们将举办规模空前的换书大会,以前的换书大会只是在图书馆的小平台上进行,这次放在我们市中心的一个大广场上举行。从下午三点到晚上六点,可以换书,也可赠书,活动的参与面非常广。

今年还将发布一个倡议书,往年有“课外阅读一小时”、“今天阅读一小时”等倡议,今年会有一个关于亲子阅读的倡议书,号召更多的家庭,更多的父母带着孩子读书。

百道:从发布的新闻中了解到,今年将邀请24个民间阅读组织座谈交流和建言,这是一个很大的亮点。作为深圳最大的国有书业平台,积聚民间阅读力量的活力,突显出活动的公共性,最初做出这个提案时,你们是如何考虑的?

尹昌龙:深圳目前成立了全国唯一一个民间阅读联合会,也是目前深圳最大的阅读组织,近百个民间阅读组织参与到阅读联合会中来。对于一座城市的读书活动,政府主要起倡导作用,永远不能代替民间来组织读书活动,只有民间自发地产生各种民间阅读组织,国民阅读才能真正发展起来。所以,这几年,我们特别注意培育民间的阅读组织。现在的深圳民间阅读组织非常多,而且非常强,如何对这些民间阅读组织进行指导和扶持非常重要,一是方向不能走偏了,二是他们是公益组织,需要支持。所以,今年我们加大对有影响的、方向对头的、号召力强的民间组织的扶持力度,还促进其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百道:这24个民间组织,有影响力又有特色的主要是哪些? 

尹昌龙:后院读书会主要针对女性读者,亲子阅读有小红花公益书房、三叶草故事家族等。这些民间阅读组织,影响力比较大,号召力比较强,不仅推动读书,还经常举办文化活动,以书为媒进行交流。

百道:听说您还是这个阅读联合会的会长?

尹昌龙:是的。

百道:当初酝酿这个联合会的时候,你们是如何考虑的? 

尹昌龙:我觉得这个路子是对的,民间阅读组织多了后,就需要自我管理,读书是一件好事情,得把好事办好啊。民间阅读组织既需要自我学习扶持,还需要自我管理,所以我们把这些组织联合起来,壮大力量,同是也要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基于这样的一个目的,制定一些章程,争取社会各种资源的支持。 

百道:第15届深圳读书月即将开始,配套的各种读书活动很多,品读会、深圳晚八点等已非常有影响,为什么还要做讲书会? 

尹昌龙:我来集团后,提出一个口号:不仅要做卖书的人,还要做懂书的人。在民国,很多书店的伙计都是很有学问的人,开书店的人,往往饱读诗书。今天书店里,包括新华系统,包括民营,因属于零售行业,员工工资并不高,造成平均学历连大学都达不到,有的只是中专甚至高中的水平,包括我们集团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造成卖书的人不懂书,这一点亟需改善。 

中药房为了促销,专门有坐堂门诊,这样就能给病人提供增值服务,帮助病人开出合适的药方来,因为他懂药。那么,我们书店的人能不能给读者推荐出好书来呢?为此,我们做了两件事,一是开展深圳书城选书活动,目的是什么?因为出版物太多了,读者并不一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书,所以希望把好书推荐给读者,选书的目的是给读者一个指引,三年了,读者对这项目活动的兴趣非常大。第二是举办讲书会。我们邀请全国的一些出版大家,讲他们的书,讲出版历史。很多出版社的好书,包括采购、卖场营销员他们不一定很清楚。卖书不等同于卖萝卜白菜,也不等同于卖冰箱洗衣机,书是文化内涵极为深厚的东西,所以需要讲解,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比如,我们请三联的李昕老总和中华书局顾青总编来讲,效果非常好。

我们还有一个活动,叫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把一年中出版的好书,反复评选,请全国读书界的名家,包括港台地区,召开包含全国媒体读书版主编的圆桌会议,包括读者的投票,几方面的力量汇合在一起,来评出年度十大好书。今年是第9届,在全国影响非常大,很多出版社,一旦他们的书入选,就会在腰封印上“年度十大好书”字样,这也是每年年度推出的第一个好书榜单。

百道:集团作为深圳读书月历年来的承办方,在成功打造这样一个品牌的过程中,最值得供全国分享和借鉴的经验是什么?

尹昌龙:读书月对全国来说,有几点值得借鉴。作为一个出版发行单位,特别是国企,应该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集团内,我们有两个口号,“尚书不唯书”,“求利不唯利”。对于出版发行单位而言,书肯定是主体,但既然是企业,就要追求利润,书是我们的主业,但不能全靠书来挣钱,“尚书不唯书”,“求利不唯利”。作为企业,要追求利润,但是不能只讲利润,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多好的资源,比如将黄金地段用于建书城,同时又作为国有单位,应该担当社会责任。北欧专门有对社会责任的指数评选,中国的企业也应这样,不能唯利是图。包括其它的社会组织,也应该担当社会责任,这关系民族未来。

第二,担当社会责任并不一定损害我们的利益。虽然我们会有一些付出,比如要有独立的办公室,专人负责,需要支付一些费用等。但举办文化活动,同时也提升了书城的人气,读书的人多了,逛书店的人也就多了,书业和商业才会发展起来。相对网络书店,我们实体书店应该做人气,读者来得越多越好。举办读书活动,能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既能调动社会的积极性,又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如果单纯的尽社会责任,可能这个企业无法持续,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又给企业带来好处,我认为这样才能持续。只讲社会责任,没有经济上的回报,企业的压力会很大,尽管有时社会效益大一些,有时经济效益大一些,但没有关系,它能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读书活动要创新。尤其是我们办到第七年时,大家都知道“七年之痒”,人们也有审美疲劳,活动要常办常新,要不断地有创意。深圳读书月通过这几年的发展,一方面巩固了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又创新了一些新的品牌,只有不断地有新意,才能吸引读者。所以,我们把创意当成我们的生命线,每年大量的时间用来创意策划。这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经验。(下篇“深圳书城选书荐书:卖书的人不能只向畅销书投降”近期发布,请继续关注。)

(本文编辑:吴妮)

作者:陈贤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