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青春奋进力量——专访《百年先锋》《红色文物青年说》项目组

作者:贾志甜   2025年07月22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百年党史蕴含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磅礴的奋进力量,对于青年而言,学好党史这本“教科书”,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能更好汲取青春奋进的力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在中宣部与教育部的指导下,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党建》杂志社和中国传媒大学,为当代青年量身打造党史学习红色读物姊妹篇——《百年先锋》《红色文物青年说》。在庆祝党的104岁生日之际,百道专访了《百年先锋》《红色文物青年说》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让我们一起穿越百年党史的波澜壮阔,探寻初心与使命的永恒答案。

青年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百年党史蕴含着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和丰富的经验智慧,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更是滋养莘莘学子的精神甘霖。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青年应该如何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百年大党的创业史、奋斗史中汲取成长的养分和力量?这是时代之问,也正是人教社出版《百年先锋》《红色文物青年说》的初衷。

两本书以细腻生动的笔触、热情饱满的文字、与时俱进的创新呈现形式,分别从“人”和“物”两个角度,真实再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恢宏的革命史、建设史和发展史,集中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伟大情怀。

 

《百年先锋》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党建》杂志社,中国传媒大学 编
出版时间:2024年08月

《红色文物青年说》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党建》杂志社,中国传媒大学 编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百年先锋》以建党百年历史中涌现出的100位重要英雄模范人物为主体,用“讲故事”的方式,生动展现了他们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努力奋斗的壮丽人生。通过阅读李大钊、黄继光、孔繁森、樊锦诗等人物感人至深的故事,读者能够走近一个个有血有肉、生动立体的英雄模范。这本书绘就了一幅巨大的红色群像,带领读者从党的非凡历程中看到艰苦奋斗,看到苦难辉煌,更看到光明前景,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信心。

《红色文物青年说》精选100件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珍贵文物,讲述它们背后鲜活生动的党史故事。这些从全国各地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中精选出来的文物,包括《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开国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国旗、见证拉开农村改革序幕的小岗村18枚红手印等。每一件文物都演绎着一曲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的赞歌,对于弘扬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价值。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党史中有无数青年的奋斗,今天的青年一代又在追逐一个个蓬勃的青春梦想。项目组表示,希望通过学习先进人物、讲述红色故事,帮助当代青年重温百年党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和经典文献,深刻感受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伟大精神,激发青年一代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心、强国之志,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光彩。

《百年先锋》《红色文物青年说》由人教社和《党建》杂志社、中国传媒大学三方合作策划,作者主要是来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党建》杂志社以及全国多个重点博物馆的专业党史研究者。

2021年7月庆祝建党百年时,《党建》杂志社组织专家推出了党史故事专栏;中国传媒大学以此为基础,联合央视网制作了大学生讲“微党课”系列视频。“我们觉得,可以用出版的方式把这些散见于专栏和网页的红色故事固化下来,创新性转化为思政教育的素材。”人教社汉语编辑室负责人介绍说,在此背景下三方精诚合作,从教育出版的专业性、党史资料的权威性、融媒体资源的创新性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打造了这两本图书。

选题立项后,人教社迅速组成了包括党史专家、新媒体专家、文字编辑、美术编辑、数字编辑等在内的项目团队,按计划有序推进出版工作。

两本书史实纷繁、细节众多,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各个历史时期有诸多人物和事件,史料考证、真实性核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编辑的政治能力、业务能力要求很高。为确保各种细节准确无误,出版社编辑在依托《党建》杂志社权威审稿力量的同时,整理了翔实的《编校问题反馈清单》,多次与作者核对确认。同时,利用“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及时查证史实。出版社还采用部门集中读稿、责编交替看稿、资深编辑多轮审稿等工作机制,最大可能发现问题,规避风险,提高质量。

图书涉及大量历史图片。由于时间跨度较大、图片版权分散、图片质量参差不齐,符合编辑出版要求的图片极难获得。以《红色文物青年说》为例,责编多方寻找、逐一检索文物馆藏官方网站,希望能获取版权清晰、质量上乘的图片。但是还是很难做到一文一图,最终在“新华社图片中心”“视觉中国”等专业图片库购买历史图片,确保出版物没有版权瑕疵。

《百年先锋》内页

《红色文物青年说》内页

内容层面,《百年先锋》《红色文物青年说》强化受众意识与效果导向,着力贴近读者、扎根现实,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深刻内涵通过多维度视角生动呈现。读者既能从叶挺、何叔衡等革命烈士为民族解放视死如归的壮举中,感受其如钢铁般坚定的革命信念;也能在叶欣白衣执甲抗击非典、黄大年科技报国至生命最后一刻的感人事迹里,体悟英模敢为人先、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更能透过林俊德院士隐姓埋名坚守戈壁数十载、张富清深藏功名扎根基层的一生,读懂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清廉自守的精神本色。这些精神丰碑与《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历程、“半条被子”等见证军民鱼水深情的红色文物相互映照,共同构筑起立体鲜活的精神谱系,为当代青年砥砺前行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让责编印象最深刻的是《红色文物青年说》第21篇《一盏温暖人心的马灯》。这盏马灯陈列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里。它记载了一位名叫钟招子的母亲亲手将八个儿子送上长征之路的故事。每当夜幕降临,钟招子就坐在老屋门前,点起一盏马灯,照亮孩子们的归家之路。一等二十多年,她的青丝变成了白发。因为流了太多泪水,钟招子眼睛哭瞎了,但她依然每天点亮马灯,坐在石阶上等儿子回来。“长征路上,不知道有多少母亲为远行的儿女点亮一盏灯,也不知道有多少儿女再也没有机会见到灯光里的母亲。那些没有归来的儿女,用他们的鲜血铺就了通往胜利的道路,而灯光里的母亲虽然没有等到儿女的归来,却等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繁荣和富强。”

互联网是青年聚集的重要场域。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可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年群体中全面开展、多点突破。据介绍,除了纸质出版物,这两本书还配有融媒体资源,读者扫描二维码即可收看微党课。

微党课视频由来自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井冈山大学等全国几十所高校的青年学子深情讲述,他们用演讲的方式将书中的故事娓娓道来,这可以有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高校、进课堂、进头脑。项目组表示,这些新媒体资源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青年群体深刻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民族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引领青年一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增强了年轻学子作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武汉书展上的红色主题出版图书阅读活动

《百年先锋》和《红色文物青年说》上市后,得到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基层党组织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重要素材。与此同时,青年乃至青少年群体对红色主题作品的认知也在悄然变化。

令项目组印象深刻的是2024年9月在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上开展的红色阅读暨新书推介活动。经过精心策划,现场活动精彩纷呈:“送文物回家”“故事里的知识点”“观看红色故事”“诵读红色精神”等环节,得到在场青少年学生真诚而踊跃的参与。活动结束时,大家大声齐诵“少年自有少年强,身似山河挺脊梁。未来道路远又长,强国有我共担当”,那声音响彻山河,那画面令人难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百年先锋》《红色文物青年说》这样的主题出版物,通过娓娓道来的方式讲故事,借助视频资源带给读者沉浸式阅读体验,力求润物无声地铸魂育人。不仅有助于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也与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度契合:期待青年读者可以从历史镜鉴中体悟廉洁奉公的精神内核,从楷模身影里感受务实担当的实践品格,借阅读激发出浩然之气,燃起理想担当。

作者:贾志甜

终审:李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