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后疫情时代中国书店的现状与破局——请回答2022:民营书店的“暂停”与“重启”

作者:佟书整理;陈贤采访   2023年01月11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此前,线下举办的“2022中国书店大会”首次转战百道网旗下的百道学习APP,以直播形式呈现给大家。大会举办后正值辞别旧岁迎来新年之时,百道网向部分民营书店提出六问,以期了解行业缩影,更期他们对未来的展望和规划。2022年,全国范围的书店都在负重前行,为了生存竭尽所能。降本增效是他们的首选,尝试直播是他们的良方。可以说,这些书店能活下来已经是很大的成功,如果还在盈利或者开新店,绝对称得上是行业优等生。

在与部分民营书店同仁对话中,他们不约而同提到2022年书店的生存压力,也直言直播带货,尤其是“董宇辉热”带火的图书销售,让凛冬时期的书店看到一丝光亮。当然,也不乏有人担忧其带来的价格战以及书店面对出版社入局直播后的竞争等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行业佼佼者西西弗仍是书店行业风向标,一举一动都得到书店从业者的极大关注。低调但活得潇洒的小众书店同样收获不少目光,很多书店希望能从他们身上汲取经验。

除少部分民营书店经营校园书店外,大部分民营书店因为时机不成熟,没有布局校园书店的打算。

为了精细化运营书店,书店同仁一致认为,选品、策划、营销和管理是书店未来需要继续努力的功课,希望专业人士能给予指导。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3年,民营书店从业者希望能走上正轨,而防疫措施的调整,算是为线下实体店带来的利好消息。民营书店将主动出击,卯足劲儿抢回“失去的三年”,恢复书店行业的元气。

1. 对于已经过去的2022年,您认为书店业经历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您特别关注的行业事件或者动向是什么?

PAGEONE书店总经理陈鹏:2022年是疫情第三年,书店业承受着比2020年、2021年更大的生存压力。书店业的信心也被疫情的常态化持续影响,大家普遍变得更加谨慎,继续节衣缩食、储粮过冬。

2022年比较关注的行业事件有线上直播卖书的发展趋势,比如新东方转型后的“东方甄选”所展现出的强大的卖书能力;有华语重要作家王朔埋头十五年后推出新作《起初.纪年》后所掀起的行业热度等。

几何文化总经理几何书店创始人陈晓明:很多同行伙伴开始关注“书”之外的事宜,比如文化活动。不管是连锁品牌还是独立小众书店,大家都开始倾向于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来丰富实体的内涵,这样的改变或许源于官方层面对文化发展的重要定向和决策,使得未来在物质基础上,大家更注重精神需求。

深圳市友谊书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玲:进入疫情第三年,各行各业都深受客流减少、消费下滑之困。这一年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开新店的更少了。比较关注出版社借助直播开始2C,作为发行的中间商实体书店面临的威胁无疑又增加了。

布衣书局总经理胡同:直播带货的兴起中,有不少实体书店店主和店员的身影,这一点值得注意。在频繁的政策变化中,实体店多不能正常开门迎客,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维持运营就成为了大问题,从过去的社群营销到后来的短视频再到2022年的直播,我觉得这是全行业的最大变化,从被动等客上门到主动出击,选择在更大的空间中寻找客户和进行销售。正如我们一位书友所说的:“实体小空间,网络大舞台”。

上海钟书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浩:行业的改变:看到一些有趣的或者垂直领域的独立书店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关注,我很高兴,书店的形态就是多样的,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共同去培养阅读氛围、影响更多人。从连锁书店的角度来说,留在行业里的一定是能沉下心来愿意好好做书店的,这在现在需要很大的坚持。

门店的改变: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书店的本职是做好选书、荐书、培养人群的阅读习惯,我们今年有更多时间和注意力放在修好内功上,减少了很多外部的干扰。我们在空间塑造、服务理念、图书品质、活动策划等方面下功夫,顺应文化消费新趋势,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服务,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实体书店的温度。同时,大力寻找盈利增长点,从完善运营体系入手,培育线上客流,通过提供线上服务等方式开拓营收渠道,努力实现顾客群体不断扩大和收入来源多元化。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特别关注的行业动向:

党的二十大在10月胜利闭幕后,全国各地出版行业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行业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上海钟书全力保障党的二十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的出版发行工作。

受到疫情等方面的影响,2022年书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和挑战。相关部门出台了扶持政策,各地书店纷纷出招,应对这些变化和挑战,上海钟书在艰难的前行中不断进步与变革。

新山書屋创始人李晖:没有感受到什么变化,一如既往的死寂。最关键的行业事件还是头部企业的发展状况,是否关店裁员,以及下一步的动向。

大众书局副总经理唐景明:近年来,实体书店的日子不好过,网上传统电商平台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大家都在感叹书越来越难卖,畅销书越来越少。2022年,新东方旗下直播间“东方甄选”突然走红,以董宇辉为代表的主播们,《DK博物大百科》《苏东坡传》《平凡的世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一批在线下门店作为常销书销售的图书,通过一场直播卖出几万册的销售量。

新东方直播的成功,充分说明与读者的互动,让懂书人、看书人卖书,读书人在直播间里,介绍好的作品,与粉丝分享读书感受,作家、出版人在直播间里,与粉丝分享这些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或编辑心得,通过放大信号强度、提高参与感、图书解读与老百姓工作生活融合,可以让更多好书被更多人知道,激发更多人为读书而买书。目前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纷纷进入该渠道,上游出版单位丰富的编辑和作家团队、对作品内容的把控这是传统电商、实体书店等渠道无法比拟的,上游出版单位卖书未来将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渠道。

南昌青苑书店创始人万国英:即将过去的2022年,实际上2022年比2021年更艰难更萧条,同行里有很多书店都没有坚持下来,好在我们还在坚持。说到变化,我想最大的变化或许就是“不变”,是我们还活着。

2022年,就是不确定的一年。从年初到年末,疫情一直像一个幽灵一样徘徊在大家头顶,不是因为病毒本身很可怕,而是因为各种极端封控和防疫措施令人惶惶不安。这样的情绪映照在书店经营上,就是物流不畅,客流锐减,消费低迷,人人躺平。实体书店“书卖不动了”是最直接的反映,好在11月以来,防疫措施终于宽松了起来,希望这会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乌鲁木齐左边右边书店总经理王忠:以图书销售为主体的独立书店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这一年我的书店最大的变化发生在2002年8月到12月,受当地疫情管控政策,近4个月书店没有营业!

行业经营无论成功或失败的事件我都关注,书店业是一个随时学习与进取的行业!

单向空间管理合伙人武延平:相比疫情的前两年,书店在经营层面受到了更大的冲击,需要更加精细化、社群化的管理模式。

最关心的动向是疫情什么时候真正结束?

广州扶光书店创始人张斌:2022即将过去,仿佛轻轻的走了,挥一挥衣袖,没有带走一点云彩。这一年我觉得书店业最大的变化是,经营趋于务实。更多的书店品牌和从业者放缓扩张和发展脚步,去思考更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以及怎样做好一家真正书店。

特别关注的行业事件是,数字时代实体书店面对直播带货超低折扣的冲击,成功的应对方式。

建投书局总经理张权:2022年,实体书店面临的行业形势更加严峻,根据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对994家开展的“全国实体书店经营情况调查”,上半年营收50万元以下的占比超过半数,严峻的疫情形势使书店难以正常运营,使本就经营困难的实体书店雪上加霜,前三季度图书零售市场也持续表现负增长。此外,一些昔日知名书店在2022年出现了明显的退出市场的状况,这也引发了对 “网红”书店的新思考,网红效应无法成为书店的立身之本,书店还是要依靠文化内核,打造核心竞争力,来获取可持续发展。

杭州晓风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钰芳:杭州晓风最近10年主要是深耕主题,包括书店的主题图书、研发的文创IP,及延展的文旅、文化服务等。

对实体书店的生存和有序发展政府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是大利好,北京出台的书店扶持政策希望能全国性推广。

2. 2022年,贵单位在哪些方面的工作成效显著?

PAGEONE书店总经理陈鹏:2022年,PAGEONE书店在核心团队的内功修炼上更上一个台阶。在对外输出文化活动服务、选品服务、空间打造、to B业务、以及会员服务等方面都有了一些新的突破。

几何文化总经理几何书店创始人陈晓明:几何2022年在实体书店、运营战略上都有比较大的动作和成果。实体书店部分在今年已经拓展到全国近20个城市,近30家实体门店,一线城市深圳、北京等项目都已签约或开始选址布局,也去到了鄂尔多斯、拉萨、承德、西昌、泰州这样的文旅名城。还实现了社区店:中海·几何文化空间、超大综合文化生活中心:万科森林公园·几何生活中心等这类型的实体布局。运营战略上,今年我们同寒树资本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以科技赋能,强文旅融合;同德商产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入开展城市更新相关的商业运营、物业管理等领域合作。

深圳市友谊书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玲:谈不上成效显著。很多工作都是慢变量,需要持续不断长期的去做,才可能显出成效。这一年我们在对顾客价值的新定义,对自身商业模式的调整,对员工学习的长期坚持这几个方面坚持推动。

布衣书局总经理胡同:我们也就是在直播卖货(不是带货,因为我们还是进货销售赚取的是批零之间的差价,不是赚提成)取了一点进展。从2月10日开始,300多天连续每天直播,哪怕在封控中也没有停止,虽然并非每天都在进行销售,但是积极地与顾客沟通,也是留住顾客的一个好办法。书店天天见,直播天天见。

上海钟书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浩:2022年,钟书阁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含线下、线上)

线下:(1)开设新店,完成连锁布局。2023年开设钟书阁浙江台州店,钟书阁宁夏银川店、钟书阁山东淄博店三家连锁门店,让钟书阁全国版图扩大至42家门店,分布在全国17个省份29个城市,完成连锁布局。其中,宁夏首店银川店于8月18日在银川开业,开业当天销售额突破10万,首月吸引客流20多万。

(2)夯实基础,拓展多元化服务。进一步打好书店基础,提供更精选的图书和商品,满足顾客的各类需要。在多业态的经营的道路上,钟书阁依然是以“书”为本源,进行探索。策划各类文化活动、主题展览、互动交流等各类活动,吸引顾客,保持客户在钟书阁的新鲜体验。

(3)推出了“时光童书馆”项目,倡导中国全民阅读从儿童阅读习惯培养,提升儿童阅读能力,帮助家长解决童书的选择和各类阅读问题,让每个家庭都在阅读中受益。为小朋友提供更丰富的绘本课和互动活动,培养孩子们从小喜欢逛书店、爱阅读的习惯。童书馆意义深远:社会由无数小家庭组成,孩子是家庭也是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阅读让社会的无数个小基数成长起来,进而推动城市整体的人口素质和文化氛围的提升、意识观念的改变,并将这种影响浸润到城市的其他产业中去,进而推动城市建设,再反哺到人们的生活中去,形成良性循环。

线上:新媒体的兴起和传统书店的经营,一定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钟书阁也有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社群等,有近100万的粉丝体量。我们会用新媒体在线上宣传钟书阁方方面面,让大家在线上也可能随时看到喜欢的书店,同时,也为线下各类活动等进行宣传。我们也会不定期进行线下分享活动,或对线下活动和门店进行直播,收获了更多粉丝的热爱。

2022年着力社群建设与维护,目前有100多个社群,社群粉丝近两万人。上海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钟书阁上海多家门店采取社群团购的销售模式,帮助10000多个家庭解决了阅读和学习的需求,也弥补了一部分线下的亏损。

新山書屋创始人李晖:2022年谈不上显著的工作,新开了两家店,开始跑3.0的门店模型。

大众书局副总经理唐景明:门店业务结构的优化:近几年我们一直在优化门店的销售结构,提高单店的自营销售收入。一方面通过精选图书品种,压缩图书上架总量,并且保证图书销售收入不下降;一方面在加大非书部分的规模,摸索尝试更多非书业务的类型,非书部分的销售规模增长明显,目前我们的新开门店单店总销售收入相比较以前的门店提高20%以上。

打造对客服务体系:为了不断提升读者在书店的体验感,2022年大众书局制定了《顾客服务标准》,该标准打造了大众书局个性及专享的对客服务。服务标准落地历经大半年之久,经历了标准制定、全员培训、部分门店试运行、全门店正式运行等环节。为了更好地推进服务标准的落地,将服务意识扎根于员工脑海中,公司制定了优质服务奖励机制,包含日红包奖励、月度服务标兵及门店评选、年度服务明星及门店评选等。在思想宣传与激励政策的双重运行下,大众书局员工的服务受到了越来越多读者的认可。自服务标准实施以来,大众书局因门店员工优质的服务得到顾客的点赞与表扬而发出的服务嘉奖令共计282份。

营运体系的逐步完善:目前已形成较完整的营运规范和制度,良好绩效体系和激励机制,也基本形成人才梯队培养和人才选拔制度。形成以总部业务团队为核心,督导、跟踪、帮助支持门店完成目标。

南昌青苑书店创始人万国英:2022年,对于书店来说虽然异常艰难,但我们也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一是积极跟进和参与社会单位馆配业务;二是用好用实政府文化惠民“一卡通”服务,送书进企业、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拓展新的销售渠道;三是参与各类书店及文化会展服务;四是青苑根据30年的专业组建专业团队,为企事业单位量身定制特色书单,特色书架、特色读书会、文化讲堂活动等;五是利用书店自媒体平台,如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策划图书专题活动,促进销售。总体而言,这些措施和努力对书店的运营和销售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馆配、送书进企业等,都为销售打开了新局面,提供了新思路。

乌鲁木齐左边右边书店总经理王忠:现在回想一下,今年的工作成效,应该是在被封的4个月里,我们书店没有停止的线上分销业务,相比以往销售量,算是有些成效吧!

单向空间管理合伙人武延平:书店日常经营虽然受阻,但在视频、音频、出版以及活动业务模块,有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

广州扶光书店创始人张斌:2022年,得益于前期的谨慎的预判,从2020年6月开始就以紧缩思维为轴线,历经2年半时间,把系统15000平方的营业面积有效收缩至10000平方的经营面积,在尽量保证建制不变的基础上,有效改善了运营成本的降低,以销售总额下降30%而运营成本下降45%的效率比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从而达到人效、周转率和坪效的提升,同时确保了我们2022年没有出现大面积的亏损问题,算是轻伤穿越。

建投书局总经理张权:2022年,建投书店坚持“以文化顾问业务为引领,以文化空间运营为基础”的业务模式:一方面,继续着力发展文化顾问业务,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客户拓展维护力度,逐步形成多维度的客户拓展体系,文化顾问业务成功实现了新进展,打开了市场化发展的新局面;另一方面,尽管宏观经济压力较大及疫情反复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为文化空间运营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但建投书店的门店仍在积极探索创新营销方式,强化店面机构客户拓展,尽力弥补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杭州晓风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钰芳:晓风的多元团队培养是最近两年我的工作重点,带领同事尝试做不同主题的跨界项目,完成与图书相关的多方向文化拓展。

2022年晓风完成的30余个项目利润占全公司总利润30%。

3. 过去一年您对哪些书店或书店品牌比较关注(包括新华或民营独立书店),为什么?

PAGEONE书店总经理陈鹏:今年行业受到疫情冲击较大,我可能没有注意到有哪些特别亮眼的书店品牌拓展动作或事件。我本人也是更加专注于自己书店的运营和发展,没有过多去关注别的品牌。

几何文化总经理几何书店创始人陈晓明:比较关注城市小众独立书店。这类实体与连锁品牌的差异可能更体现在运营方式上,因为连锁品牌的门店数量、经营面积等体量较大,运营会有较完善的体系和流程,无意间会给一些客户造成较拘泥、严肃的形象。但小众独立书店体量较小,相对来说管理更轻松和简单,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单店,拥有更直接与客户对话的机会,能快速、灵活调整经营策略,这一点很有优势。

深圳市友谊书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玲:来到深圳的茑屋。茑屋无法忽视。

布衣书局总经理胡同:我对小书店中由彭明榜先生创办的几家店比较关注。小众书坊、雍和书庭、昆仑书集。前两个由他的公司独立创办,后者是参股经营。前两个一直都比较好运转,尤其是雍和书庭,活动不断,在疫情中的北京显得很特别,昆仑书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选择了关闭,十分可惜。他的店能比较自如地生存下来,主要是出版公司在补给。依靠书店自身的图书销售和饮品销售究竟能否养活这两家书店,是我很关心的问题。有机会我会当面向彭老师进行请教。

上海钟书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浩:2022年,书店在不断的创新中寻求生存和变革。这一年,我对新华书店、西西弗、覔书店、茑屋书店比较关注。在新的消费浪潮的影响下,新华书店并没有固步自封,创新经营模式。西西弗围绕目标用户的需求进行选品和推广,客户的忠诚度比较高。覔书店和茑屋书店从“书+X”模式出发,融合多元业态,为书店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钟书阁也在这些方面积极探索,让书店不仅仅是专业的图书甄选者、更是文化引领者、多元文化体验的创造者。

新山書屋创始人李晖:最关注的是西西弗,作为行业的头部品牌,它的生存发展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行业的变化;在如此困难的2022,从C端消费者的消费变化,到供应链的支持变化,看西西弗指引方向。

大众书局副总经理唐景明:在过去的几年我们一直对西西弗比较关注,西西弗书店是和我们书店经营模式最相近的一家连锁书店,数量规模和地位位居民营书业第一位,在一些区域内也有一定的竞争关系,读者群体也相近,门店选址、运营完全市场化,单店也很少有政策扶持项止,在民营书业零售门店最重视图书主营项目。他们赢利模式、对某些类别的选品定位、装修设计、连锁数据化等等我们一直在学习。

南昌青苑书店创始人万国英:2022年,我会关注老朋友的书店,如:杭州晓风、南京先锋书店、万圣书园、重庆精典书店,万邦书店、广州学而优书店等,希望这些近三十年的书店能一直成为每座城市的那盏灯。

乌鲁木齐左边右边书店总经理王忠:先锋、1200、单向空间关注的多一点,另外还有在“书萌”群里的许多中小书店的动态我都时常关注,因为各有特色,很值得学习!

单向空间管理合伙人武延平:主要关注了做书、理想国、多抓鱼等一些新型书店。他们书店往往都不是很大,也不再局限于零售业态,经营业态也非常多元化,日咖夜酒,书店+民宿等。

品牌主理人也和传统书店从业者不太一样,在日常的营销推广层面值得学习和关注。日咖夜酒,书店+民宿等多种经营业态。

广州扶光书店创始人张斌:比较关注的是,一,有资源的,以新华为代表;二,有自己成功经营模式的,以西西弗为代表;三,有自己个性和影响力的,以单向空间为代表。

建投书局总经理张权:最关注的是樊登书店、十点读书书店等深度融合线上线下业务的书店。这些品牌在线上积累用户,而后又开设线下书店,将部分线上业务在线下同步进行,打造了全新的体验和社交入口,形成了集零售业、服务业、文化休闲、教育业、知识付费类产品融合为一体的复合业态。疫情这几年,不少实体书店都开展了线上业务,但仍以实体商品销售为主,这两家书店的模式能否为实体书店的线上发展提供更多灵感,值得关注。

4. 贵单位校目前园书店建设如何?接下来如何规划?

PAGEONE书店总经理陈鹏:PAGEONE书店目前的店面都集中在热门商圈和社区,还没有校园店。接下来暂时还没有明确的校园店建设规划,如果有特别合适的机会的话也会考虑。

几何文化总经理、几何书店创始人陈晓明:几何书店目前去到了全国近20个省会和城市,全国布局近30家门店,经营面积达5万平方米,2023年我们会走到深圳、无锡、长沙、南通、赣州等更多城市。

深圳市友谊书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玲:没有开展校园书店建设,接下来也没有这方面的规划。

上海钟书实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金浩:钟书阁在2018年就已经开始尝试校园书店的运营,在上海两所大学内做试点。受到疫情的影响,这两家店于2022年关闭。校园书店内对于推广全民阅读,提升高校校园建设水平有着得要的意义。但是,校园书店的建设与当地的政策、校园的规划有密切关系。未来,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们还是会与高校进行合作,建设有钟书阁特色的校园书店。

新山書屋创始人李晖:我们没有涉足校园书店业务,所以也没有此规划。

大众书局副总经理唐景明:2022年11月,我们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新开一家480平米的大学校园书店,该店既有书店常见的图书区域、咖啡和文创区域,还单独规划了南大相关专题图书陈列专区,专门为南大师生打造的文化活动沙龙区域,以及精美的艺术品展览区域,开业以来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

我们已经成立大学校园店专业部门,也在积极拓展江苏的其他大学校园,2023年目标我们预计在江苏拓展2-3家大学校园店。

广州扶光书店创始人张斌:我们曾经于2019年以前尝试过校园书店模式,主要集中在一些封闭管理学校。20212022曾经规划过大学校园书店,最终因为时机不成熟放弃。

杭州晓风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钰芳:晓风拥有一定比例校园书店,仅浙江大学校区内就有3家不同主题的分店,我们的校园书店大部分在大学校园内,图书的销售比重依旧是书店的主力,其他多元也在积极规范和研发中。除店内产品销售,与校园的多渠道多部门联动也是书店生存不可缺的,包括文化沙龙开展,文化讲座及展览的互动,书店努力成为校园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

5 . 即将到来的2023年,您对公司有哪些期望?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改变和提升?  

PAGEONE书店总经理陈鹏:2023年,历时三年的疫情严控有了一个阶段性的结束,感染高峰过后整个社会也会逐步回归正常,我希望PAGEONE书店在新的一年能够重整旗鼓,尽快走出过去三年疫情的影响,提升经营业绩以实现更加良性地运营,从而继续提高核心团队的收入水平,提升书店的人才储备规模,为未来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好人才基础。

几何文化总经理几何书店创始人陈晓明:希望2023年几何保持在实体书店、资产项目、数字科技等板块上的不断学习,与行业中更多领军、翘楚企业携手共创,发展和创造“文化”的无限可能。也希望明年我们的团队有更多的创造力和更稳的执行力,在时代浪潮中逆势成长,独当一面。

深圳市友谊书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玲:希望所有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恢复正常,希望公司在降本增效上进一步提升。

布衣书局总经理胡同:新一年,我期待有新的年轻员工加入布衣,毕竟我们最年轻的同事也近30岁了,平均年龄已超过40岁。把新媒体资源利用起来,通过新的手段,让布衣能够被更多的人知道,需要新的客户。

上海钟书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浩:关键词——蜕变

未来书店向非书业态扩展,实体书店业务向非书业态叠加成为必然, 这是弥补图书销售不足以支撑起书店运营困境的一条路径,同时也是满足大众消费重休闲体验轻购物需求的变化。

2022年,我们在逆境中坚守,接受逆境便是走出逆境的开始。2023年,我们也将在逆境中勇敢奋进,实现蜕变,让钟书阁不仅是专业的图书甄选者、更是文化引领者、多元文化体验的创造者。

钟书阁未来的发展,依然会坚守初心。在设计上,坚持“连锁不复制”的理念,每家书店与当地人文相结合,打造城市独一无二的文化地标;在经营上,钟书阁将努力实现了“书店+N”转变,把“最美场景”和“人文空间”相结合,融合更多可以让书店产出价值的形式,打造城市文化生活的综合业态,实现书店从传统经营向多元经营的蜕变。钟书阁将继续为城市提供四大功能服务:文化功能、地标功能、客厅功能、传播功能。加大各类活动和策划力度,举办综合类活动,让书店成为人文综合体验场所;提升会员优质服务,拓展各衍生服务;让所有读者来到书店,除了阅读之外,还有更多的收获。

加快钟书阁自有产品的研发,提升盈利点。钟书阁以“上海”为原点,致力于“海派文化”的输出,旗下“阁物研究社”作为其书店+的衍生品牌,打造以“海派+书房”理念,目前自主研发的文创产品已有近二十个系列,两百多个sku。未来将继续把书房中的点点滴滴汇集成文创商品,通过“钟书阁”这个文化输出的平台,将其衍生品带到全国各地。钟书阁咖啡吧在近百种产品的基础上继续研发新品,升级场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所有产品对标不同年龄的喜好,目前已有近百种产品,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让读者在钟书阁充分享受好书和美味,让阅读生活变得更快乐。

同时,开启钟书阁元宇宙项目,打造IP元素是非常契合现代年轻人的潮流的元素,更进一步赋能到线下的钟书阁实体店消费体验,那钟书阁的实体店顾客则可有更多的有趣钟书阁IP产品收集,在实体和网络尝试实现新型双向导流和赋能逻辑。

新山書屋创始人李晖:即将到来的2023年,对公司的期望是首先努力活下来,再看看后疫情时代,有没有新的机会,但总体上比较悲观。对于我们自己而言,如果提升运营能力,提升人效是2023年的重点。

大众书局副总经理唐景明:顺利完成各项经营指标,持续良性增长

疫情已经整整3年了,3年里我们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以及我们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艰难的挺过来了,也顺利拓展了十几店。希望在23年,一切能够回归正轨,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中顺利的完成公司的经营指标,持续良性的实现增长。

加速升级转型,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

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无论是线上线下,包括不仅限于门店设计升级,营销体系升级,新型业务品类融入,线上模式探索等等。

拓展会员社群网络,我们拥有数量较大的会员基础,要建立起真正为会员服务、体验等的社群网络,为会员提供真正的实惠,贴心的服务。

扎实书店业务根基,持续优化图书选品

无论书店有多少经营品类,图书永远是书店的根基,也是读者愿意来书店的原动力,图书选品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要不断优化图书选品能力,选出更多优质的图书提供给读者。

升级对客服务体系,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公司一直秉承“不要把读者当作上帝,请把他们当作我们的亲朋好友、旧日同窗”,我们离真正做到这点还有很长的距离,这要求我们所有的员工要有过硬的业务知识及服务意识,我们要不断的升级培训体系,提高自我服务体系,才能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制订拓店计划,加快速度拓展

疫情3年,国内大部分商业体都不景气,对书店冲击和影响更大,但这对于我们同时也是机会,竞争少了,也更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争取物业条件和支持。经过这几年我们的转型和升级,我们的门店在商业体和顾客的印象越来越好,单店竞争力也越来越强,希望在接下来的2023年中,我们多拓展好的门店,形成规模影响力。

南昌青苑书店创始人万国英:即将到来的2023年,只有一点: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新冠能真正的过去,书店各项经营可以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的状态。对我们来说,能走到这一步,便是最好的愿望了。青苑的团队加强专业策划力的 提升,这对线上和线下营销都非常重要。

乌鲁木齐左边右边书店总经理王忠:期望疫情及影响彻底结束,书店可以恢复并回到正常的“轨道” ,线下文化活动及更多书店应该承载的“角色”都可以努力尝试,毕竟很多人对“书店”还是给予一定包容与期许的!

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是“创意力”和“专业化”!

单向空间管理合伙人武延平:2023年单向空间会有几个方向的尝试,从经营层面,会更加倾向于社群和社区的运营,管理更加精细化,操作流程简单化。

在空间拓展方向,我们在未来的门店会更加凸显环保、可持续的理念。

广州扶光书店创始人张斌:即将到来的新一年,希望书店的免疫力进一步增强,包括书店的储备,经营的灵活性,员工的专业素养,盈利能力。

建投书局总经理张权:希望公司能够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提高市场化经营能力,不断提升精细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能力,运营模式与管理模式共同发力,将公司打造成为市场化、专业化、特色化文化服务商。

杭州晓风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钰芳:杭州晓风有门店23家,拥有不同的主题特色及场景,书店生存发展根本上还是需要靠自身,利用好书店的自身资源,做在地读书人不可或缺的文化场景。

实体书店依靠自身发展依旧举步维艰,特别是‘书’作为书店生存发展内核的,希望能通过平台呼吁主管部门多重视,多保护优质出版,维护行业价格体系及打击侵权盗版。

6. 您认为书店的什么环节、哪类员工特别需要业务学习和培训?需要哪类专家什么样的培训学习?

PAGEONE书店总经理陈鹏:书店支持部门的图书选品环节、内容策划环节、活动策划环节、供应链环节;书店销售部门的图书基本知识方面、服务技巧方面、数据分析方面等。

几何文化总经理几何书店创始人陈晓明:过去书店是产品的经营场所,现在书店除了满足人们对知识获取的基本需求外,还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城市文化内涵,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这个需要不断创造、不断更新的时代,对市场敏感度比较低的员工需要更多提升认知。

现在市场行业的边界不再像以前那样固定和强硬,很多品牌愿意选择书店来跨界一起玩,文化可以虚拟化、数字化、产品化,有着无限的创造可能性,异业品牌的创始人、市场团队等角色也很适合走出来和书店伙伴们多多交流,互相学习。

深圳市友谊书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玲:我们主张每个员工都需要学习。这种学习不仅仅是单一的业务或者流程知识,更重要的是行动意识和建立企业内部相同的工作方法与沟通语境。

布衣书局总经理胡同:我认为书店全流程均需要一定的培训,对于我们书店来说,因为都是土法上马,其实走到一定的时间和高度,就遇到很多问题不能解决,需要有经验的专家给予指点。我更倾向于对症下药的咨询师,来沟通协调和发现具体问题。对于新员工或者新开店的人,建议都参加至少一次比较全面的上岗前培训,少走弯路少进坑。

上海钟书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浩:对于书店来说,图书仍然是书店的灵魂,它决定着这家书店的气质,传递书店的价值观,是书店所主张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延伸。所以,在图书的选品和营销上要花更多精力。图书选品师如何提升选书水平,提高图书的鉴赏力、客户的判断力、市场的洞察力、优秀的策划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急需这一类的专家培训。

另外,对于书店的多业态运营非常重要。在书店中要加入的哪些新生意?如何与原有业态互相成就?怎样创造并挖掘足够吸引消费者入店并能留下来消费的优势和亮点?这些都需要我们是努力学习和尝试,希望有这方面的专家进行指导。 

新山書屋创始人李晖:书店最需要培训的环节还是在门店,除了业务学习和培训外,最需要的是关于社群运营的培训学习。

大众书局副总经理唐景明:我们这几年,非书部分的增长比较明显,特别咖啡和文创两块业务,但与行业外的咖啡店以及小商品门店相比,不论从单店的销售总额还是销售坪效相差甚远,三四百平米的咖啡店、小商品门店往往都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销售额,我们的专业性、产品选品或制作、门店设计等等都需要更高要求、更好环境培训的需求。

一家书店产品的服务推荐环节很重要,大部分读者到店是无目标的,通过书店基层员工专业的推荐可以挑选到适合自己的产品,这是每一位来店读者产生良好体验感的基础。因此,书店基层员工良好的交流能力,掌握选品部门提炼的产品核心卖点,将卖点融入与顾客的家常式的聊天中,将产品推荐出去,这是一线基层员工急需的培训。

南昌青苑书店创始人万国英:书店线上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的营销策划能力需要业务和培训。我觉得书店实战经验的老师比较好(可按不同读者群体,提升专业、差异化营销能力)。

乌鲁木齐左边右边书店总经理王忠:书店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学习与培训,特别是选书选品,策划文案,没有持续的学习力是不行的!我们做需要“实战型”的专家培训学习!

单向空间管理合伙人武延平:实体书店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零售模式,更多的书店+模式出现在市场层面。实际经营者尤其是管理,需要让自己成长为融汇贯通的“全才”,所以抛开图书、咖啡的业务外,对于衍生出来的“+”的板块,需要有大量的培训及业务能力的提升。

广州扶光书店创始人张斌:管理和策划,如何使一家有二十年经营历史的书店跟上时代话题和节奏,保持新鲜活力和竞争力。另外,员工的素质仍待不断提高。

建投书局总经理张权:书店行业盈利模式有待优化、管理方式粗放的问题长期存在,而行业的转型发展需要每一个环节同心协力,从前端销售到中端选品、从内容塑造到运营支持,每一个从业者都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身能力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在当前阶段,更加需要市场拓展和管理培训,提高客户拓展和组织管理能力,促进组织高效、快速运转。

(注:署名按网站

作者:佟书整理;陈贤采访

终审:令嘉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