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寻找行走的诗意》。这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陈元邦近年创作的100多篇散文,包括“梦入花源”“曲径通幽”“脱冠求田”等章节,收录的作品有“黎明时分的那轮弦月”“泊在雕塑上的鸟儿”“醉在五月的花海”“乡村老宅上的拉扣”“吮吸福州文气”“只要有土,便会有花”“文庙前的遐思”“桃花三月访南岩”等等。书中,作者将“行走”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化作一篇篇充满诗意的散文。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山川湖海的美好风光,可以看到四季更替的万千气象,可以看到大街小巷的生活气息,也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中的百态人生。书中,不仅记录了作者“行走”的轨迹,而且,品读文化遗迹,解读人文历史,探讨自然之美,展示了对于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高雅的人文品位,颂扬了生活中的真善美,写出了生命的厚度。
《寻找行走的诗意》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作者:陈元邦
出版时间:2025年01月
作者陈元邦,是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会员,福建省书法协会会员,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先后出版散文集《走走想想看看》《致敬这座城》《捡拾思想》《采撷行走间》《闽东你好》等,人物传记《“小巷”——林丹的故事》《传奇银钗》,诗集《梦境穿越时光》等。先后获新闻奖二等奖,福建省人大新闻奖一等奖、二等奖,福州市“茉莉花奖”三等奖。
《寻找行走的诗意》这本书是一部清新隽永的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精品佳作。从第一本散文集《走走想想看看》到《寻找行走的诗意》,作者先后已有10余本散文集问世,每本书名几乎都与“行走”有关,渐渐形成“行走系列”散文。
编辑推荐认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繁忙与喧嚣中,忘记了生活原本的美好与诗意。《寻找行走的诗意》这本书如同一股清泉,为我们带来了心灵的慰藉与启迪。在这本书中,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行走中发现的那些散落在日常生活中的诗意瞬间。从山川湖海到市井小巷,从季节更替到人生百态,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将这些平凡场景,描绘得生动而美好。阅读这本书,仿佛置身于一场心灵的旅行,让我们在忙碌之余,重新找回那份久违的宁静与感动。
4月19日,《寻找行走的诗意》一书的新书发布会在福州举行,这次发布会由海峡文艺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等联合举办。在发布会上,这本书的作者陈元邦介绍了自己的散文创作历程和对“行走”的文学思考与追求。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文顶认为,陈元邦“行走系列”散文接续冰心先生的牧歌情调,于吉光片羽中展现出思想的穿透性。
福建省语文学会名誉会长、特级教师王立根,对陈元邦“行走系列”散文的史志价值,及这类作品的传播性特点做了评析。福建省人民政府参事何强,用“为时代立传,为自己人生写真”概括了陈元邦散文的特色。
其他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陈元邦“行走散文系列”,交流写作经验、梳理创作路径、探讨文本内涵、评析艺术价值。大家认为,陈元邦的“行走散文系列”具有短小静美的美学特征和独特的文本价值。
这次活动是海峡文艺出版社“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之一。
在《寻找行走的诗意》这本书中,收录了作者的100多篇散文,包括“新年,第一缕阳光照进树林”“春色”“春好作梦”“春天里的秋色”“落叶”“晨之美”“晨阳绿野”“闽江情愫”“美景遐思”“白昼的月”“福州的雪”“文庙前的遐思”“冬日的荷田”“湄洲岛上看日出”“清晨,漫步古城墙”“看鼓楼、逛古街、品美食:《武夷梦华录》游历记”“夕照梅口埠”“文昌阁遐思” “闽江情愫”“江天一色”“江中的那条堤”“晨时树桩”“泊在树桩上的鸬鸟”“泊在雕塑上的鸟儿”“旭阳映江湖”等等。
在这本书中,在“新年:第一缕阳光照进树林”这篇散文中,描绘了新年早晨的阳光景致。书中写道:
“新年的第一天,一缕阳光穿过了林子,七彩的光影,将晨雾映得斑斓。望着这光影,愉悦从心底涌起。我们用瑞雪迎接春的到来,我们又在阳光中走进新的一年。我站在鼓山观景台上,极目远眺,天朗气清,云蒸霞蔚,一派欣荣气象。
“新的一年在明媚阳光中开启,让人看了,充满生机与活力。我喜欢阳光,它与瑞雪一样,都代表着好兆头。用阳光开启新年,便开启了一年明媚。我喜欢阳光,它代表着朝气与活力。用阳光开启新年,新年的日子一定阳光普照。
“阳光穿过林子,小鸟在林中鸣叫,宛如晨曲,不时地还有远处传来的清脆悦耳的钟声,在林间回荡。鸣叫声与钟声交织,这是伴随晨时第一缕阳光的祝福之声。
“光在流淌,音在流淌,流进我的心底。我的心中,幸福在流淌。”
在这本书中,在“春色”这篇散文中,描绘了初春的细雨和雨后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景象。书中写道:
“癸卯腊月廿五,甲辰春节还未至,立春抢在春节之前匆匆到来。这一日,烟雨蒙蒙,细雨落在江面上。晚饭后撑着伞出门散步,雨依旧落着。在沿街长长的灯笼映照下,五颜六色的雨丝落在地面。望着细雨,我心里想,这大概算是春雨了吧!不知道这雨能下多久。风夹着雨,让人觉得有些寒冷。
“难怪有人把初春的雨称作寒雨。
“一夜寒雨过,曙光东边出。出乎我的意料,第二天,雨住了,太阳升起的地方朝霞辉映,立春后的第一缕阳光穿过云彩。这着实让我有些意外,昨夜的那场雨就这样在黑夜中悄悄离去。
“晨阳映在对面的山,映在了江,映在了湖。映入眼帘的景象是一碧如洗,不染一点尘埃。正是涨潮时,江水淡淡的蓝又有些许粉白。一叶轻舟自在地漂泊在江上,舟上渔翁正拉起了渔网,堤岸上那几棵树,有的已经落尽了叶,有的还挂着些泛黄的叶,阳光把他们照得周身白中带着金色。芦花和其他各种叫不上名的草木,只要阳光照拂,就特别的鲜亮,光亮被青绿衬托,格外分明。那一丛深红,有如画龙点睛般,点活了江景。这些年来,常常眺望这江景,这般透彻空灵的景色,印象中还是第一次见到。朋友看了图后说,好美啊,宛如一幅油画。
“这景在晨时的九、十点钟发生了变化。有不少网友惊叹,福州的天空出现了奇观。网友上传了视频:有的云流宛若波流翻滚席卷而来,有的又如瀑布从天而落,有网友称之为‘银河落九天’。我望着鼓山,整个长长的山脊被白云笼罩着,白白的云,似波浪翻卷,透着磅礴之势。
“立春后,不到二十四小时,福州经历了潇潇春雨,经历了明媚春光,又遇上了不多见的天色奇观。不论是雨,是阳光,还是浓云翻卷,都是春色。”
在“春好作梦”这篇文章中,描述了春天的花海带给人们的遐思。书中写道:
“她陶醉了,陶醉在这片花海之中,陶醉在这清新之中,陶醉在自己的梦醉之中。记得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我以为,人处花海皆乐,然又好似各乐其乐、乐人之乐、乐乐与共。
“人因花聚,人因花乐。春节前花海公园油菜花盛开,加上天公作美、天朗气清,成了游玩佳处。扶老携幼的,朋友相约的,欢声笑语,在花从中千姿百态、各展风姿。此时的花,一定也与游人同乐。有人,花不寂寞。
“花不醉人人自醉。开在春节的油菜花,让人有着无尽的遐思。这位女子,着红衣,身在花丛,手指轻捏着花,面向蓝天,陶醉于花丛,可以看出她满满的幸福感。她幸福地享受着花的芳香、花的艳丽,幸福地仰望蓝天,想象美好的未来。我猜想,这想象如天际般的寥廊和蔚蓝,这想象如梦,是女子脑海中的一幅蓝图。
“春好作梦。新桃换旧符,万象始更新。一年之始,心中有梦,就有懂憬。怀梦前行,相信好梦都能成真。”
在“遇到就是缘分”这篇散文中,描述了作者在动车和飞机上欣赏美景的经历。书中讲到,他看到一张在时速两百五十公里的动车上拍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村落,“我真不知道这是何地的村落,只知道春天黄昏的阳光映照的这片景象很美。
“欣赏着这张照片,我在想着,如果不是动车,我不可能驻足此地,不会看到这番景象。许多景象只是可遇不可求,我喜欢清晨或者是黄昏,追着太阳看景色,我喜欢在飞机上,脸贴着窗子看景色。有一次乘飞机,我在风雨中赶往机场,飞机腾空时我看到天际间的那缕阳光,看到了天际间的斑斓色彩,我将手机靠着舷窗,拍下了一张又一张照片,定格成为永恒。
“看到了,就是收获,虽是匆匆相遇,匆匆一瞥,但映于眼帘,映于脑海,可以成为永恒记忆,
“什么是机遇?看到了就是机遇,动车为我看到,创造了机遇,是机遇就要抓住。”
在这本书中,记录了作者在各地旅游观光的轨迹,生动地描绘了各种风物和景象,细腻地描述了内心世界的感受,同时,解读名胜古迹,品读文化历史,呈现大自然的活力与美好,展示了各地的生活风尚和人生百态,也颂扬了生活中的真善美,写出了生命的厚度。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