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从艺术巨匠那里汲取思想和力量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序

作者:郑克鲁   2021年10月25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罗曼·罗兰读书随笔》,作者对那些对他影响深远的大师进行了富有感情的深入评价,另外,他对文学和艺术的欣赏纵横古今,对世界范围内的作品都给予关注,从理论、思想方面去评价作家作品,又能用感性的力量领略到他们独特的才能和艺术灵魂。本文为该书序言,译者郑克鲁介绍了罗曼·罗兰对文坛泰斗们的评价和看法。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法]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
译者:郑克鲁
出版时间:2021年08月

罗曼·罗兰是位杰出的小说家,也是个优秀的散文家。值得注意的是,他的随笔,尤其是读书随笔,是他的散文作品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充满睿智和真知。这是毫不奇怪的,因为罗兰从高师毕业后,就到罗马攻读历史学硕士学位,这一经历形成了他读书和研究的兴趣,他不满足于浮光掠影的涉猎,而是对他感兴趣的作家进行深入的钻研,得出一般人,甚至一般作家所达不到的结论。加以罗兰会弹奏钢琴,在音乐和艺术上造诣很深,这使他既能从思想方面去评价作家、艺术家,又能欣赏他们独特的艺术才能。

罗兰广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使他对文坛三大泰斗——托尔斯泰、莎士比亚和歌德的作品爱不释手。托尔斯泰是他的第一位导师,把他引入了文坛。最初使罗兰与托尔斯泰相通的是人道主义。久负盛名的托尔斯泰甘于“礼贤下士”,也许是他发现了这个法国青年也崇尚人道主义,于是给罗兰回了一封长信,阐述自己的人生观。这封信的观点无疑对罗兰的一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罗兰后来为这位他所崇敬的作家写下了《托尔斯泰传》,这部传记反映了罗兰对这位大作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他研读了托尔斯泰的许多作品,特别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写出了富有激情的赏析文字。众所周知,《战争与和平》启迪了罗曼·罗兰,使他创作出卷帙浩繁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托尔斯泰不仅启迪他信奉人道主义,而且在艺术上赋予他创作“长河小说”的启示——通过一部多卷本作品反映一个时代。稍有不同的是,罗兰刻画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成长过程,他从个人的地平线走到与大众汇合的地平线。

我国读者不甚了解的是,罗曼·罗兰也十分熟悉和赞赏莎士比亚和歌德。关于莎士比亚,他写过四篇随笔,对莎士比亚剧作的了解达到令人惊讶的程度。罗兰踏上文坛,最先写作的是剧本,他的楷模就是莎士比亚。罗兰早年已经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重新阅读使他感受到新的东西。这回,罗兰从莎士比亚的剧本中看到的首先是人道主义,用他的话说,是莎士比亚的怜悯态度。李尔王在荒原中不是对不幸的人们产生了人道的温情吗?罗兰认为,怜悯是莎士比亚作品的标志,这一点和同时代其他戏剧作品鲜明地区别开来。罗兰还指出莎士比亚重视真实,而他笔下的真实,主要是暴露伪善,并认为金钱主宰着世界,超过一切寡头势力。他援引了多部剧本的台词,十分令人信服地加以证明。《四论莎士比亚》印证了罗兰是个学者,但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者,他是一个立足于通过学习,寻找创作途径的兢兢业业的求知者,是一个没有学究气的研究者。文章中不乏真知灼见,甚至有的精辟见解在一般的莎士比亚研究中也不曾见到。这组文章完全可以列入优秀的莎士比亚评论之中。

在后人眼中,歌德是一个复杂的难以理解的作家。罗兰的随笔抓住歌德的一句诗“死和变”,认为这是歌德一生的写照:他一生都在求变。歌德是有哲学头脑的。他的诗歌和其他作品往往渗透了哲理,这是他高于其他诗人之处。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歌德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他的见解未必都正确,但他并不是顽固不化的,例如对法国大革命,他的态度有一个变化过程。重要的是他敢于面对真实,从来不说谎,保持了独一无二的精神完整性。他像自己笔下的浮士德一样,前进、倒下、爬起来;行动、工作、斗争;被毁灭,为了重新开始。总之,罗曼·罗兰从歌德那里领会到要积极向上,不断把握变动的世界;要毁灭旧我,获得新生。罗兰的随笔写于20世纪30年代初,既是罗兰对歌德一生的概括,又是他对创作《约翰·克利斯朵夫》以来的经验总结,也是他当时思想状态的写照。

罗曼·罗兰作为一个享有国际知名度的作家,他的目光不会仅仅局限于两三个作家身上。正因如此,他对古希腊的唯物论哲学家昂佩多克莱斯的诗篇残简抱着浓厚的兴趣;与宣传和平主义的印度圣雄甘地感到息息相通(他对与甘地的接触留下了生动的描绘);对邻国新兴的文学采取鼓励的态度,他高度赞扬写出了第一部民族文学作品《乌兰斯匹格传奇》的科斯特和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士诗人卡尔·施皮特勒。此外,对苏联文学中有价值的作品,他也乐于向法国读者做介绍,如对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及其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做了推荐。从他的评论中,读者可以看到他兴趣之广泛。同他对艺术巨匠的态度一样,他对当代或古代作家的作品也从学习出发,力图发现有价值的东西,使其变为有益于自己的养分。罗兰的晚年仍在孜孜不倦地求索,为人类的进步事业服务,他的读书随笔就是一份宝贵的记录。

(本文编辑:佑生)

作者:郑克鲁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