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之后,民间流传了一个“西山十戾”的神话:当年北京西山有十个怪物下凡,成了清代十个重要的人物,这十个妖精就被称为“西山十戾”。这西山十戾并不是一块下山的,而是一个个按顺序下山,贯穿了整部清史。它们分别是:獾、熊、鹗、猪、驴、狼、狐、蟒、猴、蟾,它们下山后变成了洪承畴、多尔衮、吴三桂、年羹尧、海兰察、和珅、慈禧太后、曾国藩、张之洞、袁世凯。
这十个人,在后世人的眼中看来,褒贬不同,各有争议,但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从不同的角度和时代,改变了大清王朝的命运。
《影响清帝国命运的十张面孔》的作者孔令堃用诙谐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这改变清王朝命运的十个重要人物的生前身后故事。
《影响清帝国命运的十张面孔》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孔令堃
出版时间:2025年09月
本文摘编自《影响清帝国命运的十张面孔》
有删减
关于年羹尧的悲剧,一般认为是雍正帝对年羹尧捧杀,而年羹尧过于膨胀才会被杀。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雍正帝对年羹尧并没有捧杀,而是多次提醒无果。年羹尧跟雍正帝相处时,很傻很天真,完全不按体制套路的玩法,这才引来了杀身之祸。
青海之战的胜利,是年羹尧人生的分水岭。要不说年羹尧是西山十戾中的猪呢,这个该激流勇退的时候,年羹尧竟然不揣冒昧地顺杆就爬。
雍正帝为了显示自己是个从善如流的明君,每次跟年羹尧客气客气问他点问题,加封点本不该年羹尧享受的荣誉,其实并不是对年羹尧展示恩宠,更多的是为了标榜自己。然后他希望看到的局面是年羹尧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可是雍正帝没想到,混了这么多年的官场,年羹尧居然还是不谙世事,对雍正帝的恩宠照单全收,还煞有介事地给雍正帝执政、用人的提意见。
这玩笑就开大了,雍正初年,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才是朝廷最高决策机构,年羹尧第一不是王爷,第二不是内阁大学士,根本没资格对政务指手画脚。懂政治的话,雍正帝询问年羹尧意见的时候,年羹尧应该推辞不答。
哪有年羹尧这样的,雍正帝只要敢问,他就敢答。而且年羹尧在回答雍正帝问题时,跟在康熙朝答康熙问的特点一样。当初年羹尧以康熙帝视角对西部战区的情况僭越指挥,现在他也以雍正帝视角对朝廷政务、用人僭越指挥。那还能有个好?有时候雍正帝也故意问年羹尧,在某个职位上用什么人,有点拿不准,不知道年爱卿有什么看法?
在帝制时代,这种问题有个标准答案,叫:皇上圣明,臣尊圣意。
但是年羹尧不懂这个,而是认真回答该用谁不用谁,这不是作死么?
战时,年羹尧节制西部陕、甘、川、云、贵五省的兵马钱粮。战争结束,如果年羹尧懂体制玩法的话,就应该及时上书朝廷减少自己的权力。比如未来的风云人物曾国藩,大功告成后第一件事就是解除自己的兵权。
但是年羹尧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还多节制了青海地区。
年羹尧进京述职,雍正帝让他和马齐、张廷玉、隆科多等人一同议政。讲道理这时候年羹尧该推辞,但年羹尧不仅不推辞,还要凌驾于这些大臣之上,指挥他们做事。
有时候雍正帝跟年羹尧客气客气:爱卿,你最懂朕,这次圣旨由你来写。
按说该推辞吧,人家年羹尧就马上认认真真写圣旨,就问你服不服?
雍正帝说,多几个年羹尧这样的人,那国家就好治理了。
年羹尧窃喜:太好了,皇上这是夸我重要。
老年也是,但凡看过《水浒传》就不这么想了。
梁山的初代头领王伦容不下本领超群的林冲,却希望本领超群的杨志留在梁山。理由很简单,林冲太厉害了,得有杨志这样的对手,王伦才能放心。反过来也还是一样,只有杨志在,王伦也不爽,必须是杨志和林冲都在,才能平衡。
所以雍正帝的话也是有深意的,并不是为了夸年羹尧。雍正帝的意思是多几个年羹尧这样的人相互制衡,那么国家就好治理了。但很不幸,现实中只有一个年羹尧,那么国家就不好治理。
年羹尧如果懂事,就应该在这时候一面请辞多余的职务,一面上书劝雍正帝重用岳钟琪。不过,年羹尧依然不懂得体制规矩,根本无视雍正帝的善意提醒。
所以呢,雍正帝只好自己培养能制衡年羹尧的人。于是,雍正帝培养了隆科多,一口一个“舅舅”的叫着,雍正帝对隆科多言听计从,封之为一等公,给他和年羹尧一样的人事权。
就连雍正帝最恨的政敌八贝勒允禩,也被雍正帝封为廉亲王,让他当议政王。
雍正二年(1724年),隆科多与年羹尧一起被赏赐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这是王爷的装备,但是,这套衣服平时是不许穿的,四团龙补比黄马褂可神圣多了。有清一代,除了王爷之外,大臣能受赏且能在重大场合准许穿四团龙补的,可能只有乾隆时期的阿桂与傅恒。
但是,年羹尧不管这些,他不仅随意穿,甚至还借给他儿子穿。这玩笑开大了,在当时可以归入欺君之罪的范畴内。
雍正帝传谕,皇子、臣工都要记住年羹尧的丰功伟绩,谁记不住就不是大清的子民。
这什么意思?讲道理这是雍正帝放大招了,也算是对年羹尧最大程度的提醒了。什么样的功劳,需要爱新觉罗的子孙世代记住呢?有清一代,开国八大铁帽子王够狠了吧,功劳比年羹尧大吧,会被世代记住吗?不会啊,铁帽子的后裔倒是有事没事被皇帝整治一下。
就说康熙朝,图海、施琅、孙思克、彭春、萨布素等不比年羹尧功劳大吗?不说这些,单说年羹尧认识的,大将军延信刚刚把藏区纳入版图,是不是比年羹尧拿下青海的功劳更大?人家延信还是皇族,也没年羹尧有如此殊荣。
那么,年羹尧不觉得雍正帝对他的赞誉太过了吗?可惜的是,并没有。
内容简介
本书以“西山十戾”的神话为引子,以真实的史料为基础,讲述了改变清王朝命运的十个重要人物的生前身后故事,既有对于历史走向的描述,也有对于个人在历史进程中选择的记录。在对清史故事进行记述的同时,也对古代官场与职场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作者语言诙谐生动,可读性极强!
作者简介
孔令堃,1988年生于山东巨野,历史学者。善于对历史多角度解析,文风独树一帜,深得读者喜爱。对古代政治制度、思想演变有独到见解,长于解析帝王心术与官场百态。曾出版《楚汉四年:道出国史千年宿命》《汉武帝的外儒内法》等。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