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图书馆许地山藏书珍本选辑》出版座谈暨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2023年09月19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9月19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图书馆许地山藏书珍本选辑》出版座谈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图书馆许地山藏书珍本选辑》一书共100册,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曹新宇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洲太平洋学院文化、历史与语言系裴凝(Benjamin Penny)教授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共收入许地山藏书139种,以许地山的道教史研究及思想文化史、社会史重要文献为主。这些藏书是明清及民国时期儒释道三教的特色文献,也是学术界最为关心的许地山宗教史与民俗学研究资料。

许地山(1894—1941),名赞堃,字地山,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之一,著有《落花生》《命命鸟》《春桃》等散文、小说名篇,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文学作品集传世。许地山早年就读于燕京大学教育学系,毕业后转读神学院。1923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语学部攻读比较宗教学硕士,1924年转入英国牛津大学东语系,学习梵文与佛教哲学,1926年毕业回国,就职燕京大学,教授宗教史、印度哲学、人类学等课程,并兼任哈佛燕京学社导师。1935年,转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任、教授。1941年8月病逝于香港。著有《佛藏子目引得》、《中国道教史》(上册)、《扶箕迷信底研究》及哲学史、宗教史、民俗学论文、译著多种。许地山治学强调掌握世界学术前沿,方法上注重将人类学、民俗学与宗教史研究相结合。他是真正从儒释道三大传统入手研究中国社会,并利用新材料解决新问题的倡导者,也是学界公认的史学家、社会学家和宗教学家。许地山去世后,其生前珍藏的中文、日文藏书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图书馆购入收藏。这批藏书不仅对研究许地山的生平和思想有重要意义,同时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

本次出版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图书馆许地山藏书珍本选辑》所选刊藏书不乏孤本、珍本,如清刊本《明州定应大师布袋和尚传》和清刊本《玉局心忏》等保留了该文献早期版本的序言等;万历《林子三教正宗统论》,较现行的各版本为早。同时,许地山还藏有民国时期著名学者的珍品赠本,如冯友兰题签的《新理学》,胡适赠送、马君武题签的《神会和尚遗集》等。藏书中还多见许地山“面壁斋”“面壁斋图书”图章钤印等。

与会专家指出,本书选刊的藏书中,不乏学界迄今罕有发现的珍稀文献,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本书的出版在版本学、图书史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亦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哲学、儒释道思想、民俗史以及社会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许地山的藏书内容极为广泛,通过这些藏书不仅可梳理其治学的门径与取法,还有助于丰富对清代以来的传统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各个侧面的认识和了解。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立即购买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立即购买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