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为未来赋形——凤凰文库·设计理论研究系列No.20《数字设计理论:来自田野的读本》

2021年12月17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数字设计理论》一书研究了数字对设计领域的影响,在印刷设计和交互体验之间架起了桥梁。当平面设计从封闭的、静态的对象发展为开放的、互动的体系时,设计师们也在尝试着理解她们正在快速变化的职业。

《数字设计理论:来自田野的读本》

编者 : 【美】海伦·阿姆斯特朗

译者 : 吴中浩

设计师在技术快速变革的关键点上工作,用大量的时间努力跟上时代变化的脚步,却很少花时间来反思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位置:

我们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运算是如何把我们带到这个位置的?

在这里,我们将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1963年计算机科学家伊凡·萨瑟兰(Ivan Sutherland)编写了一个名叫“几何画板(Sketchpad)”的计算机程序[又称为“机械制图员( Robot Draftsman)”]。通过这个程序,他同时引入了图形用户界面(GUI)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这证明了不仅科学家可以和计算机沟通并将其作为思考和创作的平台,工程师和艺术家同样能够做到这一点。同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的行为科学指挥与控制研究主任、计算机科学家约瑟夫·利克莱德开始着手进行“星际计算机网络”的讨论,此想法促成了国防部的研究计划,最终研发出ARPANET,这是互联网的雏形。

System/360

1964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推出了一种名为System/360的新的大型计算机系列,可以同时满足商业需求和科研需求,这是第一个通用型的计算机系统。4年之后,工程师兼发明家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elbart) 在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的协助下进行了“演示之母( Mother of All Demos)”的展示,公布了一个在线系统(the On-Line System),这是一个计算机硬软件系统,包含了许多早期基础运算的组件,比如视窗、超文本、计算机鼠标、文字处理、视频会议以及一个协作实时编辑器。虽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型计算机对大多数艺术家和设计师来说仍是遥不可及,但是计算(Computation)这一概念已经开始激发视觉实验,计算机的时代思潮已经蔓延开来。

对设计师而言,实际上也是对所有人而言,在接下来的不可思议的创造力发展时期,有两个关键性发明:第一个是1984年开发出的麦金塔电脑(Macintosh),它是第一台出售时配有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电脑;第二个是互联网的发明,它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应用于学术界,接着在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

麦金塔电脑

随着我们进入新世纪,这两项发明成为设计师实践以及构思的基本工具。个人电脑将计算功能带给大众,而互联网则大幅增加了大众获得的信息量并显著提高了人们的思维能力。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些工具促成了许多技术导向的方法,促使我们的实践基础从仅仅寻求解决方案,转向关注相关的参数,促成了一种复杂美学,催生了黑客文化、共享文化和致力于改善现状的文化。现在我们又转向一种新的视觉语言,这种语言的驱动力不是齿轮和装配线,而是将有机体和数字体结合在一起的连接组织。

有条件的设计《四根长线》,2009年

身体延伸装置,2007-2010

《数字设计理论:来自田野的读本》即是在技术革命的背景下研究数字、运算在设计领域的影响,并在印刷设计和交互体验之间架起了桥梁。当平面设计从封闭的、静态的对象发展为开放的、互动的体系时,设计师们也在尝试着理解他们正在快速变化的职业。书中精心策划、编辑了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的有关数字设计的开创性的初级文本,为设计师和广大读者理解数字设计的词汇和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背景。

数字设计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发明而产生,其形式、内容、方法与基础理论同样也随着技术的迅猛革新而不断发展。本书作为记录20世纪60年代以来技术革命背景下数字设计理论与方法不断演进的专业图书,为读者展现出数字设计近60年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数字设计的建构、数字设计的核心、数字设计的未来。一方面有助于专业学者了解数字设计的发展史,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数字设计从业者能够把握数字设计领域的最新动态与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

海伦•阿姆斯特朗(Helen Armstrong),美国著名的平面设计师,大学教授和作家。她获得过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出版设计硕士学位和平面设计硕士学位,曾任教于密西西比大学、田纳西大学、马里兰大学和马里兰艺术学院,目前是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平面设计副教授。她还担任Strong Design公司的负责人和创意总监。她的作品被美国和英国的许多出版物收录,包括《完整版式》(Complete Typographer)、《版式工作手册》(Typographer Workbook)、《设计年鉴》(Design Annual)。

编辑:佑生

(本文原载于: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公众号)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