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神童出,古代的神童举不胜举,他们自幼聪慧、志向远大。然而,其中有不少神童却命途多舛,或早早陨落,或死于非命,只有一位做到了能文能武、青史留名。每当人们提到他,总会感叹一句:“五百年来,一人而已。”
他,就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
王阳明出生在浙江绍兴府余姚县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王华自小便被誉为“神童”,有父若此,王阳明一出生就顶着“小神童”的光环,更是被家里人寄予厚望。
传说小阳明的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才生下他。有一天,小阳明的奶奶午休时突然梦到有仙人踏云送子,又梦到家里突然失火,一时间火光冲天。小阳明的奶奶一下子就从梦中惊醒,醒来却看到大家都在等着给她道喜。原来,是小阳明出生了。
小阳明自出生就得到了周遭人的关注,可他直到五岁时还不会说话,这不仅急坏了家里人,连周围的邻居们也逐渐将之前的“小神童”之说当作了笑谈。但就在五岁时,经一位老道指点,小阳明顿然开悟,不仅能开口说话了,而且一开口便惊艳四座。从此,一代圣贤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人生。
虽被后世尊为圣贤,但王阳明年少时的成长经历并非一帆风顺,曲折总是难免。
王阳明自少年时期就喜欢习武,不肯专心读书,上学时总是偷偷溜出去做孩子王,如战场上排兵布阵一般。父亲见了很生气:“我家世代以读书显贵,用得着这个吗?”他反问一句:“读书有什么用?”把父亲气得够呛。经父亲管教后,他的学业日益精进,却也从未改变自己习武的志向,这为他今后独自领兵评定南赣之乱、宁王之叛、广西匪患奠定了基础,被人称为“明朝最会打仗的文臣”。
父亲的官署里种有很多竹子。遵循程朱理学中“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必有豁然贯通处”的教诲,王阳明和好友钱友同相约,从早到晚默默地盯着竹子,看谁能更早透过这些竹子格出天理。三天后,钱友同坚持不住了,中途退出。七天后,他也出现了幻觉,对竹格理遂以一场大病告终…………
史学大师钱穆说,王阳明是一个多方面有趣味的人,在他的内心,充满着一种不可言喻的热烈的追求,一毫不放松地往前赶着。他像有一种不可抑遏的自我扩张的理想,憧憬在他的内心深处,隐隐地驱策他奋发努力。
曾写出“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的他,自己也早已成了人间万姓仰头看的“光明月”,激励着大家不断前进、不断追求。
《少年王阳明》一书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刘耀辉创作,是一个讲给中国孩子的古代圣贤成长故事。作者依据翔实的史料,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让读者走近少年王阳明,在感受一代圣贤的少年生活的同时,受到孝亲敬长、志存高远、英勇无畏、光明磊落等宝贵品质的熏陶,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传统美德的滋养。
作者刘耀辉教授本身的成长经历,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讲,也是很有教育意义。从费县一中的倒数第一,到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北大……作者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写在了随书赠送的书迷手册里,希望能够激励到每一个孩子。
让我们跟随刘耀辉教授的这本《少年王阳明》,一起走进这位古代圣贤的少年世界!
本书还得到了多位名家的推荐
曹文轩(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
在喧嚣的时下,刘耀辉的写作总是富有古典的诗意,这或许是因为他的骨子里“不可救药”地坚守着北大人的理想主义。
高洪波(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刘耀辉在创作中,始终执着地追求最可珍贵的儿童文学品质,其作品因而也就具备了动人心弦的经典诗性之美。
楚三乐(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一路走来,刘耀辉的儿童文学创作道路可以说是历尽千帆,但是他为了内心的精神追求一直不断地去努力实践自我超越。读刘耀辉的作品,我的头脑中会有几位这样的文学人物交替出现:他们是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俄国诗人莱蒙托夫,以及丹麦儿童文学作家安徒生,他们有手持长剑以梦为马永远在路上的骑士;有力求将自己漂泊而孤独的思绪唤归于内心安宁的精神贵族;也有悲天悯人,以情暖伤,对生活充满渴望的儿童文学的先行者,天赋与机遇、良知与勇进、善良与迷茫……
作家简介
刘耀辉,1976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现为青岛科技大学文会学者特聘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传媒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多米尼克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42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近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专项课题等科研项目多项,公开发表论文、小说等100余篇,著有长篇少年成长小说《野云船》《山有扶苏》《少年王阳明》、短篇小说集《飞吧,黑居易》、长篇童话《布伦迪巴》等,译有《彼得兔的故事全集》等。作品曾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来源:百道网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