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旧延续了温铁军教授一贯的“宏大叙事”的风格,将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变迁回嵌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之中进行研究,运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手法,力图客观全面地呈现以苏南地区为代表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比较优势。
虽然本书被归入温铁军教授一个新的丛书系列,但其思想内核仍然与《八次危机》《去依附》《全球化与国家竞争》等作品一脉相承。为本书写作而收集的大量资料同样为《八次危机》的写作做了准备。在《居危思危》一书中温铁军教授所提出的“国家综合安全‘三元悖论’”这一理论的基本框架也是团队在做苏南研究时搭建起来的。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地理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不同区域因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限制而差异显著,所选择的发展路径也必然各不相同。对于中国的发展经验,绝不能仅凭教科书上的理论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就概而论之,作为研究者,唯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去深入调研、长期观察、对比分析,才有可能得到真正有价值的判断和结论,形成立足本土的理论创新,从而梳理出中国发展的真实经验,这是温铁军教授开启“中国区域比较研究·经验解读”系列丛书的初心,《长读苏南》是这个系列的首部重磅作品。
“苏南”历来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到21世纪以来苏南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片土地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上演着“低成本”和“高速度”的增长神话?本书总体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中,作者从政治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框架入手,分析了资本、土地、劳动力三要素在苏南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组合特征,以及由此而派生的制度安排,不仅解释了苏南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如何能在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做到农业不萧条、农村不衰败,也解释了21世纪初期外商投资选择苏南的内在原因;下卷则将研究目光聚焦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与变迁,从中可以看到政府采取的“逆周期”和“跨周期”调控促进区域经济朝高水平、高质量方向发展的相关经验。
“中国区域比较研究·经验解读”系列的出版,不仅为形成整体性的“中国经验”、建立“中国话语”打下了基础,同时对于促进国际间的广泛交流也具有重要意义。
——董筱丹
作者:文讯
(本文原载于:东方经济书讯公众号)
来源:百道网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