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舌尖上的中国》:平凡里的伟大

作者:李家玉   2012年08月20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南方阅读周刊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舌尖上的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6月版,50.00元。

    从成熟新鲜的白菜到鲜辣爽口的泡菜,要等半个月,腌鱼则要在腌桶里被层层重叠压紧,再等上个把月,方可大快朵颐……在中国人看来,美味就像陈年佳酿,总是要一丝不苟地腌腊、风干、糟醉、烟熏和等待,才能借由炒、炖、熬、煎、烧、蒸、卤等各种制作方法,酿制出更加醇厚鲜美的味道。

    这正是中国人独有的智慧———在寻常菜肴里做足文章,让平常食物的制作充满诗情画意。光是黄豆就能被玩出各种花样。“豆浆、油豆皮、豆腐、毛豆腐,一颗颗黄豆就这样被演绎前世今生。”《舌尖上的中国》也认为“将一颗黄豆变成柔软润滑的豆腐脑,演绎了中国人的包容与变通”。

    中国人的烹饪过程,也充满了哲思。一道扬州煮干丝,也要色香味俱全:“主料新鲜干丝切好以后,浸两次水,撂去豆腥,再加鸡汤、开洋、黄酒同煮。煮好后的干丝白白嫩嫩、胖胖地吸足了开洋、鸡汤的鲜味,这时又加进原先准备好的鸡丝、火腿丝,要是鲜笋上市,还不要忘了加进鲜香的笋丝……”这段描述出自当代著名书画家洪丕谟的《难忘扬州煮豆丝》一文。如他所说:“在破瓦堆里发现黄金,在普通老百姓里留意人才,在不显眼的事物中寻找真理……世界上的一切伟大,原是根植在平凡里的。”

作者:李家玉

来源:南方都市报•南方阅读周刊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