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学术出版处在十字路口:剑桥大学报告揭示行业根本性挑战与变革路径

姚钟溪  2025年10月26日 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2025年10月,剑桥大学出版社发布了一份名为《出版未来:携手推动学术出版的根本性变革(Publishing Futures: Working together to deliver radical change in academic publishing)》的重磅报告。

报告旨在评估学术出版向开放获取的过渡进展,最终却演变成一场对研究生态系统的全面审视。基于对全球3000多名受访者的调查、多场研讨会的开展和相关人士的深度访谈,这份报告揭示了学术出版系统现下面临的深层次挑战,并同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剑桥大学副校长Deborah Prentice教授在序言中指出:"学术出版正处于十字路口,长期以来作为新研究和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它在科学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并继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支撑这一角色的复杂系统,一个规范学术出版准入、成本和质量的系统,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以下是百道研究院整理的此次报告核心内容,供国内同行参考。

一、核心发现:系统性压力下的学术出版

1.出版量激增致使学术出版系统不堪重负

学术界普遍认可出版业在保护知识和真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值得信赖的作用,然而,研究文章的出版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使支撑系统的基础设施和编辑能力不堪重负。报告揭示的首要问题是学术文章出版量的失控增长,期刊文章年发文量在过去数年持续攀升,投稿增速更是远超发文增速。

数据显示,2022年索引文章数量比2016年增加了约89.7万篇,平均年增长率约5.6%。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一可见的增长只是冰山一角,投稿量的增长更为惊人。例如,Wiley报告称仅2025年第一季度投稿量就增长了25%。

这种增长既有积极因素,如全球研究参与度的提升,也有问题性驱动因素。报告指出,低质量或AI生成内容的增加,以及论文工厂(papermills)的兴起,正威胁研究的完整性和可信度。调查显示,81%的受访者认为"研究产出数量的增加给同行评审系统带来了压力"。

剑桥大学出版社董事总经理Mandy Hill在报告前言明确表示:"我们从根本上认为,发表更少但更好的论文对全球整个研究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重要的是,并非所有研究成果都需要以传统文章形式发表,许多研究现在将受益于替代性选择的认可。"

2.预算与成本的赛跑:学术出版混合模式进入死局

当出版成本随着出版数量一路狂奔,机构预算却原地踏步,学术出版的经济系统难免陷入崩溃。剑桥报告给出了严峻的诊断:当前模式已“在财务上不可持续”。调查显示,36%的学者和馆员将此视为最紧迫的变革领域。

报告指出,目前在“读者付费”(订阅)与“作者付费”(APC)并存的混合格局中,系统性重复付费问题突出,预算难以与真实价值对齐,资金压力多点扩散。行业需要一条“时间有界”的通向全面开放的路径,并以透明定价、服务拆解和费用与价值强耦合为前提。

一位美国图书馆员在访谈中直言:"成本增长无法以这种速度持续下去。"报告认为需要一个新的范式,一个支持提交更少、更高质量论文的模式,以提供更多作者选择,并提供分享研究的替代方式。这种变革需要透明的定价模型反映所提供的价值,而非历史订阅模式。

3.公平差距持续存在

尽管开放获取的承诺是普遍的,但现实是,在出版和获取研究成果的能力方面,公平差距依然存在。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认为"向开放获取的转变造成了不平等,即没有资金的作者可选择的出版选项更差"。仅有45%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系统“提供公平的出版机会”,而93%的人认为所有高质量研究的作者都应能发表其成果。

英语主导的出版环境令非英语学者处于劣势,没有资金支持的作者,特别是中低收入国家的作者,往往被排除在外。他们的"失踪研究"(lost research)代表了全球知识生态系统中一个重大的、不可见的缺口。与此同时,尽管开放获取模式兴起,世界各地资金不足的机构获取研究的障碍仍然顽固存在。

一位英国研究人员和编委会成员在调查中评论:"所谓开放获取运动,它存在的问题是使天平向那些能够支付单篇APC或签订机构协议的富裕机构的研究人员倾斜。我担心这对资金较少的机构、国家的研究人员产生了噤声效应。"

4.学术奖励和认可系统重数量而非质量

报告确认,学术出版面临的许多挑战与更广泛的学术认可和奖励问题密不可分。许多开放获取出版挑战的核心,是学术界的奖励与认可系统。学术生涯的发展往往与发表的期刊文章数量挂钩,这直接激励了“数量重于质量”的出版文化。职业晋升往往与发表的期刊文章数量挂钩,激励数量而非质量。调查显示,仅33%的受访者认为"学术奖励和认可系统运作良好",而64%的人认为这些系统"过分强调出版产出的数量而非质量"。

研讨会参与者广泛讨论了影响因子的主导地位问题。报告呼吁,必须打破学术成功与出版量之间的联系,转而认可质量而非数量。影响因子的主导地位必须被更平衡的指标所取代,这些指标要真正认可研究产出的实际价值。

二、开放获取: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

1.成果积极显著

报告显示,66%的受访者认为"迄今为止向更多开放获取期刊出版的转变总体上是积极的"。特别成功的领域包括:77%的人认为开放获取"使研究成果更容易获得,无论支付能力如何",69%的人认为它"使高质量研究成果更容易被发现"。

剑桥大学出版社在报告中强调了自身的进展。通过转换协议,现已涉及全球超过2700家机构,每月发表的研究文章中超过70%实现了开放获取,预计2026年超过50%的期刊将完全开放获取。这带来了使用量增加、引用率提高和全球影响力的扩大。

2.核心问题悬而未决

然而,开放获取的转型也增加了复杂性,留下了一些根本性问题未解决。

调查显示,只有32%的受访者认为现有系统"处于良好位置以应对未来挑战"。图书馆员的看法更为悲观,只有17%同意这一说法。有些图书馆员对OA的批评尤为尖锐,63%认为OA“增加了欺诈性出版活动”,75%指出出版商“借机双向收费”(即读与出版同时收费)。

关于实现大多数研究文章免费获取的时间表,49%的人认为可以在5-10年内实现,但20%的人认为需要超过10年,另有20%的人表示不确定。图书馆员更为保守,27%认为需要超过15年。

报告指出,尽管全行业现在超过50%的研究文章以开放获取方式发表,但开放获取增长速度正在放缓。Cambridge使用Dimensions数据的分析表明,通过金色开放获取(包括混合期刊)发表的研究和评论文章的百分比从2023年的54.3%下降到2024年的53.4%,目前为52.3%(2025年1月至9月)。

3.资金与商业模式困境

调查中,72%的人选择"开放获取途径缺乏资金"作为阻碍大多数研究文章免费获取的三大障碍之一。在询问加速向更多开放获取期刊出版过渡需要做的最重要事情时,55%的回答涉及资金和商业模式。

然而,56%的受访者也认为,如果有效分配资源,系统可以在现有资金来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位美国学术协会成员在访谈中表示:"系统中有足够的资金。只是花费方式不公平或不可持续。如果我们能说,这是我们为转换协议和基于APC的出版花费的所有资金……拿出所有这些资金,假设我们只是支持这些期刊或这个基础设施,那会是什么样子?"

4.钻石开放获取与替代模式

调查显示,55%的受访者选择将"扩大钻石开放获取模式"作为出版商加速向更多开放获取期刊出版过渡的三大行动之一。钻石开放获取模式不向作者或读者收费。

研讨会参与者原则上广泛支持钻石开放获取,但对其可持续性和可扩展性表示担忧,来自有时限补助金的资金是一个特别的问题。一位英国资助者坦言:"我不认为钻石开放获取真正提供了处理大量期刊文章出版的机会。"

报告也提到了其他创新模式,如SCOAP3(CERN的粒子物理学开放获取出版赞助联盟)或拉丁美洲的SciELO,以及Subscribe to Open模式。尽管这些模式显示出前景,但参与者认为它们还不足以应对潜在的未来问题规模。

5.透明度与价值对齐

48%的受访者选择将"提高出版商收费的透明度"作为加速向更多开放获取期刊出版过渡的三大行动之一。80%的受访者同意"预算分配应反映出版过程如何增加价值,例如在同行评审、策展和传播方面"。

Mandy Hill在报告前言中承认:"在一些讨论和评论中,对某些出版商的利润率提出了批评。我相信所有主要出版商都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但作为一个行业,我们必须确保我们提供的价值与收取的价格相符。我们所有人都有机会就我们提供的实际服务以及社区对这些服务的价值进行更明确的对话。"

三、同行评审:面临“系统瓶颈”

同行评审是研究诚信的基石,但在期刊和书籍出版中都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报告显示,54%的受访者认为"同行评审作为目前运作的手段,是确保已发表研究质量的有效方式"。然而,这一系统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过多的投稿通过有限的审稿人池进行筛选,造成不可持续的工作量,威胁同行评审的有效性、速度和公平性。

81%受访者认为“出版物数量的增长使同行评审系统承压”,72%把“学者缺乏时间”列为主要问题,61%强调“缺乏对评审作为关键学术劳动的认可”,50%–55%聚焦“评审质量与速度”。

与此同时,关于解法的民意非常集中。68%希望“把评审纳入学术奖励模型”,"认可同行评审的学术奖励模式"作为可能对同行评审产生最大积极影响的三大建议之一;59%支持“由出版方提供经济激励”,42%主张“多元化编委与评审池”,33%建议“系统化评审培训”,27%支持“开放评审”,亦有受访者认同“合理使用AI工具以识别舞弊与质量问题”。

报告建议,同行评审必须在奖励和认可结构中被认可,确保社区贡献得到重视。出版商和机构应广泛提供支持和培训,帮助审稿人更有效地履行职责,减少投稿量,摆脱"发表更多"的心态将有所帮助,但这必须与解决大规模同行评审的新解决方案相结合。

四、学术图书出版面临比期刊更大挑战

相比期刊,图书出版面临的挑战更大。虽然64%的受访者认为"大多数以图书形式发表的研究免费获取的未来是可取的",但支持度不如期刊文章(86%)。只有31%的人认为这将在未来10年内实现,44%的人认为永远不会发生或不确定。

图书馆员更为悲观,37%认为需要超过15年才能实现(而总体为17%)。报告指出,"尚未出现可持续、可扩展的模式"用于图书出版的开放获取。

开放图书面临更高的出版成本、作者收益结构变化及模型创新不足的问题,需要专门的融资与模式设计。加速图书开放获取转型的优先行动包括:增加资金覆盖成本(19%)、降低图书处理费(11%)、改变资金模式(10%)、建立新的作者报酬模式(10%)以及增加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开放获取图书意识(7%)。

五、研究诚信:在数量与质量的拉锯中摇摆

出版量激增、学术评价压力、出版商逐利动机与AI生成内容等因素共同威胁着研究可信度。虽然59%的受访者认为现有系统保持了高水平的质量和研究诚信,但只有36%认为向更多开放获取期刊出版的转变加强了研究诚信。54%的人认为这一转变"鼓励出版商优先考虑出版量和盈利能力,而非编辑严谨性和质量控制",42%认为它"增加了欺诈性出版活动"。

访谈参与者认为,出版量的增加使得不当行为和欺诈活动得以发生且不被发现。一位美国出版商/平台所有者表示:"研究情报受到出版物数量和规模的挑战。绝对如此。我们拥有的内容越多,就越困难,会有更多不准确之处,会有更多欺诈。这只是一个基于数量的游戏。"

报告提出的解决方案包括改革奖励和认可系统以强调质量而非数量、改革评价体系,降低“发表或灭亡”文化的影响;出版商采取更有效的行动应对不当行为、加强反欺诈措施;加强出版伦理培训。

六、AI的双刃剑效应:既是“助推器”,也是“放大器”

报告对AI持审慎而务实的态度。

AI的确是双刃剑,它被认为有可能减少研究出版中的语言障碍 ,40%的受访者同意AI将使同行评审过程更高效,但许多人也担忧AI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准确性,以及它可能对研究诚信和公平(如固化现有审稿人池的支配地位)带来的负面影响。

报告显示,53%的受访者认为AI的持续发展将对研究出版系统产生负面影响,但也有积极预期,65%受访者认为AI将通过翻译进步减少基于语言的研究出版障碍,40%则认为它可能实现更高效的同行评审过程。英语非主要语言地区的受访者更可能同意AI的积极作用,包括南美洲(82%)、非洲(80%)、亚洲(77%)和欧洲(74%)。

然而,受访者在AI是否有助于解决研究诚信问题(33%同意,38%不同意)、确保研究人员获得充分认可(32%同意,33%不同意)以及解决公平性问题(29%同意,30%不同意)方面存在分歧。关于“能否改善诚信问题”“能否确保研究者被充分署名与致谢”两项,支持与反对几近对消。这意味着AI的效应方向取决于“数据质量—治理规范—应用场景”的三重约束,离不开清晰标识(区分评审与未评审内容)、训练集治理与使用边界设定。

研讨会参与者提出的担忧包括:AI训练数据质量差或存在偏见、输出中出现"幻觉"、可能促进掠夺性出版扩张、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等。一位英国STM学术协会成员表示:"也许未来某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实现,但目前,我认为对AI工具生成的内容存在太多不信任,这不能成为解决方案。"

七、前进之路:必须采取行动

报告提出的愿景是:期刊仍然重要,但不再是唯一“通道”;应形成“高质量开放期刊+可扩展开放基础设施+预印本+社群平台”的健康组合,并以“少而精”的文章发表为主轴。这需要政策、资金与文化三端协同,核心抓手包括:重塑评价、模式创新、价值透明、公平优先、评审增能。

基于研究发现,报告提出了七个相互关联的行动领域:

1.改革学术奖励与认可机制

实现彻底变革的核心在于解决阻碍研究出版真正创新、并无意中加剧对研究生态系统核心宗旨损害的激励因素。

削弱数量与奖励的关联:机构被敦促削弱学术奖励和认可与期刊文章产出之间的联系。需要采用更全面的方法来评估学术绩效和贡献,转而认可质量而非数量。

采纳新框架,倡导多元贡献:势头已经通过诸如促进研究评估联盟(CoARA)和《旧金山研究评估宣言》(DORA)等行业倡议建立起来。这些倡议为改革研究评估设定了明确的原则和实践承诺。

机构先行者的典范:乌得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和伦敦大学学院(UCL)等机构典范,正在将认可范围扩大到期刊文章之外,涵盖数据、软件、同行评审、教学和社区领导力等贡献,并试点采用叙事性简历(narrative CVs),同时减少在招聘和晋升中对基于期刊的指标的依赖。报告支持这些努力,并呼吁机构、资助者、学会和出版商加入并实施这些改革。

创新指标体系:出版商应为研究成果开发新的指标,并支持新方法,以建立新的研究评估文化和基础设施。

2.创新实现可持续未来——建立透明与价值为中心的商业与资助模型

可持续的开放获取未来要求对研究出版的资助和交付方式进行根本性反思。

告别混合模式:未来的商业模式必须是可持续、透明和公平的,并果断地超越那些使不平等长期存在或推高总体成本的遗留订阅框架和混合安排。

透明定价,价值对齐:需要加大定价透明度。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必须明确和统一地朝着可持续、公平的开放获取这一共同方向努力。新的模式应该支持多样化的研究成果,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并确保广泛参与。

共同资助与创新试验:全行业已有许多创新模式和试点项目正在进行,例如高能物理开放获取赞助联盟(SCOAP3)等集体资助方法,以及机构放弃不可持续的混合协议转向完全开放获取的安排。然而,这些努力仍然是零碎的,需要更系统和协调一致的方法来实现深远变革。

3.推动公平

公平必须成为学术出版可持续未来的核心。尽管开放获取增长,但显著差距依然存在,特别是对于中低收入国家的研究人员、学术生涯初期的人以及无法获得主要机构资金的人。

除了为中低收入国家作者提供地区豁免和其他旨在消除财务障碍的计划外,有前景的模式还包括集体资金方法和创新的社区主导平台,寻求扩大参与并降低获取和出版的障碍。报告敦促所有利益相关者将公平作为开放获取模式设计和实施的核心标准。

在资金豁免、差异化资助、S2O、Diamond OA等选项之外,报告进一步提出:要面向低中收入国家与边缘群体加强基础设施(仓储、标引、翻译、培训)、语言多样性与政策传播,同时推动出版环节的成本—服务透明以重建信任与共识。

4.支持替代出版平台

研究出版的健康和可持续未来取决于传统期刊之外可信、可扩展替代方案的持续发展,建立在预印本服务器、社区平台和钻石开放获取模式等既有创新的基础上。为确保进展,必须适当认可和奖励多样化的产出和模式,同时保持标准和最佳实践。

剑桥大学出版社认识到,在学术社区核心的期刊(包括学术协会期刊)上发表内容对许多研究人员仍然很重要,但多样化的产出、创新模式和对多语言主义的更好支持都有利于研究及其全球影响。

报告特别指出,书籍出版虽然对许多学科至关重要,但正受到挤压,必须为其开发合适的模式,而不是强制其遵循与期刊相同的模式。

报告对Science Europe的钻石开放获取行动计划的支持反映了加强学者主导出版、改善可发现性、增强服务和基础设施获取的重要性。

5.加强和维持同行评审

同行评审是研究诚信的基石,但在期刊和书籍出版中都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太多的稿件被引导至数量有限的审稿人,造成了不可持续的工作量,威胁着同行评审的有效性、速度和公平性。

将同行评审纳入奖励和认可结构。同行评审必须被视为研究人员角色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不是一项隐形或未被重视的服务。大学和出版商应将同行评审嵌入奖励和认可结构中,确保社区贡献得到承认。报告呼吁大学正式承认和支持同行评审作为学术晋升的重要部分,并提供培训和奖励指导 。

减少投稿量与国际参与。摆脱“多发表”的心态将对这一问题有所帮助,但必须与解决大规模同行评审的新方案相结合。此外,必须努力促进国际参与,以分散期刊和书籍的同行评审工作量。

负责任地拥抱技术。拥抱技术,包括负责任地使用AI,可以简化评审的行政和技术方面,使人类的专业知识能够专注于研究的有趣和重要之处。但必须谨慎行事,确保创新加强而不是破坏研究诚信。

区分评审内容。在越来越多未经同行评审的内容可在线获取、并可供大型语言模型(LLMs)和非学术受众访问的环境中,明确区分已评审和未经评审的工作至关重要。未来,同行评审也将在多种形式和不同阶段进行,预出版的传统期刊评审仍至关重要,平台和预印本服务器上的出版后开放评审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6.协作范式:从“试点拼图”到“系统工程”

“没有哪个单一参与者能够独立解决这些挑战。”剑桥报告的这一结论,将“协作”从倡议提升为必然。72%的受访者将“社区参与和行动”视为加速转型的关键,这反映了领域的集体智慧,未来的道路必须是共同开辟的。

报告据此勾勒出各方的行动轴心。大学与资助者应致力于解绑学术奖励与出版量,并正式认可同行评审的价值;出版商须承诺向全面开放获取迈进,确保商业模式透明公平,并协同开发创新平台;整个生态需将公平性作为核心准则,共同倡导可持续的长期模式。

报告最终是一份面向所有人的行动邀请。唯有通过集体承诺与协同实验,才能走出当前困局,塑造一个为全球研究社区持续创造价值的出版未来。

7. 从“危机共识”到“行动共识”

剑桥报告不仅是一份诊断书,更是一份行动倡议。它揭示了一个被广泛感知却难以破解的系统性困境:一个建立在“出版更多”逻辑上的系统,正被其自身的成功所压垮。解决之道不在于局部修补,在于整个研究生态的重塑,从评价机制到商业模式,从出版文化到技术伦理。

如剑桥大学出版社董事总经理Mandy Hill所言:“我们不能再等待他人来解决这些问题。唯有携手合作,才能构建一个默认开放、设计公平、面向未来的出版生态系统。”

这份报告是向全球学术界发出的一次强烈呼吁:变革已非选择,而是必然。而这场变革的成功,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共同走出舒适区,重塑学术交流的基因。

作者:姚钟溪

编辑:刘思雅

终审:舒月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