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向老一辈出版人致敬——《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编辑等接受直播访谈

2023年02月28日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与已经和正在陆续出版的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史相比,这本书反映的内容更为突出,更为集中,在已经出版个人自传的基础上,把几十万字自传内容,加工浓缩成1万字的口述文章,加上口述视频,使老一辈出版人口述的内容,在融合中实现了立体化、形象化、多样化,得到了延伸和深化。

由中国出版协会支持、推动,由江西高校出版社、青岛城市传媒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和北京书友之家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共同参与的《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启动的消息发布后,以出版记载历史、传承精神的主题出版物形式,向老一辈出版人致敬的创新之举,引起了出版界的广泛关注。2月25日,《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编委、作者、出版社社长等应邀进入北京图书订货会新闻直播间,接受了主持人的访谈,和大家分享《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项目推进情况。参加访谈的有:中国出版协会副秘书长、《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编委会办公室主任刘丽霞,作者、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原董事长陈为江,江西高校出版社社长陈彩云,青岛城市传媒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丽楠,江西高校出版社顾问、总策划朱胜龙。

刘丽霞介绍了编委会如何精心谋划,加强内部及内外的沟通协调,加强针对性的指导,确保《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项目运作计划的顺利实施。把老一辈出版人踔厉奋发、甘于奉献的精神宝藏转化为出版界的共享精神财富,促进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职责。最近几年,民国时期出版人物的研究红红火火,出了不少成果。相比之下,对新中国出版人物的研究则有待进一步加强。《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的作者都是出版界德高望重的前辈,都是出版界的杰出代表,该书反映的并不是老一辈出版人的整个人生,而是集中反映他们所亲历的出版界重大事件,反映他们从业经历中的精彩片段,以小见大,通过他们所亲历的重大事件,以及重大事件产生的社会影响,反映新中国出版发展的成就。与已经和正在陆续出版的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史相比,这本书反映的内容更为突出,更为集中,不少作者在已经出版个人自传的基础上,把几十万字自传内容,加工浓缩成1万字的口述文章,加上口述视频,使老一辈出版人口述的内容,在融合中实现了立体化、形象化、多样化,得到了延伸和深化。口述作者在新中国成立后亲历亲为的出版实践,既见证了新中国出版发展的成就,也总结了新中国出版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探索了新中国出版改革与发展的规律,丰富了我国出版文化研究,为书写新中国出版史,提供了真实、鲜活的史料。

陈为江表示,《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项目的实施,书写历史,传承精神,为出版业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这既是出版社的工作,也是我们作者的任务,经历过出版业改革发展的老出版人,有责任把这段重要的历史整理出来,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

陈彩云概括了《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的5个特色:一是代表性。第一辑入选的17位作者,在全国出版界有一定影响,为新中国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新中国出版人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出版政府奖、韬奋出版奖、新中国成立60年新闻出版系统“三个一百”优秀奖等全国性出版奖项的获得者。二是真实性,口述的内容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出版实践,其中不少事件在新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以利改税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政策的出台、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北京图书订货会的创办、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思路创新等,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十分感人。三是史料性。作者口述内容紧扣当时的出版改革发展实际,重点反映对促进全国或地方出版改革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产生过一定影响的事件,或是作者亲身参与或主持制定的对出版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的政策性文件,或是作者亲身谋划或参与推动的在出版界产生一定影响的事件,或是作者策划或主持的在出版界产生一定影响的重点出版工程,或是作者经历或参与的在出版业发展进程中产生一定影响的活动,为研究、书写新中国出版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四是紧迫性。入选的作者都是1945年以前出生的高龄老人,平均年龄在85岁以上,其中半数以上是鲐背老人。近几年,每年都有高龄出版前辈离世,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紧迫性,越早开展,就越能争取主动,收集更多的宝贵资料。在一定意义上,组织口述的过程也是抢救宝贵资料的过程。五是融合性。《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既有口述文字,也有口述视频、照片及作者手书的有代表性的工作文案、书信、文章影印件,通过编辑加工,运用融合技术,在书中嵌入二维码,读者扫描二维码,就能观看口述视频,以形象生动地反映老一辈出版人的工作成果和音容笑貌,体现老一辈出版人的文化情怀与奉献精神。

韩丽楠:承担《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的影像摄制工作,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作为融合出版项目,通过视频、照片以及文件资料的形式,全方位反映老一辈出版人的奋斗与奉献,展现中国出版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为老一辈出版人录制口述实录,是抢救性的采访和记录,为中国出版记录一段历史,与江西高校出版社、北京书友之家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一起,为出版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有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的力量。

朱胜龙说,《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作为新时代出版人向老一辈出版人的致敬,不是出版前辈整个人生的回顾,而是选取出版前辈从业经历中的精彩片段,讲述出版前辈的动人故事。所以在编辑出版流程,是先形成万字口述文章,再录制口述视频。由于口述作者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参加了出版工作,其工龄与新中国同年,目前都年事已高,要对几十年前经历的主要事件,进行回忆、梳理,形成清晰的口述思路,整理出完整的故事,显然是个挑战。令人感动的是,这项工作得到了老前辈的大力支持,他们克服了身体虚弱、记忆减退、精力不济等困难,认真准备文字材料,接受口述访谈,体现了老一辈出版人的责任担当和高风亮节。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原发行处处长、94岁高龄的王久安是北京图书订货会的创始人之一,在创办北京图书订货会的过程中,见证了图书发展体制改革。他认真搜集资料,一笔一划地写出了1万多字的口述稿,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立即购买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立即购买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