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上午11点,2023年北京图书订货会,阅读推广人、作家赵宇给大家带来了一场亲切而精彩的现场交流活动暨《小时候,每天放学跑回家》新书发布会。
在现场,赵宇和读者们分享了该套书的创作历程及写作心得。《小时候,每天放学跑回家》(一套三本)是赵宇为小读者精心打造的一套校园生活小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里倾注了作家对童年时光的很多情感,很适合爸爸妈妈和孩子共同阅读,一起探寻爸爸妈妈们的童年回忆。
答:不过时……首先,在准备阶段,我做了很多功课,包括收集了大量90年代的资料物件,采访了很多同龄人,尽可能的还原那个年代的很多真实景象,……对我的80后、90后同龄人来说,还原这段尘封的记忆,是情怀所系,是生活所感,肯定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其次,对于当下的小朋友来说,他们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但书里的故事、人物,都是真实而鲜活的,书里人物成长过程中的童真童趣、喜怒哀乐,应该也和当代小朋友的成长生活高度贴合……此外,我在书里记录了很多民风民俗、特有的年代记忆,可以给今天的小读者提供增广见闻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爸妈就是当年那些经历过书中故事的80后、90后们,看看父母的童年故事,或者在父母的陪伴下,亲子一起读过往的故事,应该是一种难得的、浪漫的、时尚的阅读体验吧。
答:从前没有互联网,没有智能手机,不是信息大爆炸、全民自媒体的时代,文化供给相对较少,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就那么几样,我觉得反而普及性更高,同质化更强,更容易产生相似的回忆和广泛的共鸣。就像春晚,大家对八九十年代春晚的每个节目都如数家珍,对近十几年的呢?……我小时候,打开电视,就那几个台,就那几部动画片,后来好些了,有了卫星电视,但也常常一连十几个台都播一个剧,按遥控器可以连着一直看。……这些都是真事,很多动画片,我都写到书里去了。
答:……我讲两个书中根据真事改编的故事,可能也是现在小朋友会遇到的问题。第一个故事,讲的是搬家和转学……小时候家里在农村,爸妈想让我接受相对更好的教育,给我转到了区上的好学校,但刚开始我是不理解的,甚至很抗拒,……农村小孩的口音、衣着、成绩等很多问题,都突显出来,很难融入,那时候还有高年级、外校“坏孩子”的欺负,这些难关怎么闯过,如何融入转学后的新世界,不忘老朋友、结识新朋友,我在书里都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答案。第二个故事,是卖面包的小男孩,也是真事改编的,讲和父母、和出身、和原生家庭的和解。那时候妈妈上班发不出工资来,单位只能发几箱子面包,需要周末一家人上大街卖面包换钱,换生活费,遇到城管怎么办,遇到熟人怎么办,如果班里再有几个炫耀的、嘲笑的,那种反差感、屈辱感,对一个尚未形成成熟价值观、虚荣心很强的小朋友来说,伤害太大了,对他的自信心可以说是很沉重的打击,会对给不了你体面、和同学一样的衣食物件、心仪许久的生日礼物的父母,产生疏离、埋怨、厌恶甚至是憎恨,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也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出一个解答。这样的故事,这样的细节,书里还有很多,倾注了我对童年时光的很多情感,是真情实感,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多看看。
作家寄语:
不论年纪多大,我都努力让自己做一个保持童真和快乐的人。没事的时候,我喜欢读书、讲故事、看云彩、追彩虹。当然,最喜欢做的事还是看动画片。我想把记忆中自己小时候看动画片的往事讲给大家听,于是,就有了这套书:
一点旧时光,
两眼回头望。
三个小伙伴,
四季格外长。
五狮来合体,
六点聚厅堂。
七彩绘童年,
八音奏妙响。
九州寄读者,
十分送梦想。
《小时候,每天放学跑回家》小贴士:
很多80、90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童年记忆——小时候,每天放学后,
就急着收拾书包一路跑回家,只为搬好小板凳,准时看一集电视台播的动画片。
本书以这个经典场景为切入点,别出心裁地用怀旧动画片为线索,分9个章节,以9个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的小故事,讲述小男孩姜胡和小伙伴们从1995年到2000千禧年前后的小学成长时光。这部主打怀旧、亲子、成长的作品里,有那个时代的大事件、小情怀,有很多80、90后看过的动画片,经历过的过往,认识的人;有得意,有出糗,有困惑,有感悟,有少年的烦恼,有成长的喜悦;有亲情,有友情,甚至还有青春期的一点萌芽和影子。
除了回忆的共鸣外,小主人公们成长过程中喜乐哀愁的心绪写照,放在今天也不过时,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也是极为有益的参考和帮助,很适合已为人父母的80、90后带着孩子一起阅读,给他们看看爸妈童年往事的同时,也许会有其他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嘉宾简介:
赵宇,1987年生,属兔,山西人,现居江苏,爱读书爱分享爱尝试的水瓶座,做过警察、自媒体、文案策划、大学客座老师、电视节目顾问、读书专栏作者。近年来,热心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是第四届江苏省书香家庭,苏州市优秀阅读推广人,自创公益阅读品牌“爸爸的书房”,很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
作者:宋冬昱
来源:百道网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