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新书丨《徐正濂行迹选》

2023年03月05日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徐正濂行迹选》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作者:徐正濂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

徐正濂先生为当代篆刻家、书法家,其印章风格取法黄牧甫、齐白石、来楚生等,刀法简明率直,其书其印皆奇崛凌厉张力十足,具有强烈独特的个人风貌。《徐正濂行迹选》一书分为书法篇、篆刻篇、文字篇、岁月篇四部分,其中书法篇收录了徐正濂近年创作的篆书书法作品七十件,篆刻篇收录他几十年来创作篆刻作品七十件,文字篇收录他多年来对书法篆刻艺术的考证与哲思十余篇,全书展现了徐正濂年届古稀在书法篆刻之路经行之足迹,集中体现了其书法篆刻艺术方面的探索与成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徐正濂,又名徐正廉,笔名楚三,1953年生于上海,农工民主党员,师从田桓、钱君匋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第七届理事兼篆刻委员会副主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等。有《当代中青年篆刻家精选——徐正濂卷》等数十种出版物。

自跋
他生未卜此生休

再过数月,我就进入七十周岁了。十二年前,我曾说自己“站在暮年的门槛边”,现在则是登堂入室了。而所谓“古稀”确是古稀而已,现在七十岁很平常。国人男性最新统计的平均寿命是74.6岁,而上海男性更达到81.8岁。按我虽孱弱却并无什么太严重的基础疾病之现状,以平均寿命考量,我还是对苟活有信心的。而以身心投入最巨之书法篆刻来说,我也觉得似还有余勇可贾,或者还能再有少许变化些微进步,再有否定自己的机会。但是我又很清醒很明白很自知:无论还有多大的信心,“老夫聊发少年狂”,要想在书法篆刻方面“大器晚成”,再取得什么“成就”,那是不可能了,“他生未卜此生休”也。所以,效古人遗风,“刻一部稿”,作一个虽不盖棺论定却也差不多了的汇报,或正其时也。而仓促赶在杖国之年草草,是未能免俗。

这里的七十件书法,都是最近一两年的习作。缺陷是肯定的显然的:雷同。但因为退休以前写字较少,基本没有留下什么“历史作品”,难为无米之炊。而近几年确实主要精力放在写篆书上,没有功劳唯有苦劳,没有提高唯有拔高,但自以为还算勤奋,敝帚自珍,权且就贻笑大方吧。

篆刻作品的时间跨度比较长,书里第一方的“神龙见头不见(尾)”,是年我参加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的投稿。三十四年来,中国篆刻创作有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神龙见头不见(尾)”的相形软弱很显然。但毕竟算是我当年的重要作品,是年轻时学习来楚生篆刻的重要“行迹”,所以就不耻幼稚了。最新的作品则是“翕张”,或可窥见当下我的创作审美。三十四年时间跨度的习作,一定存在风格混乱的问题。但几十年的篆刻学习,“行迹”无定,不乏可疑之处,事实如此,我就不作太刻意的粉饰和选择了。真正对不起读者的是,这里的篆刻很多以前发表过,恰和书法相反,不是“最新研究成果”。因为右手腱鞘炎一直未全愈,刻印为艰,近些年的篆刻创作很少,姑且也只能如此了,以充七十方印之数。

文字篇少一些。我不是作家不是写手,本来就没有什么“著作”,更缺乏值得一读的篇章。写过一些专业的文章,不无冷僻;所以我有意选择相对不太专业的,选择有点烟火气有点生活味有点寻衅滋事的,力求好读,不装深刻。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文章都写于多年前,只是记录下当时的“行迹”而已。其中部分观点,我自己后来也有修正、改变甚至悔悟。早年的狂狷之气,于今也已经平淡。所以,感谢关注感谢批评;若有商榷,恕我就不参与了。

岁数大了,喜欢回忆。回首七十年人生,我是赶上了好时候的。幼年、早年、青年的生活很艰苦。不思量,自难忘:小学毕业体检的时候,我的发育状况署为“一般”,故今日之瘦骨穷骸,盖渊源有自;十七岁到江西插队落户;二十二岁回沪,在里弄生产组工作,七角钱一天;年进针织工厂上班,高温车间三班倒;直至年“下岗”,借调到书法家协会工作至退休。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生活如股票之正在底部酝酿,而后改革开放进入高速发展期,生活则如股票之开始“主升浪”,基本是二十年不回头,节节高攀。相比父辈,相比书画界前贤,我很幸运,知足矣。衷心感谢时代,感谢改革开放,感谢提携、帮助过我的师长同道。反过来说,生活若真如股票,也不会永不回头地上涨,盘整、回荡也很正常。世事多变幻,经济有周期,华为的任正非说:今后十年,全球经济都不会好。也许吧,但社会和生活整体向上的大趋势不会改变,进入主升浪的股票不会再创新低,值得坚信。

何况我已没有高的物质追求,粗茶淡饭、良辰美景足矣,岁数大了,生活本来就宜乎简单。日本人主张“断、舍、离”,我深然之,有些事情有些缱绻有些恩怨,该断则断,该舍即舍,该离要离。中国老例,以六十年为一轮回,人活过六十就算收回投资了。至于七十以后,那是额外赚来的岁月,是预期外的利润,是夜草是横财,值得惊喜值得感恩,却不值得再生出大的奢望。想想什么还可以继续,什么没有必要恋栈的——则书法篆刻也许不妨维持;股票宜逐渐淡出,情绪随指数震荡非老年人所宜;盆景该少养,太费体力;1984年买的中华书局二十卷本《资治通鉴》,三十八年来惭愧竟然没读过一卷!悲观于此生恐怕是读不完了,但多少看他个几篇吧,以后或有脸见司马光先生。京城老友崔爷说:“正濂兄,还没开抖音吗?赶快,咱俩联手,不愁没粉。”我想过,抖音是好东西,如果还年轻我一定玩,我不相信一个完全拒绝时尚的人做得好艺术。但落日余晖了,他生未卜此生休,既已启动做减法的人生程序,就还是免了吧。谢过崔爷!苹果公司的库克说:苹果每年有许多极好的创意,但我们只选择一项,并极力把这一项做到最好。我生愚钝,到晚年了才有点明白道理,当然是没有时间把哪一项做到最好了,然而这方向恐怕依然是正确的明智的。


(本文原载于:上海书画出版社公众号)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立即购买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立即购买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