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我心归处是敦煌》成功出版融合的启示

作者:李景端   2022年12月07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网李景端专栏】译林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我心归处是敦煌》,先后荣获“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2019年度“中国好书奖”、201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第八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以及2022年第16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等二十多项荣誉。出版两年多就销出45万册,读书界好评如潮。回顾这本书的成功之道,笔者认为,就是它在诸多环节,实现了紧密和周到的融合。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樊锦诗 口述,顾春芳 书写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融合,是当今出版界的时兴词,不过大多是指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但通过一本书的大获成功,使笔者感悟到,促进融合,应该尽力体现在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才能做出好书。译林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我心归处是敦煌》,先后荣获“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2019年度“中国好书奖”、201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第八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以及2022年第16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等二十多项荣誉。出版两年多就销出45万册,读书界好评如潮。回顾这本书的成功之道,笔者认为,就是它在诸多环节,实现了紧密和周到的融合。

首先是,传主口述者,与撰写者和史料验证者的融合。

传主樊锦诗,曾是敦煌研究院院长,敦煌莫高窟的研究专家。她从北大历史系毕业后,就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敦煌莫高窟的研究和守护,为这座世界性的历史文物的保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此获得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改革先锋”、“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等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她一生的经历,既辉煌又坎坷,充满了传奇与感人的故事。但她为人正直,力求低调,从不张扬,从未想过要为自己立什么传,出什么书。只是恰巧遇见了一位北大校友、七零后的艺术学者顾春芳教授。正是得益于这两位对敦煌事业热心人的融合,才成就了这部辉煌力作的诞生。

顾春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又是美学研究员。她在做文化人才访谈这一科研项目中想到了樊锦诗,她去敦煌向樊锦诗采访了十天,记录下近二十万字的口述材料。起初两人只是想做一个访谈录,但在两人的合作中,樊锦诗看到了顾春芳真诚和严谨的写作态度,双方相处得十分融洽。出于对顾春芳的充分信任,加上她们都对保护敦煌文物怀有共同的理想,于是使樊锦诗改变了主意,想把访谈录改写成她的口述自传。顾春芳也的确没有辜负樊的信任,经过两人密切的沟通与合作,终于完成了这部充分展现樊锦诗传奇人生的传记著作。凭樊锦诗对顾春芳的一句评语“还是你懂我”,就表明传主口述者对撰写者相互融合的赞赏和满意。

这部著作既是樊锦诗个人的传记,也照应着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史,书中涉及许多保护莫高窟的史实和专业技术,对此顾春芳难免会有疏漏,加以年代已久,有些事樊锦诗自己也可能淡忘。为了对历史和考古事业负责,樊、顾二人在改写和审校中,多次向历任敦煌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提出了多项疑难和待核实的问题,直到得到准确的回复,保证了全书每项细节均确切无误。所以说这部著作,堪称是众多敦煌研究者充分沟通融合的产物。

其次是,出版者与口述者和撰写者的融合。

多年来有多家出版社向樊锦诗约稿,均被她婉拒,这次她何以会接受译林社的约稿?主要是译林社的出版理念和真诚的执著,打动了她的心。译林社先是以诚意赢得了顾春芳的信任,再通过顾使樊了解了译林社做书的意图,经过三方的融合达成了出版共识。

莫高窟无疑是一处出版资源富矿,但出版资源似有表层资源与深层资源之分。有出版社早在八十年代就关注他们,并派出专业人员对莫高窟壁画进行拍摄,先后出版了多种精美画册,为弘扬莫高窟艺术做出了很好贡献。但展现莫高窟的壁画,只是敦煌的表层出版资源,敦煌还含有深层的出版资源。诸如敦煌的环境保护,窟洞的防风治沙,如何修复壁画,乃至实现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数字敦煌”,特别是历代莫高窟守护人的精神和奉献,等等。这当中有历史,有故事,都有待深入挖掘,这些自然也就构成了敦煌深层的出版资源。

译林社面对敦煌,没有跟风重复去做莫高窟艺术画册,而是关注到了莫高窟守护人的人文情怀,所以执着地以万分诚意去约稿。当他们更多地了解到樊锦诗的生平事迹,例如同丈夫19年分居,对莫高窟“守一不移”,愿为“守护千年莫高,一直到生命的终点”等等,更坚定了挖掘樊锦诗的心灵,展现她无怨无愧地终身秉持的“莫高精神”。为了促进与作者的融合,译林社特意在北大招待所包下两个房间,专门供樊、顾两人静心改稿达两个月。为了维护樊锦诗的高尚形象,曾有商家借口搞公益,要求樊锦诗做一次公益视频课。责编得知后不放心,连忙帮樊锦诗审阅了与商家所签的合同,发现其中隐含不少商业风险,及时加以劝止。此外在改稿中,编者觉得此书不仅要反映樊锦诗的传奇生平,也应该呈现顾春芳多年采访和撰写的艰苦努力,因此顾春芳所写的后记,既有情景的描写,也有过程的生动叙述,更有内心的感悟。全篇文采优雅,堪称一篇精彩的文学作品。正是出于口述、撰写、编辑三者之间如此真诚的关怀,使得她们成了知心朋友。

不仅如此,译林社还强调,虽是樊锦诗个人自传,但全书要放大着眼整个敦煌的风采。例如这本书的原名为“心归何处:樊锦诗访谈录”、“樊锦诗口述自传”,而译林社主张要加上“敦煌”两个字。最后顾春芳提出“我心归处是敦煌”,立刻获得三方的认可。因为译林社着眼于开发敦煌深层出版资源,所以樊的自传出版后,接着又出版了该书的青少年版,还出版了作家叶舟的《敦煌本纪》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也曾入围“茅盾文学奖”前十提名作品。这些事例说明,出版者的眼光,对充分开发出版资源是何等的重要。正像顾春芳发给当年约稿的译林社前社长顾爱彬的微信中说:“没有您的慧眼,译林出版社就没有这本书。您是伯乐,深深感谢。”

第三是,出版社编、印、发、供及“走出去”全流程的融合。

这本书被列入2019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要求在当年“十•一”前,作为国庆七十周年献礼书面世。但因为樊、顾二位改稿极为细致,到当年8月书稿尚未交齐。面对如此紧迫的期限,译林社对相关部门采取紧急融合举措,实行边编,边校,边审,边设计装帧,并与印刷厂协调上印节奏,几乎不分昼夜,一环紧跟一环,同心协力,终于创造出不足两个月成书上市的奇迹。

随后在营销上,他们把握各个宣传节点,在各种媒体、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发表了上百篇推介短文,上央视“读书”栏目造势,并针对不同阅读群体,采取对应的营销策略。例如刚出版,就被国家文物局、中央文史馆、敦煌研究院等多家文博单位买去好几千册。接着又面向青少年读者立即着手打造青少版,弘扬此书的励志影响,使得该书成为老中少“通吃”的畅销书。这期间还发生一桩感人故事。责编在网上偶然发现有一名留守女孩钟芳蓉,因高考位居当地第四名被北大录取。她在填报志愿时,坚称因仰慕樊锦诗这位偶像,决心报考考古系,这一新闻顿时上了热搜,使她成了网红“考古女郎”。责编深被樊锦诗的魅力和这位女孩的执着所感动,本着既尊重樊锦诗的学术造诣,又赞赏这位女孩的励志精神,通过代为通信和赠送签名书的形式,向钟芳蓉传达了樊锦诗和顾春芳对她的勉励,使后者备受鼓舞。这种为双方沟通的过程,一时成为网上佳话,客观上吸引了更多人对樊锦诗及其自传的关注,以至意外地大大促进了这部传记的销售。

与此同时,鉴于此书十分适合对外讲中国故事的要求,译林社积极地融合外宣力量,推动版权输出。目前已在香港出版繁体字版,并向印度、土耳其、俄罗斯、美国等国输出版权。其中印地文版,已入选“丝路书香工程重点项目”。

第四是,纸质书与新媒体的多元融合。

当今出版人做书,无疑都必须关注进军新媒体市场。译林社在获得此书纸质书畅销的同时,同样精心策划耕耘新媒体这块肥沃土地。他们把“敦煌×樊锦诗”这一主题,按超级IP做深、做透,进行“电子书+有声书+视频课程”全媒体、立体化开发,充分把握数字时代不同受众和群体新型和多元化的阅读需求。电子书已上线微信读书、亚马逊Kindle、得到、掌阅、豆瓣等行业主流平台。有声书还邀请著名演播艺术家田洪涛深情演播,使有声书订阅户达8万余人,评分高达9.6分,收听量215万次。现还在制作樊锦诗的视频课程,由樊锦诗首次面向公众,亲自主讲她心中最美的敦煌、她最牵挂的石窟考古与文物保护事业,以及可敬可爱的“时代楷模”莫高窟人。

译林社成立少儿中心之后,还邀约顾春芳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了一部以莫高窟守护犬乐乐为原型,带有奇幻色彩的动物成长小说《敦煌灵犬》,通过乐乐的冒险之旅和文化之旅,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守护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种子。关于敦煌主题的多层次开发和多元化融合,译林社还行进在不断探索的路上。

作者:李景端

终审:吴妮

(本文原载于:《中华读书报》2022年11月23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