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传统,古代匠人执着认真的态度即使放到现在,也值得每个人学习。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好物有匠心》向读者详细解码中国古代工匠精神。在作者潘天波看来,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借助工匠,讲中国故事;在小技术中,展示大文明。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的总编辑方立松则对本书出版价值给予高度评价:“本书的出版价值在于正本清源,为中华工匠文明、中国工匠精神的正名,从而呼应我们现在提倡的文化自信……”
《好物有匠心》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作者:潘天波 著
出版时间:2021年08月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好物有匠心:影响世界文明的中华匠人》以潘天波教授做客央视《百家讲坛》的内容为蓝本,精选了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十五位工匠,分别以讲故事的形式、以朴素的语言讲述中国古代工匠的劳作与创造,揭示中国古代工匠的职业精神和人文情怀,以及中国古代工匠文明的世界性传播与影响。同时,《好物有匠心》一书,借助故事表达而梳理了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发展脉络,又可以看作是一部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简史。百道网专访本书作者潘天波和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总编辑方立松,向读者介绍这本书背后的出版故事和“工匠精神”的内涵。
《好物有匠心》作者潘天波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总编辑方立松
潘天波对工匠文化的关注与研究,源于10年前的博士阶段的学习。起初他在导师胡玉康教授的引领下,对中华漆工的创造与历史开始系统梳理与研究,聚焦漆艺史料辑注、漆艺历史、漆艺美学等方向的研究,并旁涉陶工、紫砂工等文化研究。2013年,他从西安来到江苏师大工作之后,遇见了时任江苏师大美术学院特聘院长李砚祖,德高望重的李老师开启了他的工匠文化研究之路。他回忆称,李老师当时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算起来是他的师伯,对他的学术研究很关心,在一次学术交流中曾叮嘱他:“天波呀,漆工仅仅是中华工匠文化的一部分,你的研究视野可以放大一些,进入更深入的、更广阔的中华工匠文化系统中展开学术研究。”李砚祖的教诲,让潘天波的学术研究一下子敞开了“一片天空”。
“做学问,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的导师胡玉康和李砚祖老师就是我的‘学术肩膀’,启发并引领我走向中华工匠文化研究之路。”潘天波总结道。
2019年,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的两位老师陈力和党政偶然得知潘天波研究漆工,便电话联系他去栏目讲中华漆工的故事。潘天波想了许久,告诉他们:中华漆工,可以讲,但这是一个非常小众的群体,不如讲一讲中华工匠的故事。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栏目的赞成,之前他们也一直想找位讲中华工匠精神的主讲人。于是,潘天波很快就进入了试镜阶段,并最终得到《好物有匠心》栏目的认可。在众多的中华工匠中,该节目择定了15位具有代表性的工匠。
在《好物有匠心》播出之后,很快就有几家出版社跟潘天波联系,希望他将在台上的讲稿改变成一本通俗读本。作为一名研究中华工匠的学者,潘天波认为应该要为中华工匠列传,传承中华工匠精神,弘扬中华工匠文化,于是他开始进入改编写作之中。当书稿大致完成之后,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的总编辑方立松给潘天波打来电话,表达了想出版这部书的意图。
方立松告诉百道网,作为苏美社的老作者、老朋友,潘天波具有历史学博士的学术背景,主要从事工匠文化、设计史论、艺术史研究,主持过多项有关工匠文化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校古籍整理课题、教育部课题,先后为该社出版了《大漆王朝——汉代漆艺文化研究》《科研训练理论与实践导论》《中国古代漆艺史料辑注》著作,是一位优秀的中青年学者。“早在2019年潘教授向我们透露,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拟邀请他录制一档关于中华古代工匠题材的节目,想从观众和读者的角度听取我们一些建议。为此我们提出了三个疑问:讲什么样的工匠?史料依据在哪?怎样讲工匠?经历诸如之类的碰撞后,这本书便在我社开花落地了。”对于《好物有匠心》这本书的创作,苏美社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
《好物有匠心:影响世界文明的中华匠人》一书入选了我国权威图书评测机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的“2021年10月中国好书榜单”,方立松认为,这反映了现实与时代的需求。他表示,我们现在时常提及的工匠精神,通常会联想到国外,以为工匠精神是舶来品,殊不知中华工匠精神源远流长。本书出版价值在于正本清源,为中华工匠文明、中国工匠精神的正名,从而呼应我们现在提倡的文化自信,回应“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之转型,即中华工匠精神的回归,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搞清楚这一点,就知道这本书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社会意义是很大的。”
潘天波介绍称,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借助工匠,讲中国故事;在小技术中,展示大文明。在中国古代,工匠就是从事手工艺劳动的匠人。这些浩若繁星的中华匠人,就是普通的中国人民,就是最平凡的、最底层的劳动者,他们在每个时代,通过艰苦的探索和辛勤的劳动,创造了精工精致的作品,诞生了独特的中华工匠精神,形成了一部中华工匠文化史诗。这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就是一部中国精神的史诗。“所以我希望读者从书中所能看到的不仅仅是中华工匠的故事,更是中华劳动者的故事,领略到中华民族精神的真正内涵与底色;从中体悟的不仅仅是中华工匠精神,更是领悟到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巨大贡献。”
那么,什么是中华工匠精神呢?在潘天波看来,中华工匠精神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劳动精神、职业精神和人文精神。所谓“劳动精神”,即工匠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创新精神、计算精神等,譬如蔡伦的创新,蒯祥的计算;所谓“职业精神”,就是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譬如雷金玉家族七代人均选择了“样式房”职业;所谓“人文精神”,就是工匠的美学精神、艺术精神和文化精神。譬如陆子冈制玉、唐英烧瓷、陈曼生制壶等,他们的工匠精神所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是明显的。
潘天波向百道网简述了中华工匠精神的发展脉络大致分为四大时期的四大表现形态,即夏商时期的工正精神,春秋战国时期的司空精神,汉魏时期的少府精神,隋唐至清代的工部精神。
首先,所谓“工正”,即当时工匠的工官称谓,如陶正、木正,车正等。奚仲就是夏朝的“车正”。所谓“正”就是不偏不倚,公正为民。奚仲精神,就是中华工匠精神的源头。
其次,春秋战国时代,欧冶子就是司空精神的代表。所谓“司空”,就是当时的工官管理部门,“司”是管理,“空”是空无,即意思是,官府空了,人民藏物就多了。欧冶子精神正是这种“司空精神”的写照,他为了越国崛起而铸剑,但为了减少流血战争,他又深居山野,不愿意为楚国铸宝剑,欧冶子想的是国家,为的是人民,这正是一种“司空精神”。
再次,在汉魏时期,中华工匠精神则表现为“少府精神”,这是“司空精神”的延续,“少府”本义和“司空”是一样的,官府器物少,民间藏器就多了。此时“蔡伦精神”正是“少府精神”的代表。
最后,隋唐时期,中华工匠精神则表现为另外一种样态——工部精神。唐宋是中华工匠精神走向发展的关键时期,至明清时期,中华工匠精神走向鼎盛。这一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工匠,也诞生了与世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工部精神”。譬如黄成、陈曼生、唐英等工匠群体,他们代表中华工匠精神的最为杰出的典范。
“简言之,从工正精神,到司空精神,再到少府精神,最后到工部精神,这就是中华工匠精神的发展脉络。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工匠精神就是中华工匠精神的底色,它不同于欧美或日本的工匠精神。”潘天波说。
中国历史上的工匠数量多,工种各异,《好物有匠心》中精选15名匠人的选择标准如何呢?其实这也是央视“百家讲坛”当时的人物选择标准,即“三大标准”:一是“好物”;二是“匠心”;三是“世界”。
所谓“好物”,即在中华技术史上,工匠所创造的具有代表性的技术物,如奚仲的“马车”,蔡伦的“造纸”,唐英的“陶瓷”等。所谓“匠心”,即中华工匠精神,选择的工匠能代表中华工匠精神谱系的脉络与底色,譬如奚仲精神,就是中华工匠精神的源头——工正精神;蔡伦精神,就是中华工匠精神的发展——少府精神;蒯祥精神,就是中华工匠精神的典范——工部精神。所谓“世界”,就是这些工匠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具有世界意义和影响,譬如奚仲的“马车”改变了世界人们的交往工具,缩短了世界人们的交往距离;“蔡侯纸”书写的文明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书写了全球的知识文明。唐英的“陶瓷美学”不仅是中国的,还被全球人们消费与接受。总之,这些中华工匠文化和工匠文明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
潘天波指出,在世界范围内,中华工匠精神、中华工匠文明是流动的。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流动的中华器物文化,就是流动的中华工匠精神,就是流动的中华工匠文明。概括起来说,中华工匠精神与工匠文明给世界的影响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华古代技术物为世界技术发展提供最为基础的技术粒子,譬如中国的车轮技术、纺织技术、造纸技术等就为世界手工业、农业和工业发展提供最为原始的技术支撑;二是中华工匠精神为世界各国文化精神的养成与铸造提供典范,譬如中国的漆工黄成的工匠精神在日本产生深远影响,蔡伦的创新精神被全世界人们所称赞,唐英的陶瓷精神在欧美的影响已经不仅仅是手工业行业,更多的是生活、文化和美学领域的影响;三是中华工匠精神为世界文明发展注入活力。
“中国工匠精神的计算精神、人文情怀、创新精神、职业美德等均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活力源泉,诸如欧洲的骑士文明与中国的马镫技术及其工匠精神是不无关系的,南美洲的蔗糖文明、风靡全球的咖啡文明与中国的磨子技术是密切相关的,中国的铁犁技术几乎改变了全球的农业革命。总之,在全球范围内,中华工匠文明之花异常夺目。”潘天波如是说。
作为本书的总编辑,方立松对工匠精神精神也有自己的独到理解。他认为,无论从历史,还是从当代角度而言,中华工匠精神一脉相承,只是时代与环境不一样而已:工匠精神就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极致,甚至带有一种崇高的悲壮的牺牲在里面。在历史上,工匠一直寂寂无名,最大的原因就是在“学而优则仕”传统社会环境下,统治阶层的不重视和整个社会的轻视。面对社会压力,甚至技艺不精有杀头之风险,古代工匠并没有选择沉沦,而是将自己的技艺锤炼到极致,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他们的故事可歌可泣,感佩至深。里面有中华匠人高尚的职业操守和奉献情怀、创新精神,需要我们国人继承和发扬。潘天波在这本书里,每一篇名匠的最后,都会做出一篇结语,这些结语中包含的不仅是各位匠人闪光的一生,还有我们中国文明最厚重的一面,由器入道,由技至理,升华主旨,这种写作方式也是我很喜欢的。”
目光移到当下,方立松指出,当代中国工匠精神的回归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担当所在,她代表一种为民造福、为人民办实事的天下情怀;孜孜以求、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敬业精神;挑战自我、永不停止、追求进步的创新精神。这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光辉征程中最不可忽缺的精神。
《好物有匠心》的出版是一次当代出版“工匠”向伟大的古代工匠致敬的过程,其中包含着双份的“匠心”——一份是中华工匠坚守的匠心,这种传统是一份深厚的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需要传承;另一份是出版人执着的匠心,在科技极速发展的当下,需要有这样的匠心作为行业的根基和标准。
方立松表示,这本书从创作、出版和接下来的营销发行投入大,也体现了编辑的一份匠心:第一点是内容取舍之用心。本书将15位工匠故事尽力浓缩到300P的页面中,从初稿到终审,历经大改三次、小改十余次,不仅组织学者专家、编辑团队对书稿中古籍注释、引文出处等进行查阅与考证,还就文句的语境、语义进行反复斟酌、加工和润色,最终十余次编校稿厚度超过一米。
第二点是装帧设计之苦功。书稿内容的主体是古代工匠,仅从文字、语句中读者和观者很难形成鲜明的人物印象,古籍和传说中也难寻到匠人之面貌,因此苏美社力邀南京艺术学院插画系姚红教授担纲指导,从故事本身出发,寻找重要的场景节点,就人物的特点组织团队进行角色的设定和手绘,在表现手法上采用粗犷的笔触、厚重的线条、温婉的色调勾勒15位巨匠的历史形象,试图营造出雕塑般的史诗画卷。封面设计工作也是优中选优,封面的立意、色调、用纸、工艺、结构都经过反复打磨,设计方案多达10余种,最终形成现在的设计。
《好物有匠心》一书的立足点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方立松介绍称,在传统手工艺领域,苏美社已经在相关主题上形成了多条产品线,如《百工录》系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系列、《考工格物》系列等。“但这本书的成功也给我们以启发,即在日后的选题开发和产品打磨上,如何立足于学术,用普通读者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一流的作品,一定内蕴着一流的学术主张和通俗表达。”
在创作完成《好物有匠心》后,作者潘天波正在展开三项有关工匠文化的系统研究。一是中华工匠全球史研究。这项研究的意义很大,所要展示的中华工匠文化在全球的流动、交往、互鉴、互生的系统研究;二是中华工匠列传研究,这项研究是系统梳理中华工匠生平、技术、艺术、文化、文明以及世界影响的研究;三是中华工匠精神谱系研究,即系统揭示中华工匠精神在各个时代的具体内涵与底色,深入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处去阐释中华文明的魅力与鲜明特色。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