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陈丹燕的《独一无二:诞生在中国独生子女时代》和我研究的“独生子女”

作者:胡湛   2022年10月27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独一无二:诞生在中国独生子女时代》,作者将不同的独生子女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所经历的不同故事记录在册,本文系该书前言,胡湛回顾了与图书作者陈丹燕的交流、磨合,碰撞出新的火花,肯定了作者建构一种文学和社会科学的沟通方式,并且通过文学为社会科学提供另外一种记录和解读的形态,还阐述了独生子女这一话题的重要性。

《独一无二:诞生在中国独生子女时代》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陈丹燕 著
出版时间:2022年02月

2018年,陈丹燕从《文汇报》上读到上海复旦大学的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发布了关于80后独生子女生活方式的跟踪调查报告,因此找到了中心里负责“复旦大学长三角社会变迁”(Fudan Yangtze River Delta Social Transformation Survey,简称FYRST)调查项目的团队。当时中心的负责人是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彭希哲。他向陈丹燕介绍了一位年轻的教授。作为80后独生子女,胡湛也是这个80后调查团队里的核心成员。陈丹燕觉得,他就是她从前期待过的,那个长大了的独生子女,研究自己这一代人,为自己这一代人发声。

我和丹燕老师是通过我们团队的一位博士后牵线,坐下来喝了第一杯咖啡。我和丹燕老师每一次见面,好像都是以约喝咖啡的方式呈现。我们都喜欢咖啡,而在喝咖啡的过程中进行沟通,更能激发出来我的职业技能——跟人聊天。不跟人聊天,无法取得微观信息,而结构化和潜移默化地聊天则属于我的专业范畴。我和丹燕老师第一次单独地面对面坐下,我就习惯性地尝试“套路”一下丹燕老师:她的访谈结构和建构目标可能是什么?但是很失望,我没有挖出来。那一刻我觉得有意思,我遇到高手了。其实丹燕老师从20世纪80-90年代就开始大量采访,是真正的“老法师”。

在不断的磨合中,我们的交流出现很多火花。我感觉丹燕老师做这项文学创作靠的不只是情怀,更有一种使命感。我开始时有一点疑惑,作家有情怀我能理解,为什么丹燕老师会以一种使命感的方式来做这项有关独生子女研究的文学创作?后来随着探讨逐步深入,问题也越挖越深,越来越专业,你会看到后来丹燕老师我们的对话已经以全球化为舞台,聊到怎么识别和梳理独生子女和这个时代关系的问题。

丹燕老师的这项工作,我理解为一项工程。可以从两个层面解读:第一,她建构了一种文学和社会科学的沟通方式。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责任是推动社会发展。我的专业是人口学和公共政策研究。人口学是社会科学中最接近自然科学的,因为它研究概率动态,很多需要数学背景,所以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实际上喜欢看数字,无论一个单一的个体多么出色或者如何不起眼,在很多研究中都湮没在数字里。我们经常有一种冲动,想知道数字背后的每一个人是谁,丹燕老师的这项工程满足了我的好奇。

丹燕老师记录的故事非常生动细致。其中一些解读了我的疑惑,还有一些虽然没能解惑,却激发我联想到更多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文学可以为社会科学提供另外一种记录和解读的形态。如果说人口学更多研究的是宏观数字,丹燕老师的文字面对的就是微观个体的境遇,宏观和微观之间也许是可以打通的。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层面。而具体怎么样实现,值得探讨。这不一定是文学才可以探讨的话题,社会科学也许也能反向追问。

具体到书的主题。计划生育政策是一项极具特殊性的历史事件。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有着深厚生育传统的生育大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波及上亿家庭和几亿人口。在巨大的人口体量下看待这个政策,说它对人类人口变迁产生影响也不为过。中国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比重接近百分之二十,我们的任何人口现象可能都有世界影响,解决好就是对世界做贡献。

从人口的出生队列和个体的生命周期来看,独生子女是跨不过去的重大话题,尤其是1979年末或者1980年以后一段时期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1970年代国家就开始鼓励少生,但不是普适的、刚性的政策。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被视为严格计划生育的真正开端。20世纪70年代提倡“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当时主要倾向是“晚、稀、少”,而从这年开始,就是比较严格的“一孩”时代来临。我们当然想刻画出来这样特殊的一群人,他们不仅起于一孩政策,更是伴生改革开放全程。在复旦大学80后追踪调查团队中,很多成员都是80后,会寄托情感在里面。一方面我们想解读它,一方面我们也是亲历者。我们这代人,从小就憋了一肚子气,因为人们以前遇到独生子女就讲你是“小皇帝”“小公主”,你是娇气的,你是自我为中心的等等,类似的标签喊了三十年。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很多80后很喜欢对这个事情吐槽。最早从事复旦80后调查时,我没有想得太深入,只是有一种想了解自己、正视自己、解构自己的冲动,也想尝试为80后说几句公道话。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渐改变了一些想法,我们能更深地共情和同情同代人,由此再去理解这个时代。第一代80后独生子女其实是一个比较标准的被污名化的群体,从小背着标签,很多还是误解,却没有途径辩解,肯定有苦闷。这本书中,我也提到说八零后是很矛盾的一代。因为他们出身在一个充满试验感的时代,他们也是中国第一代真正相对普遍接触到世界多元文化的一代。他们的父母其实也没有经验,以前从没有这么多独生子女。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压抑和反思其实变成了比较大的包容性,并开始尝试用自己摸索的方法或范式,回过头来调节,乃至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矛盾。而80后的这些复杂性又使其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有寻求自我认同的冲动,当认同形成或者冲动消解后,第一代独生子女其实已经与自己和时代和解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深刻记录了这个社会在一段特殊时期的变迁轨迹,他们被那个伟大却有诸多无奈的时代所塑造,现在又在参与塑造一个新的时代。

最后,我觉得文学可以带给人慰藉,而慰藉的方式和程度是不同的。很多童话结尾很美好,王子和公主一定能幸福生活在一起,这种慰藉比较浅,对已经长大的人可能会无效。而丹燕老师的慰藉就很高级,因为它能唤起人的复杂情感。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其实不再同情自己了,但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乃至同情我的同龄人和我的时代,我相信很多同龄的80后独生子女看完之后都会产生对这个时代的共情。共情和同情都是很高级的情绪活动,会让人愿意去重新审视自己和理解自己,想想我是哪里来的,应该往哪里去。

这本书也很适合我们的父辈们看,看完之后也许他们可以反思当年对我们的养育,以及回忆一下初为独生子女父母时的彷徨。当然,我也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还能再反思一下我们对90后和00后的看法。时代就是这样,不一定有什么特例,甚至不一定有绝对的“独一无二”。所有的独一无二都是相对的,但同时又是绝对的,人都是复杂和矛盾的,文学的观照就是要在看到人性共性的同时承认每个人的独立和独特。

作者:胡湛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