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第三届江西省全民阅读大会以“文脉承古今书香润赣鄱”为主题在九江拉开帷幕。在这场覆盖全省368家书店、联动全国百余位文化学者、触达千万群众的文化盛事中,作为主要参与者之一,江西新华发行集团(简称“江西新华”)以战略布局者的高度、文化传承者的深度、科技赋能者的锐度,力图破解全民阅读生态体系的密码。
在此次全民阅读大会“1+5+N”(“1”即一个大会启动仪式;“5”即五场大会主活动:书香游园会、阅读主题艺术展、“一城一书”推介、庐山阅读论坛、书院晒书雅集;“N”即N个涵盖不同内容、覆盖各类群体的配套主题活动)的顶层设计中,江西新华既是战略执行者,更是生态构建者。作为图书发行的主阵地、主力军和推广全民阅读的重要力量,通过立体式的布局构筑阅读服务生态圈:以庐山阅读论坛为“思想引擎”,撬动高端智库资源;以基层书店网络为“神经末梢”,激活县域文化活力;以数字平台为“云端动脉”,贯通全民参与通道。
第三届江西省全民阅读大会正式启动的前一天,在九江市图书馆, 在江西省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和庐山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由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江右全民阅读研究院、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承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韬奋基金会、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协办的庐山阅读论坛成功举办。论坛围绕“阅读润心 文化铸山”的主题,通过主题演讲、实践分享、分场研讨等多元形式,深度探讨全民阅读与庐山文化、江西书院文化的融合路径。
在“庐山文化与阅读主题演讲”环节,中国作协副主席徐贵祥以“在阅读中成长”为题,以个人经历诠释阅读如何塑造精神格局,阐述如何培养阅读兴趣,要引导阅读和提倡经典阅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全民阅读第一提案人、中国出版协会全民阅读工作委员会主任聂震宁在主题演讲《呼唤设立阅读课》中表示,推动全民阅读需要从小唤起阅读的兴趣,从娃娃抓起。他呼吁,在中小学校设立阅读课,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编委会主任王立军围绕新教材修订,强调“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的融合是语文教育的核心”;江西本土学者、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王东林则以“江西的‘九江牌’与九江的‘庐山牌’”为题,探讨江西及九江在区域发展中如何挖掘和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实现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
论坛期间,江右全民阅读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旨在通过学术研究、阅读推广活动和教育实践,探索全民阅读的多元化路径,形成“专家智库+出版机构+教育系统”的产学研联动机制,这标志着江西全民阅读事业迈入“专业化、平台化”发展新阶段。研究院首批聘任聂震宁、朱自强、吴欣歆、牛文明、王东林、吴国富等6位顾问,涵盖文学创作、教育研究、出版发行等领域,为江西全民阅读发展注入持续动能。专家在接受聘书时表示,期待通过整合资源,让江右文化的底蕴与现代阅读需求碰撞出新火花。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赵红卫表示,“研究院将成为江西阅读推广的‘思想引擎’。”
当天下午还举办了针对社会关切的青少年阅读问题的青少年阅读融合论坛。王立军教授再度登台,就“整本书阅读的优化设计及教学策略”进行精彩演讲;著名儿童阅读课程研究专家,第十八届“国际格林奖”得主朱自强则通过多个优秀案例分享,生动形象地阐述了《阅读是什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中小学语文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吴欣歆,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授、人文学院院长牛文明,围绕青少年阅读展开深度分享,强调“教师以自身阅读为课堂蓄能”,构建师生共读生态;浙江省特级教师施燕红团队则带来整本书阅读示范课,以《安徒生童话》徐徐展开,让阅读教学“看得见、摸得着”。
在4月21日的阅读大会启动仪式上,年度“赣版好书”“最美书店”“基层阅读推广人”名单发布。江西新华旗下的新建区抱朴书屋以竹林庭院构筑诗意空间,武宁县水云间书屋将鄱阳湖风光融入阅读场景,鹰潭书城用数字交互技术活化道文化典籍,信丰县新华书店再现赣南书院文韵,玉山新华文化广场打造复合型文化会客厅,庐陵县学城市书房重现白鹭洲书院文脉,这6家门店斩获年度“最美书店”称号。
另外,芦溪县新华书店店长罗海燕、定南县新华书店店员叶梓文荣获“基层阅读推广人”称号。罗海燕坚持以全民阅读推广为核心,创建“新华客厅”平台,七年策划200余场读书活动,打造“红色家书朗诵”“乡村朗读者”等项目;叶梓文积极策划组织“新华大讲堂”“新华绘本故事会”“新华非遗手作集市”等近百场形式多样的阅读体验活动,推广阅读,服务群众。
这场嘉奖盛宴也透露这样的信息:在这场覆盖江西全省4000多万人口的全民阅读盛事中,江西新华及其旗下的各家门店作为触达读者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思维创新、经营创新、业态创新,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本次大会上,图书捐赠、智能设备捐赠、百人诵读《琵琶行》等活动,“寻书悦读嘉年华”书香游园会、“阅·江西越·美好”全民阅读摄影艺术展、全省各级新华书店同步开展的“一城一书”图书推介活动、白鹿洞书院晒书雅集等四大主活动也同步开展。
其中,江西新华承办的“寻书悦读嘉年华”书香游园会,活动设置六大板块,即诗词问答、互动体验、优惠书展、亲子共读、图书漂流、数字资源等,通过趣味游园的形式,提高市民对阅读活动的参与度,激发市民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
“阅·江西越·美好”全民阅读摄影艺术展围绕全民阅读主题设置四大板块。展览覆盖城区、景区等点位,用摄影作品传递书香,展现赣鄱大地的在地之美、阅读之美。“一城一书”图书推介活动,以城市为载体,各设区市精选一本(套)与城市文化、历史或精神紧密相关的书籍进行宣传推广,推动读者通过阅读深度了解当地文化,感受城市文化底蕴,增强市民文化归属,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名片”。
白鹿洞书院晒书雅集进行传统晒书仪式、珍稀古籍展示、晒书技艺体验、碑刻拓印和“书院六艺”挑战、茶道雅集等文化交互活动。系列活动有序开展,营造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赋能提升公众阅读素养。
对比往届,本届全民阅读大会的文化活动,聚焦青少年、职工、家庭及乡村、特殊群体、数字阅读等阅读群体和场景,江西新华均深度参与。赵红卫表示,江西新华将通过“百场公益阅读讲座”和“百场科学领航”活动,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开展职工阅读推广活动,提升职工的文化素养;开展“千人千愿·点亮童心”等公益活动,关注乡村地区的阅读需求;通过“声暖童心·千里相伴”等活动,关注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
在九江主会场,搭载父母AI声音的智能设备捐赠仪式引发广泛关注。这项由江西新华联合喜马拉雅开展的“声暖童心·千里相伴”公益活动,运用语音合成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采集留守儿童父母声纹特征,生成个性化故事音频,让这些声音能够流畅、自然地朗读各类儿童故事,为留守儿童搭建起“有声亲情通道”。
江西新华在线小程序、江西省各大新华书店官方公众号等平台上,一场主题为“千人千愿”的留守儿童公益活动也正在展开,多渠道发布“千人千愿”公益赠送书籍、文创和文体用品活动信息,鼓励读者在活动页面选择自己的心愿礼品,激发读者参与热情。活动截止后,从所有提交的心愿中选取1000名幸运读者,赠送心愿礼单中的礼品,传递知识与温暖。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利用科技赋能全民阅读,正在成为江西新华破解阅读普惠难题的重要手段。江西新华近两年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投资约2000万元打造了数字化赋能平台——“江西新华在线”,旨在构建一个全方位、生态化的线上新华书店,实现教育服务赋能、全民阅读推广、政治读物发行、文化数字惠民、新兴业态孵化等五大功能。平台投入运营以来,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江西新华在线”已服务全省多所学校,付费用户突破150万人,营收近7亿元。
2024年9月,依托江西新华在线平台,江西新华与某音合作,构建了以江西新华在线某音主账号为核心、联动全省92家新华书店门店账号的新媒体矩阵体系,重点推广本地生活类商品,支持用户线上下单、线下核销,形成线上线下消费闭环,有效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凭借品牌公信力和短视频平台的高覆盖率,该矩阵在品牌传播和流量转化方面表现突出。例如,2024年底与江西省内某知名动物园的3天联合营销活动中,门票销售额近30万元,其中首日业绩位列全省同类商品销售榜首。这一模式充分展现了文化企业跨界合作的商业潜力。
第三届江西省全民阅读大会,强调“覆盖不同群体、贯穿全年”。为此,江西新华打破“四月办会、五月落幕”的传统模式,通过三大机制,以“4月集中办会”撬动全年阅读推广,保障全民阅读可持续发展。
比如针对全省范围内开展“百县故事‘阅’扬赣鄱风华”等系列活动将持续到今年12月。赵红卫介绍,集团将通过三个层面深化阅读服务,一是基层书店网络,利用全省368家新华书店的网点优势,开展“百县故事”系列讲座,深入挖掘和传播江西各县的文化故事。二是丰富文化体验活动,结合当地文化资源,开展非遗民俗体验、美食文化展示等活动,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三是加大图书展销力度,在基层书店设立图书展销区,集中展示和销售相关书籍,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此外,江西新华承办,联合10部门举办的“护苗·绿书签” 系列宣传活动也将一直持续到今年12月,将组织开展“名人名师进校园”“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学习先锋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助力校园阅读,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赵红卫表示,“我们后续将建立活动跟踪机制,对参与者的反馈和建议进行收集和分析,不断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并通过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与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保持紧密合作,确保活动的持续开展。”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