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张瑞敏向万科推荐的7本书

2014年01月22日   来源:万科周刊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1月17日上午,郁亮率万科60多位中高层管理人员去海尔交流,张瑞敏在演讲中提到了7本书,现简要介绍一下这7本书,其中部分简介是张瑞敏在此前不同场合下的解读。

点击封面进入单书页面

《失控》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 (作者), 东西文库 (译者)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

【张瑞敏解读】凯文·凯利在《失控》这本书里说的,“均衡即死亡”,这个我觉得应该作为每个人的警示句。

均衡,过去传统时代的企业,他追求的就是要均衡。你比方说古典管理的三位先驱,泰勒、马克斯韦伯,还有一个就是法国的法约尔,法国的法约尔专门提出了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些要素,但是基本的观点就是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他必须要进行的工作是什么呢?就是一条,就是部门之间的再平衡。就是我使得这个部门,有的时候不平衡、不均衡了,我就一定让它平衡,一定让它均衡。

但是现在在互联网时代,外部的变化非常非常快,你内部均衡了,你内部静止了,那你就等死吧,这个时代一定会把你扔掉。

就是说把互联网时代作为一种混沌状态,所谓的混沌状态就一定有两点,第一它一定是动态的,第二它一定是非线性的。动态的,我一定不是均衡的,一定不是静止的。非线性的,我里面都是线性的那怎么去适应这个非线性呢?

那怎么去解决均衡即死亡呢?就像凯文·凯利书里说的,一定要做生态圈。通过我们不断的做并联平台的生态圈,使得我们这个企业可以生生不息。 

 点击封面进入单书页面
《大繁荣》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埃德蒙·费尔普斯 (Edmund Phelps) 著
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张瑞敏解读】像美国的副总统拜登所说的,我们美国不是创新一个产品,我们是创新的一个行业,像互联网行业就是美国创起来的,这就很值得思考。为什么美国可以创新一个行业呢?很重要的就是因为他有这种创新的机制,创新的这种文化。

所以上次我也说了,就像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费尔普斯写的那本《大繁荣》那本书里所说的,国家层面的繁荣兴盛一定取决于民众对创新参与的态度,如果民众没有对创新参与的热情,这个繁荣是实现不了的。

同样在我们这,没有员工自主创新的这种热情,那么整个我们这一次的向互联网时代的转型肯定会失败。为什么我刚才说这三条当中到最后是落地的、是落实到位的?这个非常重要,一定要员工来自主创新。过去我们员工是在科层制下面的执行者,现在是什么呢?现在就是平台上的一个自主创新的、自驱动的创新者。 

点击封面进入单书页面
《决胜移动终端:移动互联时代影响消费者决策的6大关键》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查克·马丁 著,向坤  译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张瑞敏解读】美国人查克·马丁有一本《决胜移动终端》,这个《决胜移动终端》就是说消费者拥有指尖上的权力,他指头点到谁那就是谁。

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和PC互联网不一样,他说消费者不是“去购物”,而是“在购物”。所谓“去购物”,我到商场去了,我去购物,我到哪个地方去,这也很麻烦。但是现在我是“在购物”,我在车上也可以购物,我在家里也可以购物,我吃饭也可以购物,随时都可以。

所以消费者有这个权力,而你没有,那你怎么办呢?

所以你就要怎么样让消费者得到最好的体验?因此他说每一次购物的体验都有可能马上成为全球范围内实时的新闻直播。你看他说,你的购物体验,第一,有可能马上成为全球范围里,而且是新闻的实时直播。那你这个来了,他体验很好,马上全球就知道了,他体验的不好,马上全球也都知道了。那你不是像过去,你有意见我给你压下去,你压不下,没办法。

另外一个就是移动的趋势,把即时性变成了驱动力。即时性变成了驱动力,所以全流程的用户体验,你每时每刻都要和他接触,否则他随时都可以离你而去。有人说我这个有多少多少粉丝,是,你那个肯定是的,但是你今天有,明天可能暴涨,后天也可能一个也没有。 

点击封面进入单书页面
《轻足迹管理》
作者:常博逸(Charles-Edouard Bouée)
(尚无中译本)

【张瑞敏解读】《轻足迹管理》是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出的书,该书的作者是这家公司的首席运营官。

轻足迹的概念是由美国的宾夕法尼亚陆军学院首先提出来的,他提出要形成一个轻足迹的组织。轻足迹的组织特点是什么呢?它一定是模块化的,轻足迹的组织是由很多模块组成的,但是这些模块又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它是跨领域的,不是说一个模块就管着这些事,它要跨到很多领域。第二个特点,它是高度自治的,也就是它有很大的自主权、决策权。

这个会不会是是美国军队现在发展的一个方向?不是把三军分得很开,而是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集成到一起,统一为了一个军事目标去负责,这个可以在战场当中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既不乱打仗又可以作出准确的决策。作为我们企业来讲,我们现在推进的像利共体、模块化,这些都是符合轻足迹概念的。 

点击封面进入单书页面

《体验经济(更新版)》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B. 约瑟夫·派恩(B. Joseph Pine II),詹姆斯 H. 吉尔摩 (James H. Gilmore) 著
译者:毕崇毅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张瑞敏解读】人类社会发展第一个阶段就是农业经济,可能几千年了,而且中国可能农业经济在全世界最厉害。第二个阶段就是工业经济,可能二百年,那是英国发起的。第三个阶段就是服务经济,服务经济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没有赶上工业经济,也没有赶上服务经济,为什么呢?因为服务经济的前提是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体验经济其实就是说现在进到体验经济阶段。体验经济是什么呢?他里头有句话说得很清楚,体验营造的目的不是要娱乐顾客,而是要吸引顾客参与。娱乐顾客说通俗一点就是忽悠,促销就是娱乐,你所有做的那些事,比如打价格战,那都是娱乐顾客。但是体验经济营造的目的不是娱乐顾客,而是让顾客参与。体验经济就是顾客参与的经济,没有顾客参与的不叫体验经济。这种参与是全流程的参与。 

点击封面进入单书页面

《技术元素 (The Technium)》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凯文·凯利(Kevin Kelly) 著 张行舟 等 译 李影,胡南 编
译者:张行舟 等译
出版时间:2012年06月

【内容简介】“技术元素”(Technium)是凯文•凯利专门创造出来的词语。“技术元素不仅仅包括一些具象的技术(例如汽车、雷达和计算机等),它还包括文化、 法律、社会机构和所有的智能创造物。”简而言之,技术元素就是从人的意识中涌现出来的一切。KK把这种科技的延伸面看成一个能产生自我动 力的整体。

本书继承了《失控》和《新经济的新规则》的思考体系,谈到了文明进化、数字出版、免费经济、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化生活等热议的话题。而更深层次的是,凯文·凯利希望借此讨论:技术元素的本质是什么?人类应该拥抱还是拒绝它?人类对它本身的未来发展究竟有多少把握?作者把对这些疑惑的理解都写在了《技术元素》里。

凯文·凯利出生于1952年,他是著名杂志《连线》(Wired)的创始主编,也常被看作是“网络文化(Cyberculture)”的发言人和观察者。他犹如硅谷当中的一位“游侠”,当媒体聚焦于某种具体应用、聚焦于路演和IPO、聚焦于科技公司市值的时 候,他却一如既往地将目光投向了广袤的未来--这位睿智的未来学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就预见了Web2.0时代的到来,预见了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发展趋势。 

 

点击封面进入单书页面

 

《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美)钱德勒 著,张逸人 等译
出版时间:2006年01月

 

【内容简介】在这本书里,钱德勒从美、英、德三个主要工业强国各选取2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考察它们从1870年到1990年的动态发展。

他证明,是工商企业——通过其组织能力的发展——在美国、英国和德国的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核心作用。这个主题一反主流经济学的观点,后者把产出的增长源泉处理成生产要素或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对钱德勒来说,使美国和德国超过英国的决定性因素,并不仅仅是物质资本投资率,也不只是政府、企业家个人品质或文化,而是支撑了“纵向一体化”大企业发展的专业管理和组织体系的发展。他所阐明的正是主流经济学的盲区:组织创新是“技术”进步的组成部分,而对生产、分配和销售中的管理系统和结构的投资是总资本形成的组成部分。

原文标题:张瑞敏向万科推荐的7本书 

来源:万科周刊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