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这次,他以碎片化的多层记忆钩沉着爱情的真相——专访译林社“巴恩斯作品”系列责编宗育忍

作者:刘瑞丽   2022年01月06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朱利安·巴恩斯是英国当代文坛最具特色的作家之一,被称为后现代主义作家。去年,他荣获了2021年度耶路撒冷文学奖。巴恩斯的作品在主题和形式上多注重创新,在译林出版社“巴恩斯作品”系列责编宗育忍看来,巴恩斯的作品散发出传统的英伦气质:冷淡疏离中深藏悲悯,怀疑一切的笔触下透出对真相的执著追求。百道网专访了“巴恩斯作品”系列的责编宗育忍,请她介绍这套书的魅力,并带领大家深入了解巴恩斯。

译林出版社“巴恩斯作品”系列责编 宗育忍

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1946年出生,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参与《牛津英语辞典》的编纂工作,做过多年的文学编辑和评论家。1980年代,他以突破之作《福楼拜的鹦鹉》入围布克奖决选,跻身英国文坛一流作家之列。此后,他三进布克奖决选,并于2011年凭借《终结的感觉》赢得该奖。今年早些时候,他荣获了2021年度耶路撒冷文学奖。

译林出版社最早引进朱利安·巴恩斯的作品是在2002年,出版的是《10½卷人的历史》,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10½章世界史》,当时是作为译林世界文学名著·现当代系列里的一种。作为在外国文学领域耕耘多年的出版社,朱利安·巴恩斯也很早就进入前辈编辑们的视野,被陆续翻译出版至中国。十九年来,译林社持续跟进他的创作,已推出包括《福楼拜的鹦鹉》《终结的感觉》《时间的噪音》《10½章世界史》《英格兰,英格兰》《柠檬桌子》《脉搏》《另眼看艺术》《生命的层级》《没什么可怕的》等多部重要作品,涵盖了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回忆录、艺术随笔等诸多体裁。

距离巴恩斯作品集前一个版本的面世已过去了五六年的时间,译林出版社觉得有必要对朱利安·巴恩斯进行新一轮整体推介,2021年恰逢他的全新作品《唯一的故事》中译本出版,于是译林全新装帧打造的“巴恩斯作品”系列与《唯一的故事》同步推出,这一系列由著名设计师马仕睿整体担纲,力求凸显每部作品独特的文学主题和风格。

《唯一的故事》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国] 朱利安·巴恩斯 著
译者:郭国良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他在冷淡疏离中深藏悲悯,怀疑一切背后是对真相的执著追求

朱利安·巴恩斯是典型的学院派作家。他有着一份颇为“标准”的履历。他出生于英国莱斯特,幼年时举家搬迁至伦敦郊区生活。父母都是法语老师,哥哥是牛津大学的哲学教授,而巴恩斯自己也毕业于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主攻现代语言学,毕业后即参与《牛津词典》的编撰工作。他做过多年的文学编辑与评论家,为《泰晤士文学增刊》《新政治家周刊》《观察家报》供稿。

宗育忍介绍称,巴恩斯的作品散发出传统的英伦气质:冷淡疏离中深藏悲悯,怀疑一切的笔触下透出对真相的执著追求。“聪明、嘲讽、有趣”是对巴恩斯作品的一贯评价,但后期巴恩斯的文字中愈发凸显出智慧和温情,令读者能更多体会到他隐藏在作品中的悲悯之心。同时,他的创作深得欧洲古典文化的精髓,体现了纯正的欧洲文学风格。他热爱法国文学,是个不折不扣的“福楼拜主义者”。“巴恩斯继承了福楼拜字斟句酌的写作风格,作品篇幅都不长,但措词细心,体现出一种推敲的创作艺术。”

在创作主题上,巴恩斯认为,历史总是被“叙述”出来的,是一种人为建构的文本,它并不可靠。因此,他在许多作品中,使用了诸如戏仿、反讽、拼贴或文本杂糅等叙述手法,彰显历史的断裂、多元和不可知性,探索了关于时间、记忆、真相的晦暗不明的地带。

2011年,巴恩斯以《终结的感觉》荣获布克奖。评委会的授奖词是“受困于日常生活的悲剧如此感人、如此敏锐,人们只能几乎盲目地、以片断的形式面对——而这,正是真正大师级小说的标志”。

四十多年驰骋文坛的巴恩斯,与石黑一雄、伊恩·麦克尤恩、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等并称“黄金一代的英国小说家”,并凭借其在文体上卓绝的实验而横扫英、法、意、德、美各国知名文学奖项。今年5月,他荣膺耶路撒冷文学奖,这个奖项也被称为“诺奖风向标”,往届获奖者包括博尔赫斯、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等。

授奖词是这样写的:“巴恩斯的小说凭借多层记忆和想象力的关注,进行了一场西西弗式的战斗,创造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世界,以对抗时间的流逝。”在评委会看来,巴恩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新作《唯一的故事》:爱是真的,恨是真的,最后的遗忘也是真的

巴恩斯在六十五岁时,像几乎每一位临近这个年纪的作家一样,关于变老、记忆或死亡的主题会占据他们的大脑。围绕着人生的终结与记忆的真相,他写下了他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终结的感觉》,在三次入围布克奖决选后,一举赢得该奖。而创作《唯一的故事》时,他已经七十三岁了,再次回到当年的故事里,关于时间与记忆,关于人生的终结,他又多了一分温情的理解。

《终结的感觉》这部作品先以粗线条勾勒除了中年人托尼关于旧时的回忆,再以记忆慢慢填补着叙事的空白,可以最终却发现,记忆让事实的框架摇摇欲坠。好友的自杀,是否自己也是推波助澜之人?当记忆欺骗了你,谁才能解读你的人生?宗育忍指出,这部作品是对记忆不可靠性的质询,关于历史应该如何书写的反思,这也是巴恩斯长期关注的创作主题。

《唯一的故事》这部小说新作的故事雏形,即来源于《终结的感觉》。他以碎片式的多层记忆讲述了一份炙热的少年之恋。这是一份绵密细腻的情感纪实,也是巴恩斯对时间与记忆的又一次质询。“有许多读者问到,当年艾德里安(《终结的感觉》中的主人公之一)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一次,我把他的故事完整地写了下来。”巴恩斯在《纽约时报》的采访中介绍了这本书的创作灵感。《终结的感觉》主要的感情线是在年轻男性和年长女性之间展开,但是巴恩斯却并没有告知读者这段感情是如何发生的。《唯一的故事》中的爱情,正是当年《终结的感觉》里没有详细描绘、留给读者无限揣测的故事。

“对于巴恩斯而言,他写的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怎么写的。这个故事里,依然有那个不可靠的叙述者,从三个人称视角来讲述那份人生之初炙热的少年之恋。过去的一切和可能的未来被充满逻辑地、哲学性地、反复地思考。巴恩斯用打破了线性叙事的惯例,以碎片化的多层记忆钩沉着爱情的真相。我们应该相信哪个版本呢?或许,爱是真的,恨是真的,最后的遗忘也是真的。”宗育忍说。

《唯一的故事》出版后,收获了外媒及书评人的众多好评,其中英国《旁观者》杂志评论道,“紧张,悲伤,优美,这是巴恩斯最好的一部作品。”

巴恩斯文风机智灵巧,注重节奏韵律,为他找译者是个很大的挑战

虽然巴恩斯写的东西好读,不过宗育忍坦言,为“巴恩斯作品”系列寻找最合适的译者并不容易。“巴恩斯知识面极广,常常于不经意间引用典故;文风机智灵巧,富于感情,注重节奏韵律,这对译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逐步引进巴恩斯作品的过程中,宗育忍的前辈编辑李浩瑜慎之又慎地建立了一批专业的译者团队,包括《终结的感觉》译者郭国良(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福楼拜的鹦鹉》译者但汉松(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时间的噪音》译者严蓓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编审)、《另眼看艺术》译者陈星(南京大学英文系副教授),等等。

对于这次新出的作品《唯一的故事》,译林出版社邀请了郭国良教授来翻译。从布克奖作品《终结的感觉》开始,译林社就多次邀约郭国良翻译这位英国文坛大家的作品,他本人已翻译出版包括《终结的感觉》《没什么好怕的》《生命的层级》《她过去的爱情》《爱,以及其他》《柠檬桌子》等在内的多部巴恩斯代表作。郭国良多年以来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巴恩斯、石黑一雄、麦克尤恩、斯威夫特、马特尔等布克奖得主作品的翻译上,他曾表示,“尽快接触到当代英语世界里面一些最好的小说介绍给中国读者,我觉得非常有意义。”译林社认为,从各个方面来说,郭老师都是这本书最合适的译者。

宗育忍补充,巴恩斯的书不容易翻,还因为他的讽刺常常需要进一步的解释,才能让读者更了解其中的有趣之处。比如在《唯一的故事》第一部中,主人公保罗说“我这辈子有件事情是绝不会做的,那就是娶一位打网球的太太,生 2.4 个孩子。”郭老师在这里做了注解:2.4个孩子是英国每家平均拥有的孩子数量。这样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保罗是一个不愿意延续上一辈平庸生活方式的人以及巴恩斯式行文的机智。

作为这套书的负责人,宗育忍本人最喜欢的作品是《福楼拜的鹦鹉》,它也是巴恩斯本人的最爱之作。这部作品曾入围布克奖选名单,是巴恩斯的突破性作品,从此之后,他开始跻身英国文坛一流作家之列,并且为他俘获了一大帮欧洲的文学读者。译林社对朱利安•巴恩斯的关注也是从这本书开始的,于2005年首度引进之后,陆续出了四个版本,三名译者贡献了自己的译文。“我非常感谢前任的责编,她邀请了南大英文系的教授但汉松老师重译了这本‘难’书,他精准的翻译让这本书重新焕发了生机。这次出版的‘巴恩斯作品’系列,也是采用了但老师的译文,并进行了修订。”

马仕睿担纲整体装帧设计,力求凸显每本书独特的文学主题和风格

译林社的文学书一直都希望呈现一种充满享受感的阅读体验。在“巴恩斯系列”立项最初,该社就邀请了著名设计师马仕睿来担纲整体的装帧设计。马仕睿是中国出版协会装帧艺术委员会成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外聘教师,作品当选“中国最美的书”。“很幸运的是,他对巴恩斯也很喜欢,尤其是《10½章世界史》这本。”宗育忍谈到。

《10½章世界史》这本书直接颠覆了固有世界史的叙述,是巴恩斯历史书写的集大成之作,也是被讨论研究和讨论最多的一部作品。它像一本非线性剪辑的电影,由十篇故事和半篇随笔组成,从挪亚方舟开始,抓取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片段,重新演绎世界历史,打破了历史编写与小说创作的界限。正如他在书中所写,“历史不是发生过的事情。历史只是历史学家告诉我们的事情……精心编织的故事一个连着一个。”没有什么叙述是绝对可靠的。

马仕睿把这些阅读理解融入到了这本书的设计之中。宗育忍告诉百道网,根据巴恩斯后现代的写作风格,马仕睿放弃了绘画感,选用图形并融入版面设计(typography)的理念,呈现出了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视觉设计。封面上的小金色三角象征着贯穿全书的木蠹,每个圆的角落里有一个击凸的数字编号,重叠部分有些做的是单黑,有些是四色黑,视觉上会更黑一点,这代表了这些故事之间的关联。腰封上下的反白搭配出了一种冰山的效果——故事的全貌到底有多少种可能?另外,马仕睿还亲自对全文进行了排版,所以图书的字体、版心皆独具匠心,在半篇随笔《插曲》部分另作主题变奏,衬托出了巴恩斯的写作巧思。

今年《唯一的故事》出版之后,译林社整合了译林巴恩斯的系列作品,进行了系列推广。这套书作为该社的年度重点产品,不仅在传统的纸质媒体进行了通稿支持,也在豆瓣以及视频号等新媒体端口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读。本来译林社还打算举办《唯一的故事》的线下阅读会,但因为疫情关系临时取消。据了解,目前“巴恩斯作品”书系的销售稳重有升,状况良好。

在《唯一的故事》中,巴恩斯这样写道:“你是愿意爱得多痛得多,还是爱得少痛得少?这,我觉得,归根结底,是唯一真正的问题。”“人的一生有数不清的事情,这些事情衍生出数不清的故事。但只有一个故事至关重要,只有一个故事最终值得讲述。”“我认为记忆有不同的真实性,而且这不同的真实性各不逊色。”“因为一旦你经历了某些事情,那些经历在你身上留下的痕迹就永远不会真正消失。”

你是否愿意走进巴恩斯的故事呢?

作者:刘瑞丽

编辑:道之

终审:令嘉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