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和多元化、个性化的读者文化需求,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出版发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但这也激励着图书发行业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不断传承与坚守。2024年,在数字化转型和新媒体蓬勃发展这一时代背景下,武汉市新华书店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服务升级与管理模式的探索,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为抓手,致力于为文化需求提供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服务,提升公众文化素养,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武汉市新华书店党委书记 王红卫
武汉新华通过积极探索新技术、创造新需求,拥抱新市场、立足新发展,携新质生产力之迅猛之势奔赴武汉新华书店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之路。在新时代全新的市场格局面前,公司于2023年7月开启了对线上销售渠道的深入拓展,高位探索新媒体电商运营,建立多样化分销渠道,推动图书供应链优化升级,在新媒体领域建立完整产业链。
自该项目开启以来,构建不同受众需求细分的读者服务社群,入驻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等平台,以技术创新赋能新媒体运营,构筑线上文化传播的独特性,于全国各级行业评比中取得多个荣誉。2024年以来,武汉新华书店融媒体中心(微信视频号)在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和韬奋基金会主办第六届“全民阅读•书店之选”系列活动中荣获“十佳网店”荣誉;武汉市新华书店(新媒体电商运营团队)在中国新华书店协会和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主办的“第六届书业榜样阅读空间推展”活动中荣获“卓越运营团队”荣誉;武汉新华书店融媒体中心主播刘天在中国新华书店协会、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主办的“2022—2023年度书业营销推展”活动中获 “新锐主播”荣誉。
在实体门店线下零售承压、破局乏力的当下,做好校园服务成为我们破局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聚焦从传统图书发行商向城市综合文化服务商转型的发展思路,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创新校园文化服务模式。自2019年起,武汉新华通过不断扩张校园书店版图,建立校园服务阵地,推出青少年阅读活动、发力教育装备市场等创新迭代组合拳,深入做好校园文化服务建设。
(一) 扩张校园书店版图,建立校园服务阵地。自2019年以来,积极贯彻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探索融合、守正创新,先后联合江汉大学、武昌首义学院、海军工程大学等高校打造清源书店、首义书苑、深蓝书吧等高校校园书店,迭代升级位于华中科技大学内的新华书店,并联合九年一贯制学校——枫叶国际学校打造原点书苑。5年来,共建成6所校园书店,持续发力校园服务内容建设,紧扣共建、共享的中心思想,创新创造“复合性文化交流空间”“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创业梦工厂”“扶贫攻坚勤工俭学基地”“文化栖息中心”等五大校园特色功能属性。以创新服务方式、延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能等多个维度做好校园服务建设。
(二)发力教育装备市场。当今,教育场景日新月异,数字化浪潮下智慧教育兴起,武汉新华积极参与到教育装备市场服务中,通过一站式满足学校硬件设施革新、软件资源配套,凭新华书店底蕴深厚的品牌公信力优势,在产品与服务上双管齐下创新,积极拓展市场,开启教育装备服务新篇章。值得一提的是,武汉新华入局教育装备市场,绝非简单商业扩张,而是以传播先进文化来塑造教育生态协同价值,即与出版产业协同,和教研机构合作,基于装备应用创新教学法、开展课题研究,让先进装备赋能教学变革,更好地服务教育事业。
(三)打造“作家进校园 名师读名篇”青少年阅读品牌。作为文化企业,聚焦师生文化需求,持续提供优质文化供给是校园服务的重中之重,也是新华书店服务教育的重要体现,武汉新华通过研读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与主管教育部门、学校深入交流与研讨后,联合出版单位、教育媒体与市级全民阅读促进组织,联合打造“作家进校园 名师读名篇”青少年阅读进校园活动品牌。2024年来,通过邀请科普作家、文化名人走进校园,开展主题阅读分享,并在此基础上,邀请省市级教研学术带头人,对各级学校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通过活动引领,使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广泛深入开展,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实施科普教育。活动覆盖义务教育各学段的阅读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建立健全青少年学生阅读激励机制,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截至目前,该品牌活动已开展数百场次,受众师生群体近20万人次,在明确阅读要求、明确阅读指导目录、创新读书行动载体和建立健全读书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实践,积极促进“书香校园”建设与“书香武汉”全民阅读活动深入持久开展,该项目入选2023年、2024年“书香武汉”重点主题活动,入选“2024年湖北省全民阅读活动扶持资助项目”。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民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高涨的当下,近年来,地方性书展已成为扩大文化消费的重要引擎,其宛如一颗颗闪耀于地域文化版图上的明珠,正成为撬动文化消费、激发文化市场活力的关键力量,在多元维度发挥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价值。
2024年以来,武汉新华通过与省市级主管部门、发行行业协会聚力融合,参与举办2024年武汉(国际)童书展暨武汉少年儿童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2024年第二届武汉书展暨“书香武汉”全民读书月和2024年“书香长江”阅读周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等三个大型地方性书展活动。在武汉(国际)童书展上,文化消费热情便被持续点燃,社交媒体上的读书打卡分享、开幕仪式的名家讲座预告,编织出浓厚文化“热网”,吸引市民主动踏入书展。为期28天的第二届武汉书展则成为书籍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集大成之地,构建起立体消费场景,一站式满足多元文化消费需求。在书香长江阅读周上,作为承办方之一的武汉新华,为广大市民及全国各地读者打造一场 “书香馥郁、福祉丰盈、有尖板眼、又蛮扎实”的高质量图书文化盛会。书展期间,创新开启“1+22+N”的主展场、分展场与巡展场联动模式,构建“长江有诗意,书香最武汉”的特色展区,集合中式美学大赏——装帧工艺图书展,开设文创互动市集,构建变装打卡互动场景,高频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质生产力的相融互促、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美学生活场景的交相辉映、文化品格与城市肌理的相互沁润,以文化品牌促进书香武汉、长江文化、书香荆楚及文化强国建设。
2024年我们参与的三个大型地方性书展,共吸引数百万人次观展,实现文化类商品销售近2000万元。三大书展以产品汇聚、氛围营造、产业联动、主体培育为笔,在地域文化消费画卷上浓墨重彩勾勒,激活城市文化消费潜力,书写文化与经济融合共进、民众精神富足与地方文化繁荣双赢篇章。
武汉新华书店数字化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是武汉出版集团十四五期间响应国家关于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提升企业自身创新发展能力的具体体现。该项目以武汉出版集团旗下新华书店28家门店作为支点,以数据赋能经营管理决策,创新集团管理思路,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和控制流的有机统一。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RF等先进技术,以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手段为引擎,以互联网为依托,改进新华书店生产物流、营销管理、门店运营、决策分析四大类业务应用,整合新华书店大数据能力平台和应用支撑服务,搭建云平台及相关配套设施,构建高效、便捷、体验式、智慧化的服务场景,打造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新华书店数字化提升、现代化发展样板。
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青少年研学作为一种创新型教育实践模式,正以独特风姿塑造青少年成长新路径。自2024年5月以来,武汉新华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助力“双减”增效等核心主旨,推出了“知行合一美育未来 ”青少年研学活动,着力探索新时代新华书店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与功能创新,拓展实体门店文化服务链条、丰富文化服务供给。活动涵盖文化体验类、知识拓展类、非遗实践类及阅读推广类等四个维度,包括“小小图书主理人”职业体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历史知识问答、非遗手工体验、诗词朗诵接龙、全民阅读大讲堂等多个形式。凭借丰富的活动内容与优质的服务,成功承接政府公共服务项目,在“2024年社区亲子读书节”中,于23个社区开展非遗研学、安全教育、艺术绘画等活动,让研学文化服务走进街道、社区及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区域。
2025年,武汉新华锚定新航向,矢志深耕细作,紧握文化教育与人才建设脉搏,将从多元维度积极探索创新,以创新为笔、匠心为墨,绘制一幅更为绚丽壮阔的文化育人蓝图。其中,在文化传承、课后服务、文化空间运营以及人才管理等方面,都将迈出坚实且富有创造力的步伐,为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新华力量。
一是深耕多元文化传承与学习新生态。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征程中,积极引入非遗大师及其丰富作品入驻新华书店,匠心铸就“新华百遗工坊” 这一研学服务品牌,全力贯通 “产、学、研” 一站式通途,与此同时,延展服务边界,盛启青年夜校、老年大学,武汉新华让三者有机联动,以 “新华百遗工坊” 夯实文化传承根基,借青年夜校为社会发展蓄才聚智,凭老年大学绘就最美 “夕阳红” 画卷,于新华书店这一文化地标,雕琢全龄共享、传承有序、发展向荣的文化 “大观园”。
二是开启课后服务新引擎。在“双减” 政策持续发力、课后服务成为教育领域关键议题的当下,武汉新华将依托自身深厚文化底蕴与丰富资源优势,顺势开启学生课后多元文化服务项目,为教育服务注入浓郁书香与多元活力。
三是赋能城市文化更新。近年来,武汉新华充分发挥渠道和资源优势,主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于武汉新华与省、市、区各级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场馆的服务合作,以及与商业综合体在文化空间建设方面的融合实践,武汉新华在城市书房、阅读文化空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中,拓宽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2025年,将向打造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运营商迈出坚实步伐,通过聚集更多社会力量投身城市文化建设,打破原有固定空间限制,探索拓展城市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以文化跨界融合、阅读知识赋能、空间内容创新等方式,共同缔造不同形态的城市文化空间新内容、新场景,打造多元化阅读圈层,厚植城市文化底蕴,全面提振新华书店品牌影响力、产品服务力和阅读推广力。
四是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的人才管理模式。基于新质生产力“以发展为目的、以创新为主导、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标准”的特征,针对人才管理体系及各环节的短板,例如,新兴业务人才数量不足、传统业务人才质量不够、关键岗位人才画像不明、培育不够、绩效考评科学性不足等,从创新主导性、数据驱动性、能力综合性等属性方面,多链融合培育复合型人才和创新人才,加强全民阅读队伍建设,构建“选育用”三维一体的人才管理模式,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