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一本沉重的书又何尝不是一种责任

作者:高扬   2014年11月18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历史的深处--二战日军中国慰安妇影像实录》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作者:陈庆港
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这是一本沉重的书,书中揭示了罪恶与侵犯,充满了悲愤与屈辱,浸满了血与泪。

这是一本值得深思的书,屈辱的历史尽管已经结束,但深入历史骨髓的伤痕永远是一面警钟。

在陈庆港的笔下和镜头中,陈亚扁、韦好盈、黄有良、杨阿布、李秀梅……当年正值如花的年龄,有着自己放牧的田园、憧憬的爱情,也有着美丽的梦想与期盼,但那年的风来得猛烈、疯狂,刮得天崩地裂,刮得国破家亡。作者把她们称作“彼岸花”。

彼岸花,愿意为天上之花。佛典中说,见此花者,恶自去除。相传此花只开于黄泉,是只开在冥界三途河边、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花如血一样绚烂鲜红,铺满通向地狱的路。传说其花香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陈庆港曾和我说起过彼岸花的来历。沉入他的书里,我才深深理解它的含义。这些彼岸花有着相同的冤屈,她们都是二战中惨遭日军慰安妇制度的冤魂,有的当年就含着屈辱离开了人世,有的即使幸存下来,也背着屈辱含恨一辈子。她们在畜生不如的慰安所里,都早已死过无数回。

这些彼岸花在二战中被叫做“慰安妇”。“慰安妇”是日语中特有的名词。日本最权威的日语辞典《广辞苑》解释说:“慰安妇是随军到战地部队慰问官兵的女人。”慰安妇制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时,日本政府及其军队强迫各国妇女充当日军性奴隶的制度。根据现有资料,慰安妇的总人数在40万人以上,大部分来自中国、朝鲜半岛、日本本土,还有一些来自琉球、东南亚、荷兰等地。其中,中国慰安妇人数最多,至少有20万中国妇女先后被迫成为日军的性奴隶。日军与慰安妇之间的关系,是数千年人类文明史上找不到第二例的男性对女性,尤其是对敌国及殖民地女性集体奴役、摧残的现象。慰安妇制度是日本军国主义违反人道、违反两性伦理、违反战争常规的制度化了的政府犯罪行为,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中最丑陋、最肮脏、最黑暗的一页,也是世界文明进程中最耻辱的一段记忆。

记得我和陈庆港的第二次见面大约是在10年前,因为想为侠女王选的图书配一些图片,王选那时在日本就细菌战提起诉讼。当时了解到陈庆港已深入寻访拍摄二战日军慰安妇幸存者和细菌受害者多年,就这两个专题我们有过交流。我了解到,日军慰安妇制度下的幸存者很多生活在乡村,甚至穷乡僻壤,交通和通信极其不方便。我曾问过他为何会有这样的坚持。陈庆港告诉我,这是一种责任。是的,这是摄影记者记录历史的一种责任。“这段浸染着20万中国女性血泪的历史,这段沉痛得叫人几近不忍触碰的历史,一面充斥着令人发指的野蛮、残暴、血腥,另一面则伤痕累累,刻满了恐惧、绝望、屈辱、痛苦、愤怒……”这段写在书中的话,也是他当年告诉我的原话。陈庆港是个理性的人,遇到不想说话的时候,他会闭口不说一个字,遇到想说的时候,他才滔滔不绝。我能够想象,他在寻访途中吃闭门羹的时候或遇到不愿提及不堪的往事时候,他会保持对被寻访者的尊重,默默地等待,就如他在三亚凤凰镇寻访蒲阿白的时候那样,“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就这样和老人一起沉默着坐在空空荡荡的菜市场里。”

陈庆港的这份责任,充分体现在他作为摄影记者的影像世界里。2007年,我曾应邀参加“陈庆港报道摄影作品研讨会”,他刚以“郁抑症”系列照片获得“华赛”金奖。在研讨会上,有专家评论说,陈庆港对现实抱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人类的苦难抱有深切的同情,他对这个世界抱有自己的独立观察和思考,所以他的作品能直达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用陈庆港自己的话说:“我们在对新闻事件进行职业性记录和传播的同时,不该忘记自己对社会和公众所应承担的基本责任和道义。作为一个拿相机的记者,对于我们面对的每一个生命,不管他是强大的或者还是弱小的,我们都应该心存敬畏,他们绝不是我们可以随意取舍的素材。我们尊重他们,这是对生命的敬畏;而作为记者,一个新闻的记录者与传播者,我们还要忠实于自己的记录和报道,既不因为怜悯而偏向弱者,也不因为畏惧而阿谀强权,这是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敬畏。”

影像记录历史,影像告诉未来。在寻访慰安妇的过程中,陈庆港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至今已坚持12年记录着这段不容篡改的历史,他想“用相机为人世间的一切苦乐作证”。他的这种责任感伴随着他行走在海南的山间小径、广西偏远的自然村、南京的街头巷尾、山西太行山上的村庄……走进慰安妇幸存者不堪回首的记忆里。他的影像没有刻意的描绘,没有夸张的视角,只是一种冷静、客观的面对和记录。记录“乌牙峒少女”陈压扁60年来第一次重新回到当年噩梦发生的地方,记录当年“最漂亮的姑娘”杨阿布每天睡觉前都要反复磨上很长时间的那把刀,记录历经“一次失败的逃亡”后留在李冬梅头上至今还在疼的伤疤,记录被摧残后的黄有良用“假坟”逃脱日军的魔爪,记录“十五岁的新娘”郭喜翠因惨遭蹂躏后精神失常……而她们正在老去……

掩卷深思,出版这样一本沉重的书又何尝不是一种责任呢。一是要把慰安妇幸存者的亲身叙述、摄影家珍贵的影像和寻访记录保存下来,还以历史本来面目,作为最有力的证据和史料,谴责和驳斥至今还在掩饰这段惨无人道历史的日本极右势力;二是抚慰幸存者身心的创伤,号召社会还以她们尊严,帮助她们的余生,同时也感谢她们能勇敢地站出来,为历史作证;三是作为清醒剂,时刻提醒我们自警、自醒、自立、自强,努力实现强国梦,让中华名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出版该书时,我们在封面上再次重复了50多年前参加东京审判的中国大法官梅汝敖先生的话: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导致未来的灾祸。

作者:高扬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