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飞驰在雪域高原上》:用故事和画笔描绘中国奇迹

作者:韩蕾   2025年05月21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坐高铁出发”系列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倾力打造,这是一套集旅行、地理、人文、科普为一体的科普绘本,系列选取了在人文历史、超级工程、秀美风景等方面具有典型意义的线路——京张铁路、拉林高铁、海南环岛高铁等,在探秘高铁技术、领略超级工程之奇、游览人文山水之美的同时,培养孩子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继《穿越长城的百年铁路》出版并得到市场的良好反馈后,新作《飞驰在雪域高原上》聚焦拉林铁路,通过城市男孩安安与藏族女孩格桑的旅程,展现雪域江南的壮美与奇迹。

 

《坐高铁出发:飞驰在雪域高原上》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作者:赵隽 著 薛楚颖 冯铭思 绘
出版时间:2025年01月

从超级工程到儿童故事

为什么选择拉林铁路?“这是一个用勇气和智慧创造的奇迹!”《飞驰在雪域高原上》的文字作者赵隽解释道。拉林铁路穿越雪山峡谷,每公里都充满挑战——高原缺氧、冻土施工、高岩温、岩爆……那些在缺氧环境中坚守十年的建设者故事不该只停留在工程报告中,“他们用十年坚守,架起一座座世界级的桥梁隧道,当我了解这些的时候,常常眼眶湿润,感动不已!”

同时,这条“天路”也串联起了一幅令人惊叹的自然画卷,不仅连接城市,更是一场穿越四季、跨越生态的视觉盛宴:从拉萨河谷的田园牧场,到海拔4728米的色季拉雪山;从河水湍急深邃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到林芝云雾缭绕的原始森林。列车穿梭在雪山、冰川、湿地、峡谷之间,窗外时而掠过奔跑的藏羚羊,时而可见岩壁上栖息的雪豹,沿途还能遇见高原特有的黑颈鹤,以及千年的古核桃树。春季桃花漫山遍野,秋季层林浸染金黄。

赵隽在故事里设计了安安与格桑的相遇,用车厢内的互动串联铁路建设者的故事与沿途的自然奇观,“很多时候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视角来展现一路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因此我安排了安安和格桑两位小朋友的互动、以及不同身份的乘客来展现这一切。”在书中,他们一个像《哈利·波特》里面的罗恩,真诚可爱、同时馋嘴爱吃;一个像赫敏,聪明有见识,认真起来像可爱的“小大人”。在画面上,插画师将安安画作一个穿着亲子冲锋衣的乐天开朗的城市小孩,而格桑则是穿着民族服饰“果秀”的热情善良的藏族女孩。他们一路上说说笑笑、吃吃喝喝,从最初的拘束到后来的亲密无间,生动展现了旅途中的情感变化。

赵隽,童书出版从业者,设计、创作了多部童书,如《穿越长城的百年铁路》等,曾获“第八届全国书籍装帧设计展”优异奖。

作者还为每站上车的乘客创作了人物小传:藏族首位复兴号司机利用假期带着家人体验高铁;藏族爷爷奶奶在孙女陪伴下乘坐又快又舒适的高铁来到拉萨祈愿;身着盛装的少女相约奔赴桃花节,展示家乡的非遗技艺;两代筑路工程师在桑日站上车,顺带呈现出修建隧道时遭遇的高岩温、岩爆等难题……这些细节既展现民族团结,也传递“铁路改变生活”的主题。

赵隽表示,“相较于平铺直叙地介绍知识,孩子们当然对人和故事更感兴趣。潜移默化地,对其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就更加深刻、持久。”

专业细节里的家国情怀

在儿童绘本中,画面与文字同等重要。插画师薛楚颖和冯铭思采用清爽明快的水彩风格,以温馨透亮的色调细腻呈现拉林铁路沿线的草原、森林、高山与峡谷,“它像一根链接不同地域和文化的线,把人们的情感连接在一起。”在绘制复兴号、车厢内部及铁轨大桥时,她们用笔直有力、明快利落的线条展现高铁的速度与现代感;而在描绘藏地风光时,则采用随性、轻重不一的线条,呈现自然的野性与诗意。复兴号的“绿”明快鲜亮,流线型车体搭配红黄线条,彰显速度感;藏地的“绿”丰富而诗意,随光线变化万千。这两种绿色在画面中融合碰撞,各具魅力,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薛楚颖(左)、冯铭思(右),职业插画师。

插画师通过跨页大场景展现高原壮美,每个场景采用富于变化的手法。如“绿巨人”穿过桑珠岭隧道时,拉远镜头凸显桑加大峡谷的险峻和雅鲁藏布江的奔腾,体现工程艰辛;藏木特大桥画面则靠近大桥,大面积描绘红色主体,利用纵深透视展现视觉冲击。插画师还精心雕琢细节:依据季节、天气和地理环境,细腻调整山脉与河流的色彩及纹理,呈现微妙变化,捕捉拉萨“日光城”的晴空与光影。在山南跨页中,雅砻河畔的民居、经幡、玛尼堆、珍稀动物、多样的树木,以及远处骑马的藏民都栩栩如生;格桑客栈内,器具、墙壁、柱子、窗帘上的繁复花纹,尽显当地人文与生活热爱。在拉萨站车厢跨页,代入乘客视角,展现人与人、人与车厢、人与风景之间的互动。

这本绘本除了故事线,还融入了小知识和人物对话。插画师表示在画分镜时,先安排文本位置和空间,再根据剩余空间构图设计画面,这是创作的一大难点。绘本主线交织呈现车厢内乘客的故事和窗外的藏地风光,简洁的文字需要画面的补充和延伸。为此,插画师设计了多样的边框和线条:如列车窗框既展现主角神情,又呈现窗外美景,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特写分镜细腻展现藏族少女的服饰,像手账贴图一样的设计让读者有阅读手账的亲切感;安安和格桑讨论家乡美食时,流畅的线条仿佛食物香气般四溢……这些巧妙设计结合知识内容,为读者的“拉林铁路之旅”增添了融合流畅又跳跃有趣的节奏。细心观察还会发现,行李架上的行李、孩子手中的绘本都藏着精心设计的小彩蛋。

如何表达中国力量?

赵隽认为“中国力量”是一种文化自信,也是创新力和抗挫折力的体现。中国的基建实力毋庸置疑,“中国速度”领先世界,高铁作为中国的名片,不仅彰显了国家实力,还为许多国家提供了援建支持。孩子从小了解祖国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的贡献,会自然培养出满满的底气和自豪感,从而更加自信、蓬勃地成长。

从“坐高铁出发”系列第一册《穿越长城的百年铁路》到第二册《飞驰在雪域高原上》,书中提到的复兴号自动驾驶系统、北斗导航、“中国芯”、高原双源动车组和供氧系统等,都是科技创新能力的体现,无一不激发孩子的探索精神。而在高铁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工程师和建设者们如何应对极端困难也传递着团结、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攻坚克难的过程不亚于西天取经,这样的故事会赋予孩子面对挫折的韧性。赵隽强调,不说教的秘诀在于如实展现,真实的力量已经足够震撼,一切通过人物故事、对话、画面自然呈现。

《飞驰在雪域高原上》对孩子的地理启蒙和人文素养培养有积极影响。拉林铁路串联雪山、峡谷、江河、森林,书中不仅呈现多样的地貌,还能让孩子直观了解南迦巴瓦峰的“垂直自然带”——这里是世界最完整、最齐全的垂直自然带,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能激发孩子对地理的好奇心。书中还展现了非遗技艺、藏族新年、藏族美食、工布风情、藏族村落、桃花节等,让孩子感受同一国土上不同民族的生活,打破地域认知,带来多元文化体验。

“我想对孩子们说,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我们看过的世界、去过的远方,都将组成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希望读完这本书后,小朋友能从中直观感受高原地理的壮美、藏族风土人情的美丽,和中国高铁带来的便捷。下一次的家庭旅行,或许就从这本书的最后一页开始……”赵隽透露,自己的爸妈看了这本绘本,决定要去打卡拉林铁路,身体力行支持中国高铁!

用绘本构建“高铁宇宙”

“坐高铁出发”系列受日本“开车出发”系列启发。这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引进的绘本以细腻的笔触、温馨的画面描绘了一家人乘坐交通工具到各处旅行,带领小读者欣赏了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收藏了和家人一起旅行的温馨回忆。

邹源,责任编辑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高铁网络也四通八达,不断延伸的高铁串起祖国的名山大川,让锦绣山河当日可达,不再遥远,所以我萌生了策划一套中国版‘开车出发’的想法。”责编邹源表示,“坐高铁出发”系列选取了从人文历史、超级工程、秀美风景等方面具典型意义的线路,带小读者领略祖国山河壮美,体验当地历史人文。

 

《坐高铁出发:穿越长城的百年铁路》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作者:赵隽 著;韩冰、薛楚颖 绘
出版时间:2024年01月

首册《穿越长城的百年铁路》聚焦京张铁路,其“人字形”设计由詹天佑提出,是中国铁路史上的开创性工程。还有克服多项世界级工程难题、沿途风景绝美的拉林铁路,世界上第一条环岛高铁——海南环岛高铁,桥隧比高达83%、沿路串起西南众多少数民族聚集地的贵广高铁等,这些线路风景秀丽且攻克多项世界级工程难题。系列第三册《坐环岛高铁去看海》即将上市,在书中,小读者可以沉浸式体验坐火车过海的旅程,坐环岛高铁游玩美丽的热带海岛,点燃星辰大海的梦想。

 

《坐高铁出发:坐环岛高铁去看海》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作者:赵隽
出版时间:2025年04月

编辑团队对这个系列有更宏大的设想。“我们希望后续的绘本中既有快速奔跑的高铁,也有绿皮火车摇晃出的慢旅行诗篇。”责编邹源透露,“目前正在创作的就有深入西南的成昆铁路,以大凉山彝族小女孩的视角讲述跨越半个世纪的新老成昆铁路的故事。”

自2018年探索铁路文化绘本选题,2022年项目立项,2024年1月首册《穿越长城的百年铁路》出版,历时6年。《飞驰在雪域高原上》从创作到出版用时一年半。邹源介绍,创作曾面临三大难点:一是创作维度的平衡,从文本的儿童化到分镜的趣味性重构,从史料考证到画面打磨,每个环节都历经十余轮迭代;二是真实细节的还原,如黑颈鹤的细部特征、南迦巴瓦峰垂直自然带谱、工布地区的传统服饰果秀和乐器扎念琴等,都经过严格考证;三是视觉语言的突破,在真实与幻想间寻找中国铁路的诗意表达。

绘本与现实生活“双向奔赴”

《飞驰在雪域高原上》是团队协作与信任的成果。创作中,团队通过线上沟通分享创意与灵感,每一次交流都成为珍贵记忆。在讲解“高岩温”时,赵隽和编辑团队反复修改文本,最终以图示拆解、拟人化表现和对话形式呈现。赵隽表示:“希望孩子们不仅记住术语,还能感受到工程师们的智慧与勇气。”她还分享了一个有趣经历:观看南迦巴瓦峰日照金山视频时,被弹幕中网友们的许愿感染,也跟着许愿,结果愿望成真,她感叹“这果然是一条神奇的铁路”!为确保图像真实准确,插画师们观看了大量拉林铁路和藏族生活纪录片,研究沿途风景和建设工程新闻,参考游客及铁路爱好者视频,翻阅地形地图,力求清晰展现山脉、河流、城市和铁路的地理位置关系。编辑、文字作者和审校专家也为创作提供了丰富资料。

为确保知识准确性,编辑团队邀请铁道摄影师、铁路文化学者罗春晓担任顾问,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副馆长周伟、馆员左什审核技术细节,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郭晓斐老师核查民俗细节。

“坐高铁出发”系列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情反馈。有家长受启发带孩子打卡拉林铁路,有小学教师用藏木特大桥插画讲解物理原理,还有藏族小学生在桃花节现场对照绘本画面与现实。一位家长留言:“孩子看完后用压岁钱买了复兴号模型,说要‘把中国力量摆在家里’。”

邹源透露,绘本出版后,还引起了相关文旅机构的关注。2025年3月,社里官方微信号“世纪绘本馆”发布推文《坐高铁出发  去林芝看桃花》后,林芝市文旅局的转发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据了解,未来,该系列将与书中涉及到的高铁沿线文旅部门合作,探索更多推广方式。4月,出版社以“林芝桃花节”和“中国高铁”为营销重点,线上通过媒体、小红书、微博等渠道提升知名度;线下组织多场阅读分享活动,直接触达读者。

“我建议家长通过读前预热、读中互动和读后延伸三个阶段帮助孩子理解:读前,用中国地图让孩子感知家乡与拉萨、林芝的位置,查看书后环衬了解站点和海拔高度,建立直观印象。共读时,发现细节,如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页面观察动物,翻开小拉页找名称,增加趣味性。读后,让孩子规划家庭旅行,思考拉林铁路沿线的风景和美食,延伸生活体验。”邹源说,枕木与钢轨铺就的不仅是交通线,更串联起城市与乡村,衔接历史与未来。希望小读者翻开“坐高铁出发”系列,能在车窗的移步换景间感受祖国山川之美,体验“在路上”的惊喜与未知,感受中国力量和民族精神。

作者:韩蕾

终审:李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