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晚上,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新华书店文字里和余阅书房联合举办的“行于空山:王维的诗与禅”——《王维传:一生几许伤心事》新书分享会在新华书店·文字里(五常文一店)成功举办。这场围绕《王维传:一生几许伤心事》展开的文学对谈,不仅是一次新书的推介,更是一场穿越千年的精神漫游,带领现场观众走进王维的诗意世界与禅意人生。

《王维传:一生几许伤心事》作者、南昌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张晓伟,浙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仲瑶和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文学博士马强才三位嘉宾以诗引路、以心会友,围绕本书展开了精彩的对谈。
王维,这位被誉为“诗佛”的盛唐诗人,其诗作中蕴藏的不仅是文字之美,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与哲学的沉思。《王维传:一生几许伤心事》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传记。作者张晓伟以深厚的古典诗词研究和创作功底,深入解读王维文学艺术的实质成就,带领读者走进他半官半隐的精神世界。本书通过细致爬梳大量史料与诗文作品,力图全面展现出王维一生的行迹和抉择,既见其人,亦见其心。

对谈以王维的历史地位与诗歌价值为开篇。张晓伟老师指出,王维对于中国人而言意义非凡,他不仅是伟大的诗人,还是著名的画家和音乐家,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仲瑶老师则深刻地指出,王维的形象是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需求所塑造的产物,其核心魅力源自性情的“真挚”与诗歌的“纯粹”。
对谈继而深入探讨王维的诗歌艺术,以辋川诗为例,张晓伟老师剖析了王维如何通过精准捕捉光影变化,将时间感融入诗境。

诗境的背后是人生。张晓伟老师将话题转向王维的处世哲学,勾勒出一个才华横溢却家世平凡的年轻人,在京城名利场中的沉浮。他特别分析了王维独特的交友之道与当时诡谲多变的时代背景,并巧妙关联王维在安史之乱前后的命运转折。马强才老师从王维的仕宦与退隐生涯切入,探讨了王维如何在极为安静与极为激烈的二元生活中,持续探索、追求。他指出,王维“半官半隐”的生活方式,是在个人精神独立与现实生存之间达成的一种创造性平衡。这对当代人也有一定启发,我们需要适度回归自我的小世界,寻求精神上的自愈。

再次回归诗歌本体,张晓伟老师强调他在书中试图梳理王维诗风与盛唐思想文化的关系。仲瑶老师接着从文化传统的视角,剖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独特魅力。她指出,王维把老庄哲学里的“道法自然”巧妙转化成了亲切可感的诗意天地。与此同时,他的诗歌传承了陶渊明“豪华落尽见真醇”的语言风格。王维以士人的身份勾勒出一幅理想化、洋溢着人间温情的自然生活画卷,为心灵打造了超越世俗的栖息之所,也让他的诗歌实现了性情自然与语言自然的高度统一。

诗风的内驱力在于思想。张晓伟老师指出,佛教华严宗与禅宗对王维影响深远,尤其是后者,促使他经历了思想上的重大转变,其诗歌风格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马强才老师随后在盛唐思想史的框架下,简要介绍了当时佛教各宗派的概况,并精要剖析了华严宗的“圆融”与禅宗的“无生”思想如何潜移默化地融入王维的诗歌创作与人生实践。他总结道,正是这种哲学底蕴,支撑起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生活姿态,使他达到了一种自我调适的人生状态,构建起一个合理且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独属于王维的诗歌世界。
在读者互动环节,提问聚焦于王维本人及其作品的独特性。围绕“王维半官半隐的生活方式是否独特”展开的探讨,引发了人们对古典智慧与现代生活理念的深入思考;而对于“为何选择王维作为写作对象”这一问题的解答,是从王维的历史地位、作者的研究兴趣以及对时代的关照等方面出发,阐释了古典诗人与当代心灵进行深刻对话的可能性。嘉宾们的解答睿智而恳切,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

活动最后,张晓伟老师为热情的读者们进行了签售。墨香弥漫中,思想的碰撞暂告段落,但王维的诗与禅,以及这场夜晚的对话所激起的涟漪,必将久久回荡在每位参与者的心间。千年前的诗心禅意,在今日依然生动,依然照亮人心。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