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 新书分享会

2023年05月05日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什么样的建筑才能被认为是20世纪建筑遗产?为什么我们要关注、保护20世纪建筑遗产?那些曾经或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建筑与街区,何以成为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瑰宝?其背后蕴藏着怎样的价值?代表国际潮流的《世界遗产名录》又是如何看待它们?这些问题就是《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一书出版的价值所在。

建筑是凝固的音符。它们不是简单的石砖堆砌,它们用材料、结构等视觉可见的元素,创作着千变万化的“旋律”。这些旋律背后,有地域及风格的创作者巧思,记录着当时当地的历史文化,映射着曾经的百姓生活。20世纪经典建筑就是对20世纪百年历史风云的记录,是当时人们对生活与美的理解与呈现,更是使用者对这些建筑最有发言权的阐释。对发生在百年前后建筑遗产的保护,不仅需要专家学者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参与和倡议,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形成广泛的共识。

在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指导下,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历时三年,组织20多位建筑文博设计界专家学者及高校教师,编撰的《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一书,不仅展示了与世界同框的中国20世纪经典建筑项目特色、历史文化背景,也揭示中国20世纪建筑师的创作人生;不仅助力“建筑保护”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也为中国从世界遗产数量大国步入世界遗产“文化强国”补全遗产类型作出努力。

《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既是服务国内建筑业界与大众的20世纪建筑遗产普及读本,也是让世界领略中国20世纪与当代建筑遗产瑰宝的窗口。阅读该书,将从历史人文的角度看中国建筑,更可赏析到不一样的现当代中国建筑智慧。

5月4日下午2:00,五洲传播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携手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在北京前门北京坊的PAGEONE书店共同举办《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新书分享会。

分享会现场,文博界大咖——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中宣部原副秘书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建筑界大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会长马国馨,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五洲传播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宏,以及十几位来自建筑、文博界的专家学者,一起探讨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传承,《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的出版意义,建立遗产保护公众共识的重要性。活动由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金磊主持。

通过与会领导的祝辞,线上线下嘉宾、专家的解读,相信会有更多的读者了解到《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一书的价值,因为它确在遗产类型方面为中国建筑遗产及20世纪中国建筑经典面向世界予以“导读”,更从建筑文化普及上让更多的中外公众了解现当代中国建筑发展的主脉,从而提升中华文化的自强与自信。

 

《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故宫博物院-单霁翔、中国建筑学会-修龙、中国工程院-马国馨推荐)》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作者: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
出版时间:2023年04月

一、《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内容介绍

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历时三年,组织22位建筑文博界设计大师及总师级人物、高校教师,编撰的《20世纪建筑遗产知识导读》一书,在展示与世界同框的中国20世纪经典建筑项目设计特色、历史文化背景时,也介绍中国20世纪建筑师的创作人生;更为中国从世界遗产数量大国步入世界遗产“文化强国”补全遗产类型、赢得建筑遗产话语权等方面探寻路径。《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既是服务国内建筑业界与大众的20世纪建筑遗产普及读本,也是让世界领略中国20世纪与当代建筑遗产瑰宝的窗口。阅读该书,不仅明史看建筑中国,更可赏析到不一样的现当代中国建筑智慧。

20世纪在中国崛起的几代建筑师的作品与思想值得展示,他们对城市、建筑、园林、艺术的集成般贡献,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发展高度的结晶,更在于它已经越来越让人们从中感知到其蕴含的精神世界与独特魅力。20世纪初将现代建筑思想带回本土并付诸实践的第一代、第二代建筑师的作品毫不逊色于外国同行,但他们有太多人寂寂无名。新中国后成长起来的第三代及改革后的第四代、第五代建筑师,他们的设计实践,已在中国与世界范围内“亮点”呈现。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的《北京宪章》倡导只有总结归纳20世纪建筑创作规律,只有用遗产观去审视它们的价值,才可在面向21世纪的设计之路上有所遵循。

展示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不断传承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人与城市和谐共处的理念,以书载道传递勾勒中国20世纪建筑巨匠作品与思想的轮廓,向世界讲述一个有胸怀、有美感、适用、经济的中国建筑设计智慧的“故事”,无疑成为《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的出版及推介价值。

二、特色

《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从补全建筑遗产权类型出发,展示与事件遗产界“同框”的中国“读本”;

《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旨在鼓励20世纪遗产的社会认知,扩大建筑文博界影响力的同时,强化20世纪遗产活化利用研究,开创公众收藏、保护、研究、调研、发现20世纪建筑遗产的新局面。

《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在表现作品时,更呈现有20世纪杰出设计者的创作“思想集”;

《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纵览本土的20世纪建筑创作观,成为归纳可学、可品、可观的示范“个案书”;

《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基于比较方法,不仅挖掘国内外20世纪建筑文化思想史,还是赢得中国建筑文博界话语权的“新篇”;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立即购买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立即购买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