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近几年,云岭文化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运营的项目在当地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中的手绘墙俨然形成一道亮丽风景线,透过这一面面墙,有趣历史再度呈现,当地的文化被深入挖掘,成为人们进一步了解陕西的窗口。云岭文化创意总监对小小的手绘墙有着大大的思考和规划。
云岭文化创意总监 薛凯
作为一家定位于文化类产品、设施、服务的综合提供商,云岭文化的主要业务全都与文化挂钩,包括了运营、图书、设计和科技四大板块。近年来,云岭文化更是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协同相关部门发起、运营了“书香镇街文化中心”项目,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做出了一系列贡献。
云岭文化在运营以庞光文化中心为例的公共文化空间方面,深度挖掘村镇文化资源,搭建传统文化与技艺的传播平台,讲好陕西故事。他们为每家店绘制了一面文化手绘墙,并邀请设计师,以所在村镇的遗迹遗存、历史传说、文化故事等为表现元素,以现代的手绘技法进行创作,生动展现和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做好文化传播。同时将这些故事制作成了二维码,扫码即可收听,实现文化资源的可听可见,成为中心传播文化故事的的一大亮点。
百道网专访了云岭文化创意总监薛凯,请他为我们介绍这些独具特色的手绘墙的起源和意义。
从事平面设计、插画、UI类工作的职业设计师,薛凯本人和云岭文化渊源深厚:在云岭文化总经理韩巍成立公司之初双方已经结识,那时薛凯就听过韩巍关于手绘墙的设想,并非常赞同。韩巍表示,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的每个镇街都将设立文化中心,他希望这些文化中心除了拥有图书借阅的功能外,还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互相之间有区分度,可以通过每家店一面文化墙的形式,传递每个文化中心独一无二的特色。
薛凯在首家店尝试绘制后,效果令所有人都很满意,于是他主持后续的手绘墙设计工作,一直做到现在。手绘墙的创意团队最多时有五六个人,他们在每家文化中心建成前都会花费大量精力查阅资料,搜集相关的历史故事,如镇街名称的来历、地标建筑、著名风景、历史名人、风俗习惯等等,选择最有代表性同时最适宜呈现在画面上的故事。之后,创意团队去文化中心观察现场的施工情况,和工程队探讨、商量,选择一面展示效果最好的墙,确定下尺寸,再将搜集到的故事汇聚到画纸上。
每面手绘墙长度约5到6米,根据门店的大小不同,墙的高度从3米到7米不等。在将绘画上墙的过程中,每幅画的展示方式不尽相同,有的用高清壁纸印刷,有的需要人工在墙上直接手绘。目前,手绘墙已经成为云岭文化旗下的公共文化空间的标配项目,是14家店各自拥有的对外宣传当地故事的文化名片,同时,它们也是云岭文化在经营和打造文化中心时的代表性名片。
薛凯介绍称,在绘制过程中,最难的就是查资料、选故事的阶段,因为所有资料都需要他们自己查阅,有时不知道故事内容是否准确,有时不知道故事是否是当地独有的。例如,庞光店、兴隆店和秦渡店距离很近,都属于高新区,这时候就需要辛苦地调研,以防把故事发生的具体位置搞错。另外,有的地方故事只是民间传说而来,没有真实的历史记载,这也需要团队认真考量,保证给读者呈现出来的这面墙准确无误。
云岭文化创意总监 薛凯
每一面手绘墙的前期创作过程都带给薛凯震撼,“其实小小的一个镇街,也会在历史长河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这些墙中,让薛凯印象最深的是丈八店的那一面。“丈八”的故事来源于唐太宗年间,算卦的袁守诚,能预测次日何时会下雨,然而却惹怒了掌管风雨的泾河龙王,于是龙王去和袁守诚打赌,没想到玉帝下旨竟和袁守诚算的一模一样,为了赢得赌约,龙王就私自多降了一毫,玉帝之后命魏征将龙王斩首,斩落的龙头在长安城外砸下一个一丈八尺的深沟,这条沟便叫做丈八沟。
在创作丈八店手绘墙的时候,赶上疫情,正好让薛凯有很多时间仔细翻阅资料。他发现“丈八”的故事并不简单,而是环环相扣的:因为有魏征斩龙王,才有龙王的阴魂骚扰李世民,再之后才有李世民派唐僧去西天取经来超度亡灵。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丈八”这件事,就没有后续《西游记》里的故事了。
“西安是唐僧取经的起点,也是唐文化的代表地方,丈八店很适合讲这个故事,这也是我们所有墙里唯一一面只讲了一个故事的墙。这面墙很大,最终展现出来的效果也是最震撼的,它也是评价最好的一面墙。”薛凯介绍道。
除了丈八店外,其他文化中心的每面手绘墙都包含两到三个历史故事。例如秦渡镇,位于陕西鄠县与长安县交界处,沣河西岸,是陕西关中闻名遐迩的历史名镇。秦渡镇东城紧邻沣河,公元 401 年后秦皇帝姚兴由西域龟兹迎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逍遥园译经,在沣河此地设渡,故而得名秦渡,因而得名。秦渡店的手绘墙左侧描绘了沣河景象,中间是后秦皇帝姚兴,旁边还画着该镇流行的小吃米皮。
为什么要画上米皮呢?这也是来自于经典的历史故事。秦始皇在位时,有一年关中大旱,收割后的大米又小又干巴,无法纳贡,这时有个叫李十二的人,用这种米碾成米面,蒸出了米皮,大家吃后个个称奇。当时秦始皇见贡米又少又差,传旨问罪,李十二急忙跪奏道:“此米虽差,却能制出佳肴,今奉上米皮,望万岁御品。”秦始皇吃了米皮甚为满意,大赦众人,甚至免了当地的税赋,从此米皮名声大噪。
这幅画的右侧画着当年曾繁华一时的秦渡古镇。曾经的古镇内有道观、寺庙十几处,甚至还有一座基督教堂,戏楼竟有三座之多。现在基本上已不复存在,只有明代嘉靖年间修建、清乾隆年间重修的关帝庙大殿仍然保留着,也就是现在的极乐寺。此外,画内也充斥着土匪故事等历史上发生过的趣事。总之,设计团队们尽力在一幅画里呈现出当地文化从古至今的历史演变过程。
文化手绘墙帮助云岭文化深度挖掘村镇文化资源,搭建传统文化与技艺的传播平台,讲好陕西故事。薛凯指出,除了体现历史故事和传说,让读者了解当地的文化以外,他们还希望手绘墙给读者带来民族自信心。“我们大家之前所学习和了解到的历史知识或传说,大多是发生在长安城、宝塔山、黄河等地,但其实我们没怎么听过和关注过的庞光、细柳、草堂、沣河也发生过很多了不起的事。让大家通过文化墙了解我们脚下的土地,为这片土地感到骄傲和自豪,可以说是我们的创作初衷。”
云岭文化旗下这些文化中心的手绘墙,展示了陕西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历史悠久的象征,同时,也体现了云岭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创新与专注。除了给读者带来视觉愉悦外,每面墙上还有二维码,扫码后可以听到对墙上故事的语音讲解,读者对这种体验纷纷传达出正面反馈。在视听方面,文化手绘墙暂时没有更多的装饰和升级计划,但是薛凯希望未来在画面表达、创意体现方面,他们可以更加精益求精,不断赋予这一特色产品魅力,让它成为符合文化中心的灵魂搭档。
此外,云岭文化还正在着手对手绘墙的内容进行延伸,例如针对每幅画做一些文创类产品,这些文创产品可能是实物,也可能是手机上的VR睡前故事,或者容纳了墙上元素的小游戏等等,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背后的故事。“我们希望文化墙能持续发光发热,让读者能把它带回家,让没来文化中心的人也能看到它、触碰它,通过它来了解我们当地的文化,以及我们这些人正在做的事情。”薛凯说。
陕西省的汉中市和杨凌示范区相关文化主管部门及单位在考察过云岭文化运营的高新区文化中心后,非常感兴趣,邀请云岭文化参与当地门店手绘墙的设计和绘制工作。薛凯表示,云岭文化很愿意和其他地方的政府和企业合作,持续致力于中国本地文化的输出。
百道网了解到,“书香镇街文化中心”项目是陕西省首个以村镇街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公共文化项目,也是西安高新区实施的“十个一惠民工程”中的一个,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开拓性。“书香镇街文化中心”项目自2018年初开始调研,到2019年实施,再到2020年底全部建成运营,作为项目主服务商之一的云岭文化始终参与其中,对项目的全貌有着最深刻的了解,也对项目的推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且,云岭文化肩负社会责任,该公司表示,陕西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如何切实紧抓历史机遇,立足雄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借助“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作品,讲好陕西故事,实现文化自信,是他们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