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在安徽,寻找汪曾祺 ——《汪曾祺别集》黄山书会读者见面会

2021年11月08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汪曾祺别集》由汪曾祺先生哲嗣汪朗主编,家人及深知汪曾祺的作家、学者、编辑协同编选而成。出版之后,受到汪迷的关注和喜欢。11月5日—7日的2021年中国黄山书会上,这套书又与读者见面。

《汪曾祺别集(全20卷)》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汪曾祺 著,汪朗 主编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11月5日—7日,2021年中国黄山书会在合肥举办。本届中国黄山书会为期3天,以“书声阅百年,书香满江淮”为主题,共计开展名家签售、作品分享等阅读推广活动400多场。

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北京中心(读蜜传媒)经过三年酝酿、筹备,于“汪曾祺先生诞辰百年”之际出版了被称为“离汪先生最近的作品集”——《汪曾祺别集》(全20卷)也在黄山书会与读者见面。

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许春樵、安徽师范大学教授方维保、“天下第一汪迷”苏北和《汪曾祺别集》出版统筹金马洛,于5日、6日先后进行了两场对谈,一起追溯汪曾祺和安徽在地缘、历史、文学精神接续和传承中的多重联系。

汪曾祺直接影响了几代安徽作家

“汪曾祺先生的祖籍是安徽徽州。”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许春樵从地区划分变迁和历史沿革角度指出安徽江苏本是一家。他说,“安徽跟江苏本来是一个省,名江南省。因在国家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过高,于清朝顺治年间一拆为二,分为江苏和安徽。由此来看,汪先生跟安徽的纽带性是非常强的。”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方维保从姓氏方面对这一论断做了补充。他说:“姓汪的大部分都是从徽州流转到江苏、浙江。高邮湖两畔都有姓汪的,汪曾祺是名人之一,还有一个在安徽非常知名的人物叫汪道涵。从地域文化和寻根文学来看,汪曾祺的创作属于徽州文化,也属于江南文化。”

浙江文艺出版社北京中心总编辑,《汪曾祺别集》出版统筹金马洛补充说:“汪先生跟安徽很有渊源,由于地域上的相近,比如方言、生活习惯、口语都是相似的,这种文化必然会互相渗透,这是在其他地方学不来的。而且,汪先生跟安徽出版的联系也有40年的渊源了。他的散文名篇《葡萄月令》,1981年就是在《安徽文学》杂志上初次刊发的,今年整好是40周年。”

许春樵还指出:“汪先生的创作,尤其是小说散文影响了很多安徽作家。作为地域文化的写作代表,他影响了很多作家,甚至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学,比如钱玉亮、苏北等一代又一代安徽作家。”

“汪先生跟安徽这边作家交往也比较多,除了大家熟知的苏北,有一个叫潘军。潘军写过好多关于汪先生回忆的东西,他本人也是非常喜欢写字、画画,而且他的画也有一点文人画的味道。他的小说、散文,也深受汪曾祺先生的影响,带有他的味道。”方维保如是说。

深受汪曾祺先生影响,被誉为“天下第一汪迷”的苏北现身说法,就自我经历,佐证了汪先生对于一代又一代安徽作家的巨大影响力。他说:“在80年代的那批写作者中,汪曾祺先生是少见的,孤独的。但他的文学经得住时间考验,是往回走的,走回他的老师沈从文的年代,再往前走回周作人的年代。他们都是这群星灿烂中比较亮眼的星星。汪先生不仅为我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这些文字也滋养了我的生命,改变了性格、生活态度等,给了我向上的温暖。”

在文坛,苏北与汪曾祺先生的忘年之交是一段佳话。青年时期的苏北将自己喜爱的汪曾祺小说用钢笔抄录了一遍,并加了批注,整整四个大笔记本,交给汪先生。这份“特殊礼物”不仅感动了汪先生,他曾在《对读者的感谢》中提到这一事件,也深深影响了苏北的一生,他不仅成为汪家的常客,也是汪曾祺最痴迷、最持久的读者,更是“汪曾祺文学热”的不可缺少的阅读推广人。

汪曾祺的作品越读越有滋味

说起对汪曾祺先生作品的最初印象,许春樵表示他读的第一部汪曾祺作品是《受戒》。他说:“当时就觉得小说怎么可以是这样的,那是一种完全与主流叙事不同的模式。《受戒》探讨的是人与内心情感的关系,人性、欲望等。他将小女孩和小和尚的感情写得格外细腻,又坦荡,正如他的其他创作一样,不讲究细节,主要是味道。汪曾祺的作品有滋有味,不只是语言的味道,同时含有人性、灵魂、情感的味道。”

“汪曾祺是正儿八经的文人,文人所具有的一切素质他都具备。”方维保说,“读了他的散文和小说,你就知道植物是什么样子的,这个能不能吃,那个能不能药用,这个鱼吃了是什么样的味道,马铃薯怎么烧才好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渗透到文字中,带有特殊的人情味。”

苏北补充道:“汪曾祺先生的味道,可以学习,但学不像。他的创作主要是写小城镇手艺人、工匠、小市民,他们身上的文化元素和气质,是很难把握的。虽然我们也可以写小城镇的味道,但是你写不出来汪曾祺写出来的小城镇的神韵,他笔下的文字有灵性,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讲究语言的音乐美。”

许春樵还高度肯定了汪曾祺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毫不保留地赞誉和推崇,甚至预言汪老地位将超越其师沈从文,他直言:“从汉语语言角度来说,汪曾祺先生在一百年后的地位远远超过当前。他是有明显标识的,这个是不可取代的。写小说,就是写语言,汪先生语言中对于人性的认知和描绘,对于欲望的呈现,都分外通透,这只有达到一定人生境界才能做到。”

苏北也极为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当代年轻人和中小学生阅读和学习汪曾祺十分必要。汪曾祺对汉语写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语言简洁、明朗,你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学到很多的汉语之美,学习到汉语的表达。我想如果你们能通过一个作家身上认识到这点,学个皮毛或者百分之几都将受益终生。”

阅读《汪曾祺别集》的现实功效

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推崇汪先生,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也迷恋汪先生。从语言上来看,坚持文从字顺的汉语写作保留了语言最本质的美好;从内容上来看,寻常生活过成了诗,一饭一蔬或如油彩画,或如水墨画,都被铭记下来。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汪曾祺先生虽已离我们远去,但留下了的文字依旧滋养了我们。在活动现场,诸位嘉宾还与读者分享了阅读《汪曾祺别集》的现实功效。

“汪曾祺的创作无疑是一个文学坐标。”许春樵说,“这套《汪曾祺别集》的别样之一就是开本。包括整个设计都非常的简单,大方,没有奢华的东西,与汪先生带给人的感觉特别像。这套书也非常方便携带和阅读,读书就该是这样的,放松一点。《汪曾祺别集》很适合大众阅读,而且应当频频阅读。”

苏北认为:“这套书便于读者阅读。《汪曾祺别集》对于汪曾祺的文学成就做了系统上的整理,文章的编法和编排也有别样之处。除了大家熟知的小说作品外,还有书信、随感,甚至还包括思想汇报材料,可以了解到一个更真实的汪曾祺。”

嘉宾们还为在场读者推荐各自心仪的作品。许春樵推荐《受戒》,还有《烧花集》《撞墙集》。他说:“里面收录的戏剧很有意思,让我了解到一个多元的汪先生。”苏北推荐《桥边散文》《故里杂记》和《旅途杂记》,其中《旅途杂记》正是他所编。方维保推荐了《故里杂记》《五味集》《桥边散文》,他强调:“汪曾祺先生的文学不会过时。就教育上来看,小学、中学、高中、大学,汪曾祺的作品都是学生必读,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阶段的孩子可以感知到不同的汪老味道。”

“借用编委杨早博士的话来说,‘这20卷体现了汪先生的20个面孔’。”金马洛从出版方角度对《汪曾祺别集》的阅读功效做了补充,他说:“我们在选编时按照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类型进行区分,还根据相关主题放了诗歌、书信、文论、汇报材料等,读者对哪一部分感兴趣,就可以了解到哪一个面貌的汪曾祺先生。”

活动现场还发生了有趣的一幕,读者们纷纷用安徽方言朗读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在肥东话、芜湖话、徽州话等不同的声音中,汪先生仿佛离安徽更亲近了一些。

(本文编辑:佑生)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