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第二届最美书店学习大会圆满落幕——以“美好”共识照亮实体书店发展新征程

舒月  2025年11月17日 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2025年11月15日下午,“中国黄山书会·第二届最美书店学习大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与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百道网与安徽省出版协会出版物发行工作委员会共同承办,以“从好美到美好——最美书店的可持续运营之道”为核心主题,汇聚了全国实体书店行业的领导、专家及180余位从业代表,共话行业转型关键期的创新方向与发展蓝图。

大会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鲍黎钧主持,中央宣传部印刷发行局二级调研员王成斌,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方晓利,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副理事长董伊微,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克文,百道网总裁陈贤等重要嘉宾出席开幕式。方晓利、艾立民、张克文在大会上致辞。在实体书店面临转型与创新的关键节点,本次大会聚焦“可持续发展”核心,推动行业从外在形态之美向内在运营之好深化,围绕空间创新、业态融合、数字化运营、文化赋能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擘画实体书店可持续发展方向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 艾立民

在开幕式致辞环节,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指出,本届大会以“从好美到美好——最美书店的可持续运营之道”为主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他强调,“最美书店”的评选让更多视觉层面“好美”的书店走进公众视野,但真正的“美好”远不止于此:更在于书店能否实现长期可持续运营,能否持续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能否为城市注入持久的文化活力,能否为社会创造长远价值。

艾立民提出,可持续运营是所有“最美书店”乃至整个实体书店行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这要求行业从业者在追求空间设计美感、探索业态创新的同时,更要聚焦商业模式的健康性、运营管理的精细化、内容服务的深度化,以及文化价值的永续传承。他特别指出,实体书店需重新认知场景价值的重要性,未来书店的竞争本质是场景力的竞争,谁能为读者创造更独特的记忆点、更丰富的情感意义与更深刻的归属感,谁就能在行业转型中占据主动。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克文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克文在致辞中,从四个维度系统解读了“最美书店”的深层内涵,为行业践行“最美”理念提供具体方向。

一是坚守文化价值的定力:实体书店应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精品出版物、推动全民阅读的文化净土与思想高地,始终把文化属性放在首位;二是引领时代风尚的魄力:最美书店需转型为新思想、新知识、新潮流的首发地与策源地,从被动的文化供给者转变为主动的文化创造者和引领者; 三是服务国家战略的格局:每一家最美书店都应成为滋养国人文化自信的泉眼,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窗口,更成为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堡垒;四是拥抱变革重塑的活力:要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打破传统书店的单一功能边界,让书店进化为人们愿意一来再来的城市会客厅。

张克文强调,打造“最美书店”是当代书店人的使命。他呼吁以本次大会为新起点,将“最美”理念深度融入经营哲学、服务标准与精神气质,让“最美书店”成为映照伟大时代的文化符号。

嘉宾实践分享:展现实体书店多元创新路径

作为实体书店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专业盛会,2024年首届最美书店学习大会已为行业树立了交流与创新的重要标杆,为行业提供了从形态美迈向运营美的实践路径,也为第二届大会的议题深化与案例分享奠定了坚实基础。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书店的从业者登台,结合各自书店的运营实例,分享了实体书店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创新探索,从大湾区文化融合到校园书店服务,从数字化转型到民营书店“守创平衡”,再到童话IP实体化,多元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广东新华发行集团珠海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总经理 邱晨

邱晨:横琴书笙馆——琴澳文化融合的“桥梁”

广东新华发行集团珠海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晨,重点分享了横琴书笙馆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促进琴澳融合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实践成果。她介绍,横琴书笙馆作为珠海新华书店打造的特色文化空间,立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书中智慧,韵如笙乐”为理念,融合中式美学与岭南地方文化元素(如蚝壳墙等传统建筑符号),构建了集阅读、交流、展览与休闲于一体的复合式文化场所。

在功能设计上,书店打造“一自习室三基地”,精准服务澳门大学生、青少年及亲子家庭,成为连接琴澳文化的重要纽带。邱晨特别提到,书店始终致力于推动内地版教材进入澳门校园: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珠海新华书店逐步推广使用内地教材,目前已有93.5%的澳门学校采用,覆盖学生累计达40万人次;同时通过校园书展、传统文化讲座、历史知识竞赛等活动,持续强化爱国爱澳教育,增强澳门青少年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自信。

在公共文化服务层面,横琴书笙馆积极开展全龄段、多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如珠澳青年学习分享会、青少年党史公开课、国防教育、亲子阅读、摄影俱乐部、思政微课堂等,累计举办活动500余场,服务读者及游客近30万人次;此外,书店还与澳门社团、政企单位紧密合作,助力澳门居民更好地了解横琴、融入湾区生活与创业环境。邱晨表示,横琴书笙馆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更是情感的连接者,通过“以书为媒、以文化人”的方式,润物无声地促进琴澳与民心相通,为推进澳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助力大湾区融合发展贡献了新华书店的实践力量与行业担当。

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新阅广场经理 丁凯

丁凯:潍坊新华书店新阅广场店——“书业+商业”的城市文化综合体

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潍坊分公司新阅广场经理丁凯,系统介绍了潍坊新华书店新阅广场店自2022年开业以来,以空间革新与服务升级为核心,打造集阅读、体验与文化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城市文化综合体的实践与探索。

丁凯介绍,新阅广场店突破传统书店模式,以22000平方米的复合空间,融合图书、影城、培训、文创等多种业态,构建“书业+商业”协同发展的文化场域。在空间设计上,书店深度融入潍坊非遗元素,打造仓颉文字墙、剪纸立柱等文化场景,营造沉浸式阅读氛围,成功实现从大书城向文化体验平台的转型。在内容运营与公共服务上,新阅广场的实践亮点显著:一是注重红色文化传播,联合党政机关打造“学习强国”“灯塔书屋”等线下阵地,开展红色主题书展、选书观影等活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二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惠民,与市图书馆合作推出“你选书,我买单”服务与通借通还服务,并设立“新华爱心驿站”,践行文化公益;三是覆盖全龄读者需求,创新推出“新华·书香实践营”“青年夜校”及“老年大学”等项目,为儿童提供职业体验、为青年提供技能学习、为老年群体提供兴趣课程与外出游学服务,构建覆盖终身的教育与文化陪伴体系;四是活化地方文化资源,打造非遗产品展区与手造体验中心,推动传统技艺融入当代生活,助力非遗焕发新生。丁凯表示,新阅广场将持续以融创为路径,坚守文化初心,致力于打造更多“最美书店”,为推动书香社会与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新华力量。

临沧新华书店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部主管 周亚楠

周亚楠:墨香斋——校园育人体系的“第三空间”

云南临沧新华书店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部主管周亚楠,分享了临沧市第一中学“墨香斋”校园书店的案例。她介绍,墨香斋以服务教育和校园文化构建为核心,通过科学选址与功能分区,打造集阅读、交流、休闲于一体的校园第三空间:书店位于学生宿舍与食堂之间,日均人流量大;一楼设综合区与文创区,满足学生日常需求;二楼为深度阅读区,配备17万余册藏书及数字阅读设备,实现与校园生活的无缝衔接。

在运营策略上,墨香斋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数据分析实现精准选品与场景化营销。数据显示,四年来书店累计实现销售1640万元,其中文化用品占42%,图书占30%,多元业态占28%;尤其在考试季与教学节点,书店能迅速响应师生需求,例如针对高考英语题型变化提前备货教辅,推动相关图书销量增长23%。

周亚楠强调,墨香斋突破传统校园书店模式,构建了“文化+”综合服务平台,涵盖印刷服务、校本定制、科技成果展示、联名文创与校本读物开发等五大板块,全面支持学校教学与校园生活;同时常态化开展红色主题教育与阅读推广活动,打造“党史故事分享会”“读书交流会”等品牌活动,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生态。她表示,“墨香斋”的成功印证了校园书店只要坚守文化初心、精准适配师生需求,就能成为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未来,临沧新华书店将继续以书为媒,深化服务,点亮边疆学子的精神之光,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新华力量。

皖新传媒合肥新华书店有限公司 元·书局店长 汪利

汪利:元·书局——数字化时代的“文化突围”样本

合肥新华书店元·书局店长汪利,以“元·书局”的转型实践为例,深刻阐释了实体书店在数字化时代通过科技融合与业态创新实现突围的探索路径。面对实体书店渠道销售下滑、客流减少的行业困境,汪利表示,元·书局以“不再只卖书”为理念,对原合肥四牌楼新华书店进行整体重构,打造了五层立体文化空间,涵盖数字主题乐园、地图文旅、科学探索、二次元世界与潮玩运动,彻底打破了传统书店的功能边界。

科技赋能是元·书局转型的核心驱动力:负一楼的3D科幻数字主题乐园、二楼的XR全感交互空间、四楼的元宇宙运动竞技馆等沉浸式体验场景,将知识传递转化为可感可触的立体化学习,有效吸引了亲子家庭与年轻群体,实现体验即学习的闭环;同时,数字员工与咖啡机器人等智能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率与读者体验。

在运营层面,元·书局构建了线上线下共振的生态体系:通过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多平台引流,依托智慧系统实现会员精准服务与库存高效管理。数据显示,2023年升级以来,书店总营收突破1600万元,接待读者超60万人次,成功荣获“2025年度最美书店”称号。汪利表示,实体书店的转型本质是“让文化服务更贴近人的真实需求”;未来,元·书局将继续推进次元文化综合体项目建设,深度融合AR、元宇宙等前沿科技,打造区域文化消费新地标,为行业创新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福建泉州风雅颂书局主理人、福建省出版物发行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阅读推广人、闽南文化推广人 连真

连真:风雅颂书局——民营书店的“守创平衡”之道

福建泉州风雅颂书局主理人、福建省出版物发行协会副会长连真,以35年民营书店经营历程为背景,分享了实体书店在时代变迁中通过“守创平衡”实现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连真首先阐释“守”的内核,坚守书店的文化根基:风雅颂书局目前三家门店仍保持80%的高含书量,坚持以书为本,甚至主动取消咖啡业态,专注打造纯净的阅读空间;同时通过自主设计的抽屉式展陈等创新方式,在提升空间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图书损耗,体现了民营书店在有限资源下的务实智慧。

而“创”则是持续探索书店的多元价值。连真强调,书店不仅是售书空间,更是读者与文化相遇的平台:一方面,风雅颂书局通过打造弘一大师专题区等文化专架,深化在地文化表达;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线上渠道,在天猫、小红书等平台实现图书原价甚至溢价销售,其中作家签名本成为线上线下的销售亮点;此外,书店广泛承接政府、企业文化活动,引进名家资源,以活动共创提升品牌影响力与社会参与度。

近年来,风雅颂书局进一步拓展服务边界,承接了三家公共图书馆的运营工作,依托团队对图书的专业理解与阅读推广经验,打造分龄化、互动式的阅读活动,广受好评,其公众号影响力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展望未来,连真表示将继续以小而美的路径,探索AI与人文融合的新空间,推动书店从图书卖场升级为兼具阅读质感、科技温度与社区黏性的文化枢纽;她认为,实体书店的生存之道在于“坚守文化初心的同时不断创业创新”,唯有在“守”与“创”的平衡中,才能走得更远、活得更好。

林木森书店店长 汤维宇

汤维宇:《笨狼家·林木森书店》——童话IP的实体化探索

《笨狼家·林木森书店》店长汤维宇,以“童话IP实体化之路”为主题,分享了一家以儿童文学IP为核心的主题书店,如何通过场景营造、内容运营与业态融合,打造沉浸式儿童阅读体验空间的创新实践。

汤维宇介绍,书店依托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的《笨狼的故事》与《寻找林木森书店》两部作品,构建了从内到外高度还原童话情景的文化空间:店内以森林为主题,设置笨狼树屋、树洞阅读区、棕小熊杂货铺收银台等场景,结合明亮色调与开阔动线,营造出安全、有趣且能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环境。在图书选品上,书店严选适合青少年的经典读物,实行年龄分级推荐,并与出版社直接合作,确保图书品质。

在活动与会员运营上,书店以付费模式开展作家讲座、名师读写课、儿童派对等活动,既保障了活动质量,也培养了读者的付费习惯;同时建立分层会员体系,特别推出借阅服务,并设置刷脸进入的专属绘本漫画区,有效解决了孩子爱看、家长不愿买的阅读矛盾。IP衍生开发是书店的另一大特色:围绕“笨狼”形象,书店自主研发同步作文、漫画版图书及系列文创产品,其中笨狼公仔销量已超3万个;同时拓展《山海经非遗精灵》等新IP,融合非遗技艺,持续丰富内容矩阵。此外,通过灵活的空间设计与多元经营,书店还将大型活动区划分为三个可出租的教室,承接企业定制、教育合作与签名书服务,实现场地高效利用。

汤维宇强调,书店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阅读习惯的人群”,“改变大人很难,但孩子可以从小培养”。通过童话IP的实体化运营,书店正逐步构建从场景到内容、从体验到消费的完整闭环,为儿童阅读推广与实体书店转型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径。

凝聚行业共识 共绘高质量发展蓝图

本届大会通过领导致辞的方向指引与嘉宾案例的实践分享,进一步凝聚了“坚守文化初心、深化创新实践”的行业共识。从艾立民理事长强调的“可持续运营”与“场景力竞争”,到张克文总经理提出的“四维最美”标准;从横琴书笙馆的跨区域文化融合,到新阅广场的“书业+商业”综合体模式;从元·书局的数字化突围,到风雅颂书局的“守创平衡”与林木森书店的IP化运营——与会代表共同探索出实体书店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

作为行业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黄山书会·第二届最美书店学习大会”不仅延续了首届的创新精神,更以“可持续运营”为核心深化议题,推动实体书店行业从形态之美向运营之好稳步迈进。未来,随着这些实践经验的推广与落地,实体书店将持续焕发新活力,为书香社会建设与文化强国战略实施注入持久动力。

作者:舒月

编辑:刘思雅

终审:舒月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