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诺奖作家黑塞:生命的四季 | 译者书评

作者:楼嘉   2024年10月11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爱和渴望是真正的艺术之母。

——黑塞《意大利风光》

找到自己内心之路的人,

沉浸在炽热自我的人,

当他触及智慧的本质,

上帝和世界便只是图像和比喻,

他每一次的行动与思索,

都是与自己灵魂的对话,

而世界和上帝已存在于他心里。

——《通往内心之路》

我们都喜欢黑塞。相信在许多人的书架上或者床头都曾摆放着一两本黑塞的作品。他是我们心灵的食粮、灵魂的良药、精神的明灯,是内心朝圣之路上的一座灯塔,一名值得信赖的向导,一位无所畏惧的探索者。

[德]赫尔曼·黑塞

德国作家、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在我陷入精神困境的那段时期,文学成了我挣扎求生的“工具”,书籍在我的精神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尽管阅读托马斯•曼、布莱希特、卡夫卡、里尔克、施尼茨勒等伟大的德语作家成了我每日的必修课,但却很难与他们崇高而晦涩的思想产生共鸣。而黑塞却不同,他邀请我参与他的生活,与我对话,似乎在我耳边告诉我:“这些也是我的烦恼,我的生活也是这样度过的。”

从那时候起,我把自己喜爱的黑塞的诗歌和节选翻译并记录下来,铺就了一条充满荆棘、迂回曲折的“朝圣”之路。

黑塞在他自己生命的四季轮回中,始终勇于接受在对爱的追求和渴望中产生的真实感受,并将它们作为艺术创作的动力。在黑塞的一生和他的诗歌中,他一次又一次地将爱置于生存的中心。只有爱才能指引人们走向真正的生活:“我们可以模仿和伪造世间的一切,但唯独不能模仿和伪造爱。你无法偷走爱,无法复制爱。爱只存在于那些能够完全奉献自己的心灵中。爱是一切艺术的源泉。”

《黑塞四季诗文集》

凭借对世界朴素而纯粹的观察,他用平静的声音将复杂的情感转化为焕发着人性光辉的艺术作品。黑塞笔下转化的瞬间经常出现在关于自然世界的诗歌之中:“我在稀薄的空气中攀登山峰/在云层之上,我的生命迎面而来。”洞察力出现在关于音乐表演的诗歌中:“一个笛手站在那里演奏/世界的秘密和意义/在他的呼与吸之间显露出来。”关于季节的诗歌可以唤起人们深埋于内心的情感:“花儿死了/我们也死了/只是一种救赎的死/只是一种重生的死。”转变也出现在他的研究性的诗歌中,正如他对托马斯•阿基努斯的解读:“一切都显得光彩照人,大自然充满了灵性/人类从神圣中降生,又重获升华。”

黑塞诗歌中的晦暗色调描绘了伴随他一生的疏离、抑郁、对童年的追念,以及对母亲、家园和朴素宗教信仰的渴望。和荷马笔下的奥德修斯一样,思乡之情驱使黑塞一次次踏上旅途。和奥德修斯一样,黑塞在当下世界几乎找不到满足。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坐骨神经痛和眼疾让他度日如年。一些诗歌记录了黑塞如何从友谊、美酒、女性、神话、梦境、对死亡和新生的思考,尤其是从大自然中寻求慰藉。然而,黑塞的诗歌创作过程并不局限于对慰藉的寻求。在这些诗歌中,黑塞的痛苦在一种自发的希望中获得了转化,这种希望蕴含的能量通过诗歌传递给了读者。转化的动力来源于黑塞的“自我怀疑”和自童年起就怀有的信念。在他的信念体系中,“大自然是充满精神的”是他永恒不变的信念。黑塞相信,精神是不朽的:“是它,而不是你或者我,活到了今天。”黑塞所说的“活到了今天”是指精神“与死亡抗争,使自己不朽”。自然得以生存,灵魂得以新生,两者都来自上帝。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我们是上帝手中的泥土,仔仔细细被揉捏,但没有烧制成形”,因此我们永远无法实现我们永恒的目标:像石头一样坚固,永远以一种形式存在。”最后,“留给我们的是恐惧和颤栗/在我们的旅途中从未化解为安宁”。对黑塞来说,这是我们存在的最基本的特征。

在黑塞的诗歌里,“恐惧与颤栗”表现为一种转化的赋格。他有时会表达这样的信念:他的生命就像“树上的一片叶子/就像无数早期生活在森林中的人们”。有时,他将自己视为无处不在的化身:“去这儿,去那儿,成为人,成为兽,成为树”,“世间充满色彩的梦没有尽头”。在《一个诗人的死亡之歌》中,黑塞想象自己完全脱离了轮回,“在阴影里/在虚无中,从未诞生/在那里可以对所有事物一笑置之”。正是在这种不断转化的宇宙观中,黑塞以最无遮的人类形象出现,也最贴近他作为艺术家的本质。

在《致美人》中,黑塞祈求一种古典的死亡:“啊,夫人,暗淡的摆渡人/你会带我回家吗?”在他“冬季”(晚年)时期的另一首诗《在某处》中,黑塞梦想死亡是一个家,一个他可以安息的永夜之地:“我的名字随它的主人而逝/我的诗歌将继续响起。”然而,黑塞对死亡的屈服只是一种短暂的情绪。在《初雪》中,他欢迎“充满痛苦”的死亡,因为无论“我已经历过多少次痛苦的死亡/新生是每次死亡的嘉奖”。

《黑塞四季诗文集(共4册)(精)》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编者:(德)乌尔丽克·安德斯
译者:楼嘉
出版时间:2024年08月

黑塞并没有在他的作品中永久性地解决死亡与新生转变的问题。在一首名为《最黑暗的时刻》的诗中,他强迫自己直视“死亡的深渊”,这种直视死亡的经历“抹去了我们已知的慰藉”,撕裂了深埋于他内心的歌曲。但这非但没有压垮他,让他遁入新生的幻想,反而将他带入了当下。他写道,这一刻“教会我们沉静与安息/使我们成长为诗人与圣贤”。

沉静是黑塞作为诗人和圣贤的基本品质。黑塞毕生勇于揭露自己撕裂的内心,并且善于将自己的苦恼转化为美丽的艺术,这本身就是圣人的智慧。

黑塞邀请我们去爱世界和我们的生活:“穿透世界的骗局,蔑视世界,也许是伟大的思想家的目标。而我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是能够爱世界,用充满爱、钦佩和敬畏的目光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看待所有的生命……”

黑塞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者,他在爱情中经历了剧烈的波动:狂喜的激情与难以忍受的孤独交替出现。对黑塞来说,爱情往往是无情而严厉的,但他在爱情中超越恐惧,与超越自我控制的爱情相抗争,使他对爱情的本质有了洞察,写下了记录幸福爱情以及因为失去爱情而备受折磨的伟大诗歌。

在通往爱情的漫漫长路上,黑塞像我们每个人一样,扮演了许多角色,在爱情中跌宕起伏,在激烈的渴望和痛苦的绝望之间挣扎,在幸福的结合和令人心碎的拒绝之间徘徊,在罪人和受害者的身份之间切换。但黑塞经受住了挑战和困惑,并且在其中茁壮成长。他为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每一次艰难的爱情旅程值得每一场磨难与痛苦。

巴门尼得说:“对我来说,从哪里开始都一样,因为我会再次回到那里。”这句话也适用于此,因为我们会一次又一次地回到黑塞、重读黑塞。

作者:楼嘉

(本文原载于:浙江文艺出版社公众号)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