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解读新时代发展密码的权威之作

2025年07月14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2023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彼时全球正面临多重挑战交织叠加、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复杂局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站在了新的历史节点。在此背景下,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中国日报社、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等机构于2023年10月共同举办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 —— 第8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一书便依托此次论坛成果,由浙江教育出版社于2025年6月出版,为读者打开了理解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窗口。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编者:迟福林|
出版时间:2025年06月

作为本书核心编撰力量的代表,迟福林研究员的专业背景为内容权威性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不仅担任中国 (海南) 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还是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同时兼任广东、山东、海南等多地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及北京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作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曾获全国 “五个一” 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等多项重量级荣誉,更入选 “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其与其他知名专家的观点共同构成了本书的核心价值。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通过七个板块系统呈现专家智慧:“高水平开放的重大趋势与战略选择”“高水平开放的重大任务” 聚焦开放的方向与举措;“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任务”“中长期经济增长前景与结构性改革” 关注改革阶段特征与长远布局;“劳动力市场政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衔接民生与经济质量;“实现中国 — 东盟自由贸易的重大突破” 拓展区域合作视野;“高水平开放的海南自由贸易港” 则以具体实践诠释开放路径。

全书围绕一系列热点问题展开深度剖析,包括中国如何在复杂局势中把握机遇、赢得发展主动,如何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预期、增强信心、释放增长潜力,如何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突破,以及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等。凭借详实案例与严谨论证,专家们的观点层层递进,清晰解答了这些关乎中国发展走向的关键问题。

对于广大读者而言,这本书的意义远超知识普及。它不仅让读者深入了解第 89 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的核心议题,更通过专家的深刻思考,揭示改革开放对中国和世界的深远影响。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读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便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经济的发展脉络,洞察世界前行方向,进而清晰认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价值与深远意义。

精彩书摘: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终与世界有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始终伴随着与世界各国的密切合作。世界发展大潮促使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征程。中国人认识到不改革、不开放就要挨饿、挨 打、受气,腰杆子就挺不直。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助推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助推了全球化的发展。

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面对的是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形势。我们现在面临的国际环境远没有过去那样友善和宽松。过去几十年,西方国家一直把中国视作改

革开放的“模范生”、发展中国家的“好榜样”,中国的合作伙伴遍天下。中国是全球投资的热土,外国人蜂拥而至;中国人浩浩荡荡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创 

业发展。但在今天的地缘政治中,这些盛况已成过去。西方国家出于地缘战略竞争的考虑,把中国这个昔日的合作伙伴标定为战略竞争对手,不断予以打压和遏制。对中国的贸易加征不合理的关税,设置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动不动就搞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限制关键核心技术向中国出口。西方国家一方面大幅减少对中国的投资,另一方面提高中国向西方国家投资的进入门槛,把中国企业一批接着一批列入制裁名单。西方对中国的热情消减,疑虑增加。我们早已不能用过去的思维和观念来看待今天的世界,也不能再用过去的老办法、老经验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我们必须要用新的思维、新的观念和新的手段与这个世界打交道。 

不管我们愿不愿承认,中国已进入与西方国家竞争的发展阶段。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合作才是主基调,但西方国家并不这样认为,他们明确地把我们视为竞争对手。西方国家把我们的发展、我们的进步看作对他们的挑战和威胁,而不再是利好和机会。华为Mate 60 Pro的问世,为什么会让西方世界那么不爽?他们为什么会拆了一堆华为的手机要看个究竟?因为华为新款手机影响了他们的利益,意味着他们对华芯片出口管制的失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打入国际市场,并处于领先地位,这让西方国家觉得他们的汽车业受到冲击。欧盟提出要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说到底,这是为了争夺市场,是为了赢得竞争。

因此,中国的企业只要是走在世界前面的,产品只要是领先世界的,就可能会遭到西方国家的阻挠,会面临十分激烈的竞争。中国企业从走向世界、迈向世界先进行列,到站稳脚跟,还会经历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我们必须要有更多的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我们已不能指望别人转让,我们必须靠自己。一旦我们突破“卡脖子”技术并取得领先地位,我们的路就好走了,我们的机会就来了,我们说话的底气就足了。中国的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朝这个方向努力,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迈进。

今天讲中国的开放,绝不是简单地复制过去的开放,而是应在过去的基础上进行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大规模和更有深度的开放。关键是我们自己思想观念的再开放、思维方式的再开放。

我们在看到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面临的机遇。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已深入人心,并结出了丰硕成果。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合作有着广阔前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布的合作成果就说明了这一点。“一带一路”的合作为我们与相关国家的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我们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创造了条件。就一些西方国家而言,尽管他们对中国采取了一些“脱钩断链”和所谓“去风险”的做法,但他们离得开中国吗?他们能与中国隔绝吗?当然不可能。美国等西方国家也一再表示,在今天这个各国相互联系、彼此依存的世界中不可能与中国“脱钩”。只要有合作,我们就有机会。当然,我们面对的是高水平、高层次的合作与竞争,是与世界强手的合作与竞争。汽车、芯片、半导体设备、通信设备、人工智能研究等,概莫能外。 

因此,对外合作的路是有的,机会是多的,前景是光明的。我们要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要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心,也要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担当,更要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行动。


终审:李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