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向光而行:新就业群体成长叙事》 新书座谈会举行

2025年10月28日 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2025年10月23日下午,“倾听·对话·同行——新就业群体的成长叙事与治理未来”新书座谈会在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地区党群服务中心成功举办。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陈兴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童根兴出席会议。

本次座谈会围绕新近出版的《向光而行——新就业群体成长叙事》一书,通过新就业群体代表的亲身讲述、参与编写者的心得分享、专家学者的多维分析、属地街乡的政策解读、平台企业的积极回应,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旨在倾听一线声音、促进多元沟通、凝聚治理共识,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良好氛围。

新书发布:记录奋斗群像,展现友好实践

主持人介绍了《向光而行——新就业群体成长叙事》一书的出版背景与重要意义。近年来,以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已日益成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书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真实叙事,呈现了北京市“友好之城”建设的实践成果,有利于示范带动更多新就业群体见贤思齐、向上向善。

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陈兴华在致辞中,向辛勤奋斗的新就业群体、用心记录的北大学子及严谨编辑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致以诚挚感谢。他表示,市委社会工作部将持续深入开展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工作,引导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首都“友好之城”建设走深走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童根兴在致辞中表示,本书不仅是一部记录新就业群体生存状态的调研报告,更是关于“数字时代人的发展”的深刻探索。通过展现新就业群体的奋斗故事与党组织引领作用,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理念。

在书籍创作情况介绍环节,市委社会工作部四处负责同志阐述了书籍的编写历程与核心内容。本书是由市委社会工作部与北京大学组成联合工作组,在深入访谈快递、外卖等5大新业态的新群体代表及街乡、平台企业等多方负责人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前五章讲述44位新就业群体的成长故事,第六章总结新就业群体政治引领和服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

参与书籍编写工作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刘鑫、王雯靖分享了深入一线、倾听记录的感悟,表示这段经历使其对新就业群体的生存状态与社会贡献有了更真切、更深刻的理解,未来也将运用专业所学,为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贡献青年力量。

圆桌座谈:从“个体微光”到“社会力量”

圆桌座谈环节以“从‘个体微光’到‘社会力量’”为主题,将会议推向高潮。在“叙事:个体的奋斗”部分,网络主播薛倩垚、快递员曲小松、外卖员李军辉、网约车司机台希豪、家政员王燕等5位新就业群体代表分享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讲述了他们如何从接受帮助的“被服务者”成长为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志愿服务的“主人翁”,并表达了对于职业发展、技能培训、社会认同及权益保障的真切期盼。

在“洞察:现象的背后”部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刘能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消费与文化社会学研究室主任朱迪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副系主任吕楠教授,结合社会学理论视角,阐释了新就业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分析了新就业群体面临的权益维护、社会融入等共性挑战,并探讨了加强党组织与新就业群体双向互动的有效途径。

针对新就业群体提出的需求与期待,在“回应:体系的构建”环节,与会者展开了务实讨论。西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王莉英、朝阳区三里屯街道工委书记孙曙光介绍了通过建设城市驿站、提供暖心服务等方式,服务关爱新就业群体、引导其参与社会治理的具体举措。美团党委副书记杜建波、滴滴党办司机党建负责人吴阳介绍了企业在优化算法规则、保障劳动者权益等方面的举措,承诺将更加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共建友好生态。

座谈会的最后环节举行了赠书仪式,向新就业群体、属地街乡代表及平台企业代表赠送了《向光而行——新就业群体成长叙事》新书。

此次座谈会不仅是一次新书分享,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通过倾听一线声音、促进多元对话,为精准把握新就业群体核心诉求、进一步深化首都“友好之城”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市委社会工作部将通过开展各类暖“新”服务、组建“小哥宣讲队”等方式,扎实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塑造新就业群体积极向上的整体风貌,推动形成全社会理解、尊重、关爱新就业群体的良好风尚。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